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根细胞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a~b段,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主要是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
C.b点前,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只在丙酮酸生成阶段合成少量的ATP
D.b点后,随着时间延长,酒精积累会抑制根细胞的活性,导致细胞呼吸速率降低
2024-05-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校二模生物试题
2 . 利用如图所示的液态厌氧发酵工艺,可实现工业尾气的高效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梭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该厌氧发酵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搅拌
C.通过该工艺可高效生产清洁能源乙醇
D.可通过萃取等方法提纯该单细胞蛋白
2024-05-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根细胞呼吸作用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则该过程中一定不产生水
B.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例可判断肌肉细胞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使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主要是为了避免伤口处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D.过期酸奶出现涨袋是由于酸奶中混入了其他细菌,并无氧呼吸产生气体
2024-04-26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测试(二模)生物试卷
4 . 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一方面在Rheb蛋白的作用下,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另一方面,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乳酸经MTC(乳酸转运载体)运输进入神经元内的线粒体进行分解。两种细胞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不产生ATP
B.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产生CO2和NADPH
C.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多于神经元细胞,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D.增强Rheb蛋白的活性或减弱MTC的活性可减少神经元损伤
2024-04-0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人员检测了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 h之前,芝麻种子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不断积累
B.a h之前,参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C.a~b h,芝麻种子可能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b h之后,芝麻种子只进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
2024-03-2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五)
6 . 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发酵液表面产生的凝胶状膜主要为细菌纤维素,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细菌纤维素生产过程中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获得的参数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食醋酿造的主要菌种为醋酸菌,能在缺少糖源和氧气充足时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B.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发酵液表面的细菌纤维素来自细菌的高尔基体
C.结合图示,第6~9天发酵液残糖含量下降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菌体大量繁殖
D.影响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因素只有菌体密度和残糖含量
7 . 关于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可促进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以利于作物的生长
B.低温低氧等措施能减弱果蔬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果实、蔬菜中有机物的消耗
C.食品的真空包装抑制了细菌的无氧呼吸,这样食品不容易变质
D.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发酵过程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其产物有乳酸和CO2
8 .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细胞不同。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
B.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相等的情况下,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大于正常细胞
C.过程①②③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D.过程④会生成少量的 ATP,过程⑤会生成大量的ATP
2024-02-2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发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细胞中的[H]均会出现积累现象
B.酒精和乳酸可由同一种物质转化而来
C.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第二阶段生成ATP
D.两种细胞的线粒体中均可能产生CO2
2024-02-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10 . 细胞色素C(Cyt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以在线粒体呼吸链中传递电子,促进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ATP的生成。CO中毒时,心脏组织中CytC的含量明显降低。若静脉注射大剂量外源性的CytC可提高细胞对氧的利用,可明显改善CO中毒患者的症状。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CO中毒后,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减少
B.CO中毒后,人体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CO中毒的急救
D.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不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2024-02-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河北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