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在农业生产中,大棚蔬菜经常受到亚高温(35℃)和强光的双重胁迫,而脱落酸(ABA)能够调节植物的代谢平衡,提高植物对胁迫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为研究喷施外源ABA对提高植物抵御亚高温和强光胁迫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用大棚番茄植株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为昼温度25℃+400μmol·m-2·s-1人工正常光+植株叶面喷水;
-○-为昼温35℃+800μ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水;
-△-为昼温35℃+800μ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30mg·L-1ABA溶液。
实验开始时,各组已用相应喷施物预处理三天。
(1)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分布在________上,能够吸收和利用光能。要粗略比较三种条件下番茄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多少,可先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提取的原理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推测,在3d内短时的亚高温强光胁迫下,喷施外源ABA可以________;而超过3d胁迫时长,外源ABA处理对叶绿素含量骤降没有积极作用,光合速率急剧下降。
(3)番茄长期处于干旱条件下,叶片中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为探究这种适应性变化是否可以遗传,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洋葱为两年生草本植物,根呈线状,叶为管状,叶表面覆有蜡质,其叶鞘肥厚,呈鳞片状,集聚在短缩茎的周围,鳞茎。洋葱分布广泛、易于取材,是生物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自身所需的物质,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B.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可观察到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C.提取并分离洋葱管状叶中的光合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
D.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颜色加深可表示其吸水能力增强
2024-01-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3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二者都是由卡尔文循环中产生的丙糖磷酸转化而成,马铃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其合成及运输过程如图所示。磷酸转运蛋白(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产生的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同时严格遵循1:1的反向交换原则将等分子数的磷酸(Pi)运回叶绿体基质。

(1)常用________试剂对叶肉细胞光合色素进行提取,在分离马铃薯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对应的色素颜色是______________,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光。
(2)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基粒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中的化学能。淀粉是马铃薯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据图分析,其合成淀粉的葡萄糖可来源于图中________的过程。若TPT的活性被抑制,则细胞质基质中的Pi含量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叶绿体中丙糖磷酸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注: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²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红薯13116
马铃薯393015
由表可知,在25℃条件下测得的红薯光补偿点会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_mg/100cm2叶·小时。
2024-01-2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研究人员对甲、乙两种大豆品种分别与同一玉米品种在两行玉米间作四行大豆种植条件下的几项指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甲

品种乙

光补偿点/(μmol·m²·s¹)

100

40

光饱和点//(μmol·m²·s¹)

1500

1200

叶绿素a含量/(mg·dm²)

2.249

2.004

叶绿素a/叶绿素b

2.432

2.118

净光合速率/(μmol·m²·s¹)

16.39

16.63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上。提取大豆叶肉细胞中的色素时,使用无水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分离光合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该种间作模式不影响玉米的产量,分析实验数据,适合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玉米和大豆间作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2024-01-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大田常规栽培时,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黄绿叶突变体(ygl)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ygl产量更高,其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图。
水稻材料叶绿素(mg/g)类胡萝卜素(mg/g)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WT4.080.630.15
ygl1.730.470.27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ygl叶色黄绿的原因包括叶绿素含量较低和____________,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结果中最宽和最窄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2)水稻叶片的光饱和点是指___。ygl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可能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较低和_________
(3)与WT相比,ygl叶绿素含量低,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更多的光可到达下层叶片,且ygl群体的净光合速率较高,表明该群体____________,是其高产的原因之一。
(4)试分析在0~50μmolm-2s-1范围的低光照强度下,WT和ygl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制净光合速率趋势曲线___________
   
