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48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A、B、C、D、E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植株吸收或释放(—)速率(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数据(mg/h)


组别、条件

10℃

20℃

30℃

35℃

40℃

45℃

A

黑暗

-5

-10

-18

-34

-40

-34

B

弱光,CO2浓度为0.03%

2

0

-8

-24

-33

-29

C

适当遮阴,CO2浓度为0.03%

3

5

0

-16

-24

-24

D

全光照,CO2浓度为0.03%

5

8

4

2

0

-14

E

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10

20

40

28

12

0

A.马铃薯植株呼吸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且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40°C
B.依据数据分析,本实验中植株光合速率最低的条件是:弱光、CO2浓度0.03%、45℃
C.实际生产中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所需的条件是:全光照、CO2浓度1.22%、30℃
D.全光照、CO2浓度0.03%、40℃条件下,马铃薯植株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024-03-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马铃薯植株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其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如题图。请回答:

(1)将该叶肉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质”是指_______,具体指细胞中的_______
(2)用H218O浇灌马铃薯植株,后来在氨基酸中检测到18O,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能是由于_______
(3)图中液泡里的蔗糖可水解为_______,该过程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增强其抗旱力。为了验证光合产物在马铃薯以蔗糖的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该植物出现严重的小块茎现象,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2024-03-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3 . 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取四株大小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下图。
   
①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____
②表示丁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____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____,这一观点可通过____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____,这一观点可通过____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
2024-03-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__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侧,突变体固定CO2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______
2024-03-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A卷
5 .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体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影响其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d点后限制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因此大棚种植可采取____
(2)图甲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此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3)乙图装置实验中每隔15min加大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O2释放量减小,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4)由图丙可推知,24小时内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填时间),该植物24小时有机物会____(增加、减少、不变)。
2024-03-0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真核细胞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光系统Ⅰ、Ⅱ位于叶绿体____,是主要由____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是光能吸收、转移和转换的功能单位。光系统将收集到的光能,传递到反应中心后再将能量传出光系统,促进了NADPH和____等有机分子的合成,进而推动碳反应的进行。
(2)H⁺泵的催化中心是 ATP合酶,该酶能以氢和电子传递为基础,驱动ADP的____,使两者偶联发生。图中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____
(3)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化和去向,在黑暗条件下向小球藻提供____的CO2,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将样品立即加入煮沸的甲醇中,甲醇的目的是杀死小球藻并____标记化合物。浓缩后再点样进行双向纸层析,使标记化合物分离。纸层析法分离不同物质的原理是____。实验时发现,开始实验仅30秒后杀死小球藻,提取到的放射性产物多达几十种,缩短到7秒, 放射性产物减少到12种, 若要确定CO2被固定生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实验思路是____。根据该思路,最先检测到的是三碳化合物。猜测此三碳化合物是CO2与某一个二碳分子结合生成的,但当在光照下____后,发现五碳糖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推知固定CO2的物质不是二碳分子,可能是五碳糖。
2024-03-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暗反应必须在暗处进行
B.暗反应需大量的酶参加,光反应不需要酶
C.没有光反应,暗反应就不能进行;没有暗反应,光反应则仍能顺利进行
D.光反应必须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上进行,暗反应必须在叶绿体基质里进行
2024-03-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滤纸条最上端色素带是橙黄色
B.可用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C.色素带从上到下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
D.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024-03-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设法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碳反应分开研究,他的方法是在人工光源“间歇光”下测定光合作用。科研人员重新设计瓦尔堡的实验:分离出某植物的叶绿体,让叶绿体交替接受5秒光照、5秒黑暗处理,持续进行20分钟,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部分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c段为光反应阶段,c~e段为碳反应阶段
B.S1、S3可分别表示光反应释放的O2总量与碳反应吸收的CO2总量,且S1=S3
C.由O2的释放速率和CO2的吸收速率推测光反应速率与碳反应速率始终相等
D.与“间歇光”20分钟相比,持续光照20分钟时叶绿体有机物合成总量更多
2024-03-06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未加入CaCO3,会使滤纸条最上面的两条色素带变窄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肝脏研磨液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免未耗尽的葡萄糖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
D.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的土壤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