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1 道试题
1 . 大红袍枇杷是常绿植物。在华东地区某校园里有一片大红袍枇杷果园,该校师生成立了兴趣研究小组,对大红袍枇杷不同情况下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检测。
(1)研究小组检测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发现大红袍枇杷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据此推测大红袍枇杷应为_____(填“阴生”或“阳生”)植物。
(2)每到冬季,植物大多落叶凋零。大红袍枇杷开出满树黄白色的花,但干物质质量却不降反升,原因是______
(3)该研究小组分别在6月和11月晴朗的某一天检测了大红袍枇杷的净光合速率,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表示6月检测的应是______(填“图1”或“图2”),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

(4)大红袍枇杷于1月结幼果,2-3月进入果实膨大期,4-5月果实慢慢成熟,6月采摘。研究小组在不同时间分别检测有果叶片和无果叶片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推断,果实的存在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枇杷的光合速率,1—5月份,果实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请从叶片光合作用角度分析,果实的存在对大红袍枇杷光合速率影响的内在机制最可能是_______
表一果实对枇杷光合速率的影响(单位:umol·m-2·s-1
叶片类型1月2月3月4月5月
有果叶片2.633.314.256.238.12
无果叶片2.452.913.55.728.0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生物试题
2 . 薏苡是一种喜湿润的常见作物,药食两用。为探究干旱胁迫对薏苡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采用盆栽模拟控水法在7月份进行了实验。实验时,给予3种不同水分处理,D1组模拟重度干旱,D2组模拟轻度干旱,D3组模拟正常供水,如图是测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D1组和D2组有两个时间点净光合速率相同,这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在这两个时间点两种干旱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同,理由是____
(2)由图3可以看出,08:00—10:00时3种处理的胞间CO2浓度均快速下降,从图1和图2的纵轴坐标可以看出,D3组胞间CO2浓度降低是由____引起的,而D1组和D2组胞间CO2浓度降低是由____引起的。
(3)中午12点,D1组与D2组气孔导度差异不大,但D1组胞间CO2浓度明显高于D2组,推测与D1组和D2组净光合速率差异有关,D1组该时间点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写出1点)。
(4)图4中表示D1组的曲线是____(填序号),蒸腾速率出现这种变化的意义是____
3 . 衣藻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传递、ATP合成及H+传递过程如下图。PSⅡ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在反应中心将水分解为H+、O2和电子,释放的电子经光合电子传递链依次传递至Fd,被还原的Fd将电子沿3个途径进行分配和利用:①自然条件下,传递给FNR,用于NADPH的合成;②强光高温等胁迫时,重新传递给PQ,形成环式电子传递;③O2浓度低时,传递给氢化酶(H2ase),用于H2的合成。利用衣藻光合作用产氢是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生产途径,有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1)图中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___(部位),电子的最初供体是___
(2)高温胁迫会使PSⅡ反应中心的关键蛋白D1受损,ATP/NADPH的比例降低,此时环式电子传递过程增强,使ATP/NADPH的比例升高,叶绿体可消耗多余的ATP修复受损蛋白。ATP/NADPH比例升高的机制是___
(3)已知氢化酶活性与氧气浓度负相关,D1是一种含硫的蛋白质。在适宜光照、通气条件下,用完全培养液培养衣藻,其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此时不会产生H2;为提高衣藻产H2的速率,应使用___培养液,在___条件下培养衣藻,理由是___
4 . CO2是制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蓝藻(蓝细菌)是一类光能自养型细菌,具有特殊的CO2浓缩机制,其中羧化体具有蛋白质外壳,可限制气体扩散,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蓝细菌的光合片层膜上含有___(填两类光合色素)及相关的酶,该光合片层膜相当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___膜,可进行光反应过程。
(2)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可提高羧化体中CO2浓度,据图分析CO2浓缩的具体机制为___(答两点)。
(3)若将蓝细菌的HCO3-转运蛋白基因和CO2转运蛋白基因转入烟草内并成功表达和发挥作用,理论上该转基因植株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暗反应水平会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2024-05-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小组利用图1装置,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该小组又以某种盆栽番茄为材料,设置“常温+常态CO2浓度”(对照)“常温+高CO2浓度”“高温+常态CO2浓度”“高温+高CO2浓度”共4组进行实验,检测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图2为实验25天时测得相关的物质含量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注:CO2缓冲液有吸收和释放CO2的作用,可维持瓶内一定的CO2浓度。
(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图1装置测定的是番茄幼苗的________(填“总光合作用速率”或“净光合作用速率”),此时液滴可能发生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
(2)若黑暗条件下,每小时液滴左移了3个刻度单位,某一光照强度下,每小时液滴右移了8个刻度单位。假设液滴每移动1个刻度单位,植物幼苗体内的葡萄糖量增加或减少1g,则该番茄幼苗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__g/h,该光照强度条件下,白天光照12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为_________g。
