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1 道试题
1 . 为研究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将长势相同的该植物幼苗均分成7组,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先暗处理lh,再光照lh,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其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下26℃和32℃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B.若光照强度突然增加,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将会增加
C.30℃条件下,一昼夜光照时间超过8h,该植物幼苗才能生长
D.温度达到34℃时,该植物幼苗在光照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2 . 研究人员采用不同光质的荧光灯对日光温室内番茄定时补光进行实验,研究不同光质补光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株高(cm)茎粗(mm)叶面积(cm2叶片数叶绿素含量(mg·g-1单果质量   (g)单株果数(个)单株产量(g)
CK96.713.2578.716.71.65206.25.7978.0
B98.212.7534.716.91.64189.95.8915.3
R100.412.3622.116.71.77211.16.71197.0
RB98.112.7588.616.41.70201.16.01011.1
注:字母CK、B、R、RB分别代表白光、蓝光、红光、红蓝混合光处理。
A.吸收、转化光能的色素分布于番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红光可通过增加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来促进光合作用,使番茄产量增加
C.蓝光可能会抑制细胞的分裂,实际种植过程中不宜对番茄单独补充蓝光
D.B和R对株高具有协同作用,与番茄细胞含有光敏色素及蓝光受体有关
3 . 为了研究海水稻的耐盐碱性,科研人员将甲、乙两品种海水稻种植在同一块盐碱地上,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组水稻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lx

0

200

400

600

800

1600

3200

6400

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甲品种

-3

0

2

6

10

12

12

12

乙品种

-10

-5

0

6

12

18

20

20

A.光照强度为200lx时,甲品种总光合速率相对值为3,乙品种总光合速率相对值为5
B.由表可知,与甲品种相比,乙品种适合种植在光照强度大的地区
C.光照强度为600 lx时,甲品种水稻的总光合速率大于乙品种水稻的总光合速率
D.由该表一定不能得出两品种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年高三临考押题考试(三模)生物试题
4 . 水杨酸(SA)对植物抗逆性有一定作用。为研究SA作用机制,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D1是促进光合作用活性的关键蛋白)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实验一、二为重复实验)。科研人员继续在较强光照强度下进行了相关实验,以探究SA对小麦作用的适宜浓度,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A通过减少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程度,降低抗逆性
B.图甲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C.为确定SA作用的最适浓度,应在0.1~0.3μmol/L之间进一步实验
D.较强光照下,特定浓度NaCl与SA对小麦光合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7日内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五模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同CO2浓度下测定的某农作物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时的最低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a点的因素有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等
B.b点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C.a点时,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全部用于合成ATP
D.适当提高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水杨酸(SA)对植物抗逆性有一定作用,ICS和 PL是植物水杨酸合成所需的两种重要基因。为研究SA作用机制,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D1是促进叶绿体光系统Ⅱ活性的关键蛋白)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实验一、二为重复实验)。为探究SA对小麦作用的适宜浓度,科研人员在较强光照强度下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逆境条件下,小麦的ICS和PL基因表达可能增强从而增加小麦的抗逆性
B.较强光照下,特定浓度 NaCl与SA对小麦光合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C.SA通过减少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程度,降低抗逆性
D.为确定SA作用的最适浓度,应在0.2~0.3μmol/L之间进一步实验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生物试题
7 . 在曲线模型中,存在以下几种变化趋势:
①相对稳定②上升③下降④先上升后下降⑤先下降后上升
在下列的对应关系(条件→结果→趋势)中,合理的是(  )
A.环境温度从0℃变化到30℃→小鼠细胞内酶的活性变化→②
B.恒温且持续光照→一定时间内密闭容器内CO2浓度变化→③
C.向植物插条施加IAA→插条生根数随IAA浓度变化→④
D.使用一定量抗生素→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⑤
8 . 下表中有关物质去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出现部位
A给小鼠饲喂含3H标记的赖氨酸的饲料3H主要出现在小鼠的溶酶体内和血浆的血红蛋白中
B在适宜光照下,供给小麦幼苗H218O和CO218O可出现在叶肉细胞线粒体产生的水中和叶绿体制造的有机物中
C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15N出现在大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
D用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培养液培养洋葱表皮细胞32P出现在洋葱表皮细胞的核DNA和RNA中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9 . 骨关节炎往往是由于软骨细胞缺乏ATP和NADPH导致合成代谢不足引起的。我国科研人员林贤丰团队以菠菜为原料,获得NTU(纳米类囊体单元),再用软骨细胞膜“封装”后导入软骨细胞(如图),实现利用光合作用改善动物细胞代谢的跨界医疗新模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菠菜类囊体用来制备CM-NTU,是因为其上存在光合色素和酶
B.利用软骨细胞膜“封装”NTU,可减少吞噬细胞对它的吞噬
C.将CM-NTU通过膜融合导入软骨细胞,依据的原理是生物膜具选择透过性
D.软骨细胞导入NTU后,给予适宜光照,该细胞的合成代谢会增强
2024-05-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生物试题
10 . 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的一类甾醇类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外源BL能改变植物体内BL基因的表达,丙二醛(MDA)是活性氧毒害引发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变化可表示细胞膜的损伤程度。某实验室研究了外源BL和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其中施加外源BL后,植株体内的BL含量高于CK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指标

CK(对照组)

BL组

盐胁迫组

BL+盐胁迫组

叶绿素含量/(mg·g-1FM)

1.45

1.52

1.02

1.15

干物质含量/g

0.42

0.45

0.21

0.35

MDA含量/(μmmol·g-1FM)

14.12

9.05

24.00

15.54

A.施加适量的BL可提高棉花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B.施加外源BL能降低盐胁迫下MDA的含量,进而保护棉花的细胞结构不受破坏
C.推测外源BL抑制棉花细胞内BL基因的表达,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棉花生长的抑制
D.盐胁迫会导致棉花的叶绿素、干物质和MDA含量下降,从而抑制棉花的生长
2024-05-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