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1 道试题
1 . 为探究远红光强度对黄瓜幼苗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材料,在固定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的基础上,添加3种不同强度的远红光,使得各处理组的红光/远红光的值分别为10(L-FR)、1.2(M-FR)和0.8(H-FR),比较不同处理对于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株高(cm)鲜重(g)干重(g)总叶面积(cm2
L-FR23.9519.7961.829605.963
M-FR72.0031.6822.079573.087
H-FR82.9731.0002.037567.203

(1)实验中,各组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固定的目的是____。黄瓜幼苗的光合色素中,可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有____
(2)根据表中信息分析,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株高明显增加,但干重的增加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这会影响光反应产物____的生成,进而影响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
(3)气孔导度可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由图可知,与L-FR处理组相比,H-FR处理组的气孔导度明显增大。据此推测,H-FR处理组幼苗鲜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气孔导度增大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从“增多”“减少”中选择)。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2 . 绿色植物利用类囊体膜上的PSⅠ和PSⅡ光复合体进行光反应。研究发现PSⅡ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1所示)。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类囊体膜上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光,从而推动合成_______________,为暗反应供能。
(2)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强,但光照过强会使光合作用减弱,结合图1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南芥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耗散过剩的光能,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研究发现,拟南芥细胞中的一种H蛋白可参与NPQ的调节和修复损伤的PSⅡ。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照射的强光强度相同,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有损伤)。

①据图2分析,黑暗条件下,H蛋白缺失_____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NPQ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根据图2实验结果不能得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的强弱,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如图1是气孔结构示意图,图2曲线a、b分别是用红光和蓝光照射某植物后,气孔开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图3是不同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与蓝光相比,植物被红光照射后,气孔开度___________,图1保卫细胞吸收___________更多,有利于植物___________的进行,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2)图3中b2点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e点时,甲、乙两植物的___________相等。
(3)由图3可知,___________植物更适合生活在高光强环境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绘制出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该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分析问题并回答问题。

(1)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的活性明显增强。
(3)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速率。此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
(4)根据题意分析,本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是天竺葵植株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简图,①~⑤表示有关过程,X、Y、Z和W表示相关物质;图乙是将天竺葵植株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培养24h,用专门的仪器测定密闭容器中24h内CO2和O2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用纸层析法提取并分离天竺葵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滤纸条上最窄的色素带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光。
(2)图甲中过程⑤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W表示的相关物质是________
(3)图乙中天竺葵植株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点是________,此时天竺葵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图甲中的Z代表的相关物质,在图乙中的12:00点时,Z物质的移动轨迹是________;该物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叶片结构有密切关系,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原过程如图所示,催化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碳同化过程的PEP酶对CO2的亲和力较Rubisco酶的强。

(1)由图可知,玉米碳同化过程中与CO2结合的物质有____;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发生的碳反应所需的NADPH和ATP来自____(填“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或“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的光反应。
(2)玉米植株细胞的叶绿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基粒的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另一种是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中。二者结构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
(3)将玉米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一片正常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做叶片的横切面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叶肉细胞不变蓝而维管束鞘细胞变蓝,原因是____
(4)涝胁迫(创造无氧条件)条件下玉米幼苗根部细胞初期编码乳酸脱氢酶的基因表达,后期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基因表达,据此可推断玉米幼苗根部细胞能进行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即在涝胁迫初期玉米幼苗根部细胞中不产生CO2,而后期能产生CO2。要设计实验证明玉米幼苗根部细胞在涝胁迫初期和后期能进行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因变量用____试剂测量。
7 . 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₂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两者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趋势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反应必须有_______才能进行,暗反应过程也称作____________循环。
(2)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两种水稻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代表突变型水稻的曲线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在 p 点时突然增加 CO₂浓度,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曲线甲所代表植株叶绿体内 C₃的含量会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光合作用不仅能把CO₂转变为O₂,还能把太阳能转化为 ______,从而体现生命物质的变化和______的转化。
(5)某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验证突变型与野生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相关的实验思路是选取________________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________________,并比较色素带的宽窄。
(6)松土是许多农作物栽培中经常采用的一项措施,试简要分析松土对农作物的生存,水土保持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其中一项即可)。
8 .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体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影响其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d点后限制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因此大棚种植可采取____
(2)图甲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此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3)乙图装置实验中每隔15min加大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O2释放量减小,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4)由图丙可推知,24小时内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填时间),该植物24小时有机物会____(增加、减少、不变)。
2024-03-0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9 . 气孔对植物的气体交换和水分代谢至关重要,气孔运动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图1所示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相邻叶肉细胞中部分的结构和物质代谢途径。①~④表示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下,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有______两类。叶肉细胞中的光反应可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______;NADPH可用于CO2固定产物的还原。液泡中与气孔开闭相关的主要成分有H2O,据图分析还有______(填写2种)等。
(2)研究证实气孔运动需要ATP,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从①~③中选填)。保卫细胞中的糖分解为PEP,PEP再转化为______进入线粒体基质,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
(3)细胞中的PEP可以在酶作用下合成四碳酸OAA,并进一步转化成Mal,使细胞内水势下降(溶质浓度提高),导致保卫细胞______,促进气孔张开。
(4)保卫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合成和分解与气孔开闭有关,为了研究淀粉合成与细胞质中ATP的关系,对拟南芥野生型WT和NTT突变体ntt1(叶绿体失去运入ATP的能力)保卫细胞的淀粉粒进行了研究,其大小的变化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______。
A.淀粉大量合成需要依赖呼吸作用提供ATP
B.光照诱导WT气孔张开与叶绿体淀粉的水解有关
C.长时间光照可使ntt1叶绿体积累较多的淀粉
2024-03-0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10 .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温室效应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采用控制系统模拟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和气温升高2℃的未来气候情景,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实验共设4个处理:CK(CO2浓度为400μmol·mol-1,正常气温)、COT1(CO2浓度为400μmol·mol-1,正常气温+2℃)、C1TO(CO2浓度600μmol·mol-1,正常气温)、C1T1(CO2浓度为600μmol·mol-1,正常气温+2℃),水稻在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可知,单独地升高温度和增加CO2浓度,都会提高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其中对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增加幅度较大的是______,该变量直接影响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
(2)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从图丙可知,升高温度还会使植物的______上升,结合图乙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为使水稻的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更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