(3)一定的光照强度下,观察到图示装置的液滴右移,若再适当升高温度,则图示装置液滴右移的速率将变慢,原因是________
(4)图2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答2点)。一般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果实的甜度就越高。依据图2实验结果,提高番茄果实甜度的措施是________。根据图2实验结果分析,在高CO2浓度条件下,高温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6 . 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菌剂对芒萁耐热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正常温度(25℃),高温胁迫(35℃、45℃)条件下,不同肥料处理当年生芒萁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

(1)实验结果表明芒萁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高温条件下纳豆芽孢杆菌是通过分解有机肥增加CO₂浓度来提高芒萁净光合速率的,理由是________
(3)高温胁迫可导致芒萁细胞内自由基增多,自由基可攻击和破坏________,进而破坏类囊体结构,造成电子传递最终产物______减少,进一步影响暗反应。自由基可被抗氧化酶清除,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施用纳豆芽孢杆菌菌剂可增强芒萁耐高温能力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7 . 当光照过强、超过棉花叶片需要吸收的光能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有关光抑制的机制,一般认为:在强光下,一方面因NADP+不足使电子传递给O2形成O2-1;另一方面会导致还原态电子积累,形成3chl,3chl与O2反应生成1O2。O2-11O2都非常活泼,如不及时清除,会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结构。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3chl,也可以直接清除1O2。下图1是棉花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②、③为相关过程,PSI和PSII都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光系统复合物;图2、图3分别表示正常棉花和突变棉花绿叶中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I、Ⅱ、Ⅲ、Ⅳ表示不同色素带);图4是正常棉花的色素总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指不同波长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类囊体膜上传递的电子的最初供体是___。过程②和③中消耗能量的过程是___,物质A的功能是___
(2)图2、3中,色素带Ⅱ代表的色素名称是___。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照下的O2释放量绘制的曲线是图4所示的___光谱。总吸收光谱与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___
(3)强光导致光抑制时,突变棉花植株比正常棉花植株光合速率下降更快的原因是___
(4)已知Deg蛋白酶可降解受损的D1蛋白,提高其更新速度。强光下,若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则光合速率会受到抑制,其原因可能是___,进而影响电子的传递,使光合速率下降。
8 . 光呼吸是植物利用光能, 吸收 O2并释放 CO2的过程。研究者将四种酶基因(GLO、CAT、GCL、TSR)导入水稻叶绿体, 创造了一条新的光呼吸代谢支路(GCGT 支路),培育了一种全新的转基因植物,该转基因植物细胞内的相关代谢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由PGA 形成C5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H、ATP 参与
B.C5与O2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该过程需要有一定光照条件
C.光呼吸过程所利用的 C,一部分可重新进入卡尔文循环形成糖类等有机物
D.该转基因植物发生了基因突变,GCGT支路可以降低碳损失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2024-03-07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9 .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常会遇到两种胁迫: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是指虫、草害和病毒等,非生物胁迫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物理方面有温度、水分、辐射、机械损伤等,化学方面有空气污染、农药、土壤酸碱度、土壤盐碱化等。科研人员研究了干旱胁迫、烟草花叶病毒胁迫对烟草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甲所示实验结果;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添加水、烟草花叶病毒胁迫下添加宁南霉素处理对恢复期烟草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乙所示。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____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分析图甲,干旱胁迫能降低烟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
(2)对比图甲、图乙结果,可以得出恢复期____组烟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恢复程度最大;宁南霉素的作用可能是____
(3)与干旱胁迫相比,烟草花叶病毒胁迫下,烟草幼苗含有的有机物的量____(填“较多”“较少”或“基本相等”),依据是____
(4)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干旱土壤中的烟草幼苗,重新种回湿润土壤中,烟草幼苗的光合速率反而降低。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
10 . 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彻底分解丙酮酸产生CO2和①
B.①和⑤均表示[H],均可参与暗反应C3的还原
C.只要④的生成速率大于0,则该植物即可表现为生长现象
D.光照突然减弱,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①与②的比值减小
2024-02-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