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水稻体内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功能发生改变而形成黄绿叶,进而影响水稻产量。利用EMS诱变处理野生型梗稻品种YY获得黄绿叶突变体w08,两者的农艺性状如表1,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农艺性状
植株株高/cm穗长/cm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g
YY109.4±4.221.9±0.5169.9±14.575.8±3.228.4±0.5
w08104.9±3.721.0±0.6159.1±16.637.8±1.723.2±0.5

(1)据表1可知,w08的___________性状下降程度最为显著。
(2)净光合速率除图中所示指标以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表示。w08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并不是受____________阶段的限制,判断的依据是w08的____________大于YY。
(3)研究发现w08中光合色素含量明显减少,导致光能转变成___________中活跃化学能的效率下降,光合速率降低。色素含量的测定应利用_____________等有机溶剂浸提。
(4)检测发现w08细胞内的叶绿素酸酯氧化酶基因(OsCAO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脱镁叶绿酸a氧化酶基因(OsPAO,与叶绿素降解相关)及α/β水解酶家族蛋白基因(OsNYC3,与叶绿素降解相关)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据此可推测:w08中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对OsCAO1进行测序后发现其编码链(基因中不能用于转录的那条链)第957位碱基由G突变为A,如图2,这将导致mRNA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为____________,翻译提前终止,最终使叶绿素酸酯氧化酶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叶绿素合成受阻。
2 . 有研究者从菠菜中分离出类囊体膜,将其与16有机物2种酶(类似卡尔文循环中的酶)一起包裹在油包水滴中,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其中a、b代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光合系统须包裹在油包水滴中,这与磷脂分子___ 的特点有关。
(2)人工光合系统经照光后顺利合成出有机物,证明该系统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反应发生在结构___ (填字母)。过程c类似于光合作用中的___ (填具体生理过程),此过程中NADPH的作用有___ 。与叶肉细胞相比,该系统可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原因有___
(3)结构a中的叶绿素含量可通过实验测定:先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然后将提取到的色素溶液置于___ (填“红光”、“蓝紫光”或“白光”)下测定吸光度。使用该种光源的原因是___
(4)为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转化为有机物的具体途径,科学家通过构建下图2所示装置进行研究,实验步骤见下表。
   
操作步骤实验目的
黑暗条件下向单细胞藻类提供14CO2追踪放射性元素去向
整个装置置于摇床以一定速率振荡将仪器中物质充分混匀
使用冷光灯照射防止①___ 影响实验结果
每隔5s将一些细胞排入热酒精中固定___
固定后的藻细胞制成匀浆,利用放射自显影等技术获得图3所示图谱(斑点是含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揭示不同化合物出现的时间顺序
据图3分析: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中,化合物X、Y、Z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
   
2024-01-26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五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酵母菌培养液有氧与无氧、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C正确操作获得的叶绿体色素深绿色滤液层析液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D生长状况相同的多组葡萄枝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插条的生根情况
E马蛔虫受精卵永久装片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上述五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和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B组实验能否达到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目的?_____________。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组实验所得结果发现,滤纸条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偏浅,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5)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观察发现,浓度为X与浓度为Y的2,4-D溶液作用的两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基本相同,已知X<Y,则浓度为Y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促进/抑制/无影响)。
(6)做E组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如下图视野图像,图中a~e细胞的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的细胞中,染色体呈紫色,可见,制作该装片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
4 . 为了解红松光合特性,研究人员对某良种基地的红松进行光合指标日变化的相关测定,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胞间CO2浓度指植物体细胞间的CO2的浓度)
(1)红松光合细胞中叶绿素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主要色素,其主要吸收的光能有__________;在提取并分离绿叶中色素实验时从上到下第一条色素带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2)在6点时红松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红松体内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时。
(3)结合图1、图2分析,11~13点间红松净光合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此时间段,叶绿体中C5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从图3可知,胞间CO2浓度在12~16点间基本没有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17点后胞间CO2浓度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某些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中午时段也会出现与红松相似的现象。为缓解此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