(5)突变型水稻ygl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会产生淀粉。请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中有淀粉存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生理过程,以水稻的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YL)和野生型(WT)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置3种氮肥处理,即ON(全生育期不施氮肥)、MN(全生育期施纯氮120kg·hm-2)和HN(全生育期施纯氮240kg·hm-2),并测定饱和光照强度(1000μmol·m-2·s-1)下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YL与WT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时,常用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素。分析图示结果,可以推断在MN与HN处理下,YL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WT的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高并不是叶片光合速率大的必需条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冗余”现象,因此,适当_____________将有助于减少叶片中氮素在合成叶绿素过程中的消耗,最终提高叶片光合速率。Rubisco酶为固定CO2的酶,合成Rubisco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已知YL的Rubisco酶含量显著高于WT,结合题图分析,与WT相比,YL在氮素利用途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
(3)Rubisco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在O2浓度高时也能催化O2和C5结合,引发光呼吸,使水稻的光合效率降低20%至50%,造成产量损失。研究发现,蓝细菌具有羧酶体,可降低其光呼吸,图2为蓝细菌的结构模式图及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

①蓝细菌与水稻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__。蓝细菌的光合片层上存在捕获光能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其暗反应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图2物质F表示_____________,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蓝细菌光呼吸较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a.蓝细菌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胞内O2/CO2较低
b.羧酶体的外壳会阻止O2进入、CO2逃逸,保持羧酶体内高CO2浓度环境
c.蓝细菌有碳泵等多个无机碳运输途径,能使细胞中的CO2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7 . 菠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关于菠菜的实验及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做“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时,常选用菠菜叶___________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原因是此位置细胞中的叶绿体大而稀。用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人工光合研究者从菠菜中分离出类囊体膜(TEM),将该膜与卡尔文循环中的酶和底物放入人工合成的“油包水”微滴中构建成人工光合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再通入充足的CO2产生化学反应。除NADPH外, TEM上还可以生成___________(答出2种物质名称)等。相比于叶肉细胞,该系统可以更有效地积累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现设计实验,向微滴中加入不同物质或结构,然后放于适宜环境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组2的NADPH的含量超过组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8 . 有研究者从菠菜中分离出类囊体膜,将其与16有机物2种酶(类似卡尔文循环中的酶)一起包裹在油包水滴中,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其中a、b代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光合系统须包裹在油包水滴中,这与磷脂分子___ 的特点有关。
(2)人工光合系统经照光后顺利合成出有机物,证明该系统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反应发生在结构___ (填字母)。过程c类似于光合作用中的___ (填具体生理过程),此过程中NADPH的作用有___ 。与叶肉细胞相比,该系统可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原因有___
(3)结构a中的叶绿素含量可通过实验测定:先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然后将提取到的色素溶液置于___ (填“红光”、“蓝紫光”或“白光”)下测定吸光度。使用该种光源的原因是___
(4)为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转化为有机物的具体途径,科学家通过构建下图2所示装置进行研究,实验步骤见下表。
   
操作步骤实验目的
黑暗条件下向单细胞藻类提供14CO2追踪放射性元素去向
整个装置置于摇床以一定速率振荡将仪器中物质充分混匀
使用冷光灯照射防止①___ 影响实验结果
每隔5s将一些细胞排入热酒精中固定___
固定后的藻细胞制成匀浆,利用放射自显影等技术获得图3所示图谱(斑点是含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揭示不同化合物出现的时间顺序
据图3分析: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中,化合物X、Y、Z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
   
2024-01-26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在以下涉及“分离”的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不同色素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024-01-2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我国一些偏北方地区的茶树在冬季常遭受低温胁迫,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科研人员在某低温山区,以耐低温茶种为实验对象,探究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组别

ALA浓度(mg·L-1

叶绿素(mg·g-1

叶绿素a/叶绿素b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0

0.70

1.73

0.12

316.31

4.84

10

0.72

1.65

0.13

313.82

6.34

30

0.75

1.63

0.14

323.18

6.93

50

0.84

1.38

0.15

330.90

8.08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色素在__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分离色素,并比较滤纸上__________(颜色)两条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深浅比较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多少。
(2)已知叶绿素b在弱光下对蓝光的吸收能力更强。结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喷施ALA可以___________,从而提高茶树在低温和弱光下的光反应速率,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___________;同时,喷施ALA还可以___________,从而提高茶树的暗反应速率。综上所述,喷施ALA可以有效提高茶树在低温胁迫下的光合速率。
(3)研究人员认为,喷施ALA的最适浓度是50mg·L-1。你认为是否合理,若合理请说明理由,如不合理,请提出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的思路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