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4 道试题
1 . 作为一种光合自养微生物,可沉微藻可以利用碳、氮、磷等物质合成淀粉、蛋白质及油脂等产物,因此可以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污水。然而,实验室低光照[400μmol/(m2·s)]条件下获得的可沉微藻能否在真实自然光照强度下保持良好性状及性能有待商榷。为此,某污水处理厂设计了如下实验,研究在增加光照强度至接近自然光水平[800μmol/(m2·s)]和及时补充CO2实验条件下,可沉微藻的生长情况。
主要装置及条件:实验包含3个反应器(2L),反应器设置如下表所示。实验初期为低光照[400μmol/(m2·s)]条件,加光后光照条件为[800μmol/(m2·s)]。

反应器

1号

2号

3号

光照时间

24h(全天光照)

24h(全天光照)

10h(模拟实际昼夜交替,光照与黑暗时间比为10h:14h)

供给CO2情况

不通入

间歇通入CO2

间歇通入CO2

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1)可沉微藻的______(填具体场所)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光合色素是______(填“脂溶性”或“水溶性”)色素,因此可用______提取。
(2)结合图1和图2分析,为何加光后,反应器中的生物量下降?______
(3)3号反应器加光后生物量的减少小于1号和2号反应器,试分析原因。______
(4)结合题意分析,为使可沉微藻在自然状态下保持良好性状及性能,针对可沉微藻的生活环境,请为污水处理厂提供具体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炎德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生物试题
2 . 下列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结论的得出影响最小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B.用过氧化氢酶代替淀粉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用稀盐酸代替胰蛋白酶处理幼龄动物组织获取分离的细胞
D.用蒸馏水代替无水乙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炎德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生物试题
3 .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水立体养殖的影响,研究者将某海域的海水引入人工开挖的20个小池塘,并将20个小池塘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温度始终比对照组温度高4℃(利用温控装置)。在小池塘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一段时间以后,统计小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相对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海带等大型澡类属于____,海参属于____
(2)该图结果说明____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藻类的方式是____(填生理过程),若升高温度以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但浮游植物的相对生物量减少,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
(4)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要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若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则会造成牡蛎减产,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4 . 为探究遮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以荷兰7号马铃薯品种原种为实验材料,苗齐后进行正常光照(CK)、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2)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马铃薯绿叶中的色素,需在研钵中加入______(填3种即可)和适量绿叶后进行充分研磨,过滤后的滤液经过层析,在滤纸上出现的最宽的色素带是______(填色素种类)。
(2)遮光后,植物短时间内C5含量______;若在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去除块茎,则马铃薯叶片的光合速率将______
(3)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测出荷兰7号马铃薯光合作用的生理指标如图所示。不同遮光条件下,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的值均减小,Gs减小引起Pn减小的原因是______。不同遮光条件下,胞间CO2浓度(Ci)的值都增大,结合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小麦套种花生是实现黄淮海地区粮油均衡增产的主要种植方式。为探明花生从荫蔽环境转入自然光照下的光抑制及光保护机制,为小麦套种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采用两种不同透光率的遮阴网模拟50%(S50)和85%(S85)两种遮光条件,以自然光为对照(C),从花生出苗开始遮阴,40天后解除遮阴并开始进行数据测定,部分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遮阴棚高1.5m,东、南、西三面遮阴网距地面30cm,北面完全敞开,以利通风透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40天后突然解除遮阴,叶绿体中NADPH/NADP+、ATP/ADP的值会_________,请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除遮阴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机理_________(答2个方面)。
(3)长期生长在弱光下的植物叶片具有阴生叶的特点,遮阴解除当天突然暴露于强光下后,叶片发生的光抑制或光破坏严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其光合器官形成了一系列抵御强光破坏的光保护机制,如叶片和叶绿体运动相关的避光机制、非光化学淬灭机制(NPQ)、PSII损伤修复、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光呼吸途径等。在NPQ的作用下多余的光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该机制的启动和关闭特点如图3所示,其中符号“ ┥”代表抑制作用。

NPQ直接作用于光合作用两个阶段中的_________。由图3推测,在光照强度以及其它环境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状态③比状态①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
(4)科学研究者研发了一种转基因烟草(VPZ),相比野生烟草(WT)其在强光转为弱光后NPQ机制关闭的时间缩短。图4为分别在恒定光强和波动光强下测得的两种烟草的CO2最大固定速率。农作物一半的光合作用是在有各种阴影时进行的。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同样环境条件下VPZ的产量比WT的产量_________(高/低)。
6 . 水稻和玉米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属于C3植物(图1),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是C4植物(图2),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需要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写出2种)。检测玉米植株光合产物——淀粉的产生场所应选择____(填“叶肉细胞”或“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
(2)与水稻相比,玉米对炎热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原因是玉米在炎热环境中:一方面可以____,减少水分的散失;另一方面其叶肉细胞中具有CO2泵,能在细胞间隙____的情况下正常生长。
(3)玉米是农业生产应用价值最高的作物之一。在我国很多地区,将玉米与豆科植物分行相间种植,这样种植的意义是____(答出一点)。
(4)为了“探究钾肥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喷施不同浓度的钾肥,测定了水稻的气孔导度、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比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供钾浓度(μmol/L)

总光合速率(μmol/m2

气孔导度(μmol/m2

叶绿素总量(mg/m2

叶绿素a/b比值

0

8.2

0.00

301

2.0

100

10.5

0.10

352

2.2

200

11.4

0.16

502

2.3

500

1301

0.17

615

2.3

要得到表中总光合速率,除了需要测得净光合速率数值外,还需要测定____条件下的实验数据,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钾肥能提高水稻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7 . 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表示在CO2浓度一定且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③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B点时,小麦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mg叶·h)(用CO2吸收量表示)。
(3)此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C点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如果将实验中的环境温度25℃改为30℃,图乙中的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2024-05-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

(1)图中a、b均为气体,b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2)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C6H12O6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3)若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
2024-05-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能完成一定功能,包括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Ⅱ(PSⅡ)。下图为番茄叶肉细胞类囊体膜上PSⅠ和PSⅡ发生的反应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光反应过程中NADPH合成的是_________(填“PSI”“ PSII”)。图中e-经光系统Ⅱ→PQ→Cytbf→ _________→光系统Ⅰ等最终传递给NADP+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会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_和NADPH,用于C3的还原。
(3)图中ATP合成酶由CF1和CF0组成,其作用有催化ATP、H2O的合成和______________
(4)根据研究表明,光可以作为信号在植物体内被___________捕获到,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024-05-2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将某植物引种到新环境后,其光合速率较原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在新环境中产生的该植物种子培育的幼苗再移回原环境,发现其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与其原环境植株一致。在新环境中该植物的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环境中该植株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B.图中光合作用形成ATP最快的时刻是10:00时左右
C.10:00~12:00时光合速率明显减弱,其原因可能是酶的活性减弱
D.气孔导度增大,能够提高蒸腾速率,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和有机物的运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