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内有一种囊泡,该囊泡膜上存在H+流出现象。该囊泡膜上的V型质子泵(V-ATP酶)需要持续运转将H+运回囊泡内,才能维持该囊泡内外H+的浓度差,该囊泡膜上两种转运蛋白运输H+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V型质子泵既能与H+结合,又能与ATP结合
B.乙侧液体中有参与细胞呼吸的酶,也有ADP分子
C.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V-ATP酶的活性会丧失
D.V-ATP酶是一种能维持该囊泡膜两侧H+浓度差的载体蛋白
2 . 人类的许多疾病与人体细胞内肽链的折叠错误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而肽链的折叠往往需要一类能循环发挥作用的分子伴侣协助。某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热休克蛋白(Hsp70),是分子伴侣系统的核心成员之一,包括结构域A和结构域B两个部分,主要功能是通过结构域A水解ATP引发自身构象改变,实现结构域B与多肽链的疏水区结合帮助其折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sp70的结构域A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是不可逆的
B.Hsp70的结构域A可能具有ATP水解酶的作用
C.Hsp70的结构域B与多肽链结合的条件是结构域A的构象改变
D.研究Hsp70与多肽链的折叠关系,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提供新思路
2024-02-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二)生物试题
3 . 生物体里的化学反应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生物体内含有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人往往食欲不佳,主要原因是体内酶的活性受到外界高温的抑制或破坏
B.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可以提供更多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体外储存酶时,最好将其置于低温和适宜的pH环境中
D.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在酸性条件下,人体内所有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同学用涂有胆碱酯酶的“农药残留速测卡”检测菠菜表面是否残留有机磷农药,其原理为:胆碱酯酶可催化红色药片中的物质水解为蓝色物质,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碱酯酶应放置于白色药片中
B.若秋冬季节检测,“红片”与“白片”的叠合时间应当延长
C.每批检测应当设置滴加清水的对照组
D.“白片”呈现的颜色越深,蔬菜表明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多
2024-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是由Cl-和H+分别分泌而形成。如题18图显示了胃液中盐酸的分泌过程,胃黏膜壁细胞靠近胃腔的细胞膜(顶膜)上有质子泵,质子泵每水解一分子ATP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一个H+从壁细胞基质进入胃腔,同时驱动一个K+从胃腔进入壁细胞基质。壁细胞的CI-通过细胞顶膜的CI-通道进入胃腔,与H+形成盐酸。回答问题:
   
(1)血液中的Cl-通过阴离子交换体进入胃壁细胞的方式是______质子泵除了转运离子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2)碳酸酐酶可以将CO2与HCO3-进行可逆转化,例如红细胞内的大量碳酸酐酶就可以将CO2快速转化为HCO3-,进而转出红细胞,在血浆中运输;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同样有大量碳酸酐酶用以排出多余的HCO3-。据此推测碳酸酐酶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
(3)人体进食后会大量分泌胃液,进而引起血浆pH略有升高,即餐后碱潮,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某人长期受胃酸过多困扰,在服用奥美拉唑后.检测胃内pH值明显升高。药物奥美拉唑最可能的作用部位是胃壁细胞上的___________
(5)在看到或闻到美味的食物时,还未入口,胃液就开始大量分泌,这是_______反射的结果,直接控制胃液分泌的是_________(填“自主神经系统”或“非自主神经系统”)。
6 .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其中PET是造成污染的其中一种塑料,环境中的L酶能对PET的降解。研究人员尝试对L酶进行改造,获得了一种突变酶。高温可以软化PET,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72℃及更高温度下PET的软化效果较好。研究人员测定L酶与突变酶的催化活性,获得下表结果。
酶的种类L酶突变酶
温度(℃)7272727275
酶的相对浓度(单位)11231
PET降解率(%)53.985.695.395.160.9
(1)L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上述实验中的自变量有酶的种类、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与L酶相比,突变酶对PET的降解能力________;随着温度上升,突变酶对PET的降解率________
(3)与L酶相比,突变酶肽键未增加但额外形成了一个二硫键,使其热稳定性大大提升。请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角度,推测突变酶热稳定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7 . 在酶促反应中,酶并不是给反应提供了能量,而是通过降低活化能屏障加速了反应,下图为关于(A-B)+ C → A +(B-C)酶促反应原理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使用酶时酶为该反应降低的活化能
B.不同条件下,同种酶体现出的a的大小可以不同
C.b代表不用酶时的活化能,用于破坏A-B之间的化学键
D.使用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时降低的活化能相对低一些
8 .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2024-01-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B卷)试题
9 . 茄子被切片后,其软组织暴露在空气中,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其软组织中的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醌,醌的多聚化以及它与其他物质的结合产生黑色或褐色的色素沉淀。切片中的某种酶能加快该反应,该现象称为酶促褐变。为探索减缓酶促褐变的措施,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科学探究实验,详细方案见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变量

烧杯编号

1

2

3

4

5

变量A

茄子切片

3片

3片

3片

3片

3片

自变量

25℃室温,PH=3的柠檬酸溶液

+

-

-

-

-

25℃室温,PH=7的蒸馏水

-

+

-

-

-

25℃室温,PH=11的NaOH溶液

-

-

+

-

-

0℃冰水混合物

-

-

-

+

-

100℃沸水

-

-

-

-

+

因变量变化

褐变程度

轻微

严重

无褐变

轻微

较严重

注:表中“+”表示添加试剂,“-”表示不添加试剂

(1)由实验方案可知设计者的思路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缓解酶促褐变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在确保菜肴的品质、味道和食品安全的同时,你能为厨师在菜品制作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的变量A指________________。为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对于烧杯1-5中的3片茄子切片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3)烧杯4和烧杯5设置的条件对酶活性影响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常态分子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的能量需求角度分析,烧杯5中褐变程度较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酶促褐变。
10 . 抑制剂与酶结合引起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过程称为失活作用。根据抑制剂与底物的关系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如图为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有相同的结合部位
B.非竞争性抑制剂能改变酶与底物结合部位的结构
C.酶的活性还受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
D.酶是蛋白质,完成催化作用后酶的活性也随之丧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