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48 道试题
1 . 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
2 .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一昼夜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当光照强度大于6klx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若超过呼吸作用最适温度,a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________mg/100cm2/h,此光照下,该植物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点。 若突然停止光照,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5的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加”或“不变”或“减少”)。向该密闭的玻璃温室中充入14C标记的14CO2,在植物体内最先检测到含有14C标记的化合物是________(不考虑14CO)。
(4)据图乙分析一昼夜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______(“增多”或“不变”或“减少”)。
(5)据科学探测火星大气中的CO2占95.3%,地球大气中CO2占0.03%,自然条件下火星上能否种植蔬菜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下列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研磨叶片时加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B.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
C.最宽的一条色素带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束后用肥皂将手洗干净
4 . 以某农作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气孔导度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光组,光合作用消耗的CO₂多,导致胞间CO₂浓度低
B.红光组,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C.与红光相比,蓝光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气孔开放
D.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补充蓝光提高作物产量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因缺少带刻度的毛细管,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针筒上的刻度来测定代谢速率。装置中的CO2缓冲液可维持瓶内CO2浓度(该装置放在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4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回答下列问题:

(1)15分钟后,水滴位置右移,同学们将针筒的容量调至0.8 mL的读数,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则测定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mL/h,该数值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2)若将该装置置于黑暗处,其他条件不变,2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 mL才能使毛细管内的水滴维持在位置X,那么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mL/h。
(3)如果在(1)小题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需维持在0.8 mL读数处,就可以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则针筒容量需要调至1.0 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1)小题实验中,该学生15分钟后观察到毛细管内的水滴仍在位置X,那么该植物叶肉细胞总光合速率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请回答下列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I.图1表示温室大棚内光照强度(X)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某同学以某种作物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

(1)图1曲线中,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X<B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当B<X<C时,可通过提高__________来增大光合速率;当X>C时,可采取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___(光质)最有效。
(2)由图2分析可知,在_________条件下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图中植物光反应产生O2的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放氧速率,理由是_________。在25℃、低光强条件下细胞呼吸的耗氧速率为30μmol·g-1·h-1,则在该条件下该植物生成C3的速率为_________μmol·g-1·h-1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将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加入100mL锥形瓶中,将其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用传感器定时检测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为酵母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

(3)图甲中t1-t3时间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图乙中均有NADH和ATP产生的过程为________(填序号),在过程③中,丙酮酸中能量的主要去路是________
(4)在实验初期,酵母菌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5)在实验后期,酵母菌数量在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有葡萄糖的大量消耗导致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大量二氧化碳产生导致培养液的_________下降,以及________的产生。
(6)t3时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大于t1时,原因是________
7 . 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线粒体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光照下叶绿体CO2吸收总量(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0.60

0.75

1.00

1.50

2.25

3.00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0℃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8 .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膜蛋白的功能不同,直接原因是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B.由膜蛋白介导的胞吞、胞吐过程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C.叶绿体内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线粒体内膜上的多
D.膜蛋白可能具有催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交流等多种功能
9 . 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丁表示不同温度对该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 O₂的产生场所______,O₂从产生到利用至少穿过______层膜。CO₂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过程中,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位置的变化情况______
A. 一直左移             B. 先左移后右移          C. 先右移后左移            D. 一直右移
(2)对叶片来说, 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叶肉细胞 O₂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______(用丙图字母表示); 当光照强度为10 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不存在的箭头有______(填字母)。
(3)在图乙中, 为了获得-50mL/h的数据, 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为______, 并且应在______条件下进行实验。
(4)丙图叶绿体产生一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______个 CO₂。丁图中在1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_____倍。
10 . 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离色素时需要层析液而不是无水乙醇
B.Ⅱ、Ⅳ不能分离出图中所示的结果
C.只有Ⅲ是分离色素的正确操作,色素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叶绿素b
D.分离结果可看出,色素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