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乙醇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乙醇在实验中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

乙醇的作用

A

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

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B

菊花的组织培养

工作台、手部、外植体的消毒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浮色

D

DNA粗提取与鉴定

溶解DNA,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

A.AB.BC.CD.D
2024-01-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硒(Se)是生物体内含量较少的必需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Se对斜茎黄芪新生叶中各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内,Se属于____________元素。由图可知,用5μmol·L1Se溶液处理,会使______(填色素名称)发生较大变化,该色素主要吸收______光。而用100μmol·L1的Se溶液处理会使光合色素明显减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斜茎黄芪叶中分离叶绿体的方法是_________,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____
(3)某同学提出,低浓度Se溶液会增大斜茎黄芪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高浓度Se会减小其净光合速率,请写出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优生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3 . 为探究C4植物中的PEPC酶和PPDK酶能否提高C3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研究者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和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灌浆期一定的CO2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双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导入PEPC酶基因和PPDK酶基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双转基因水稻叶绿素的对应条带较宽
C.由图可知,双转基因水稻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率比原种水稻高
D.该实验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4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在一定浓度的CO₂和 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 30°C,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 CO2吸收量(mg/100 cm²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量(mg/100cm²叶·小时)

红薯

1

2

11

5

马铃薯

3

9

30

12


(1)马铃薯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位于_______上。若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分离结束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_______。红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中能参与图中②过程的是_______
(2) 为红薯叶片提供 C18O2,块根中的淀粉会含 18O2请写出元素18O转移的路径________(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主要成分为磷脂,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25℃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 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 3 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 CO2量的差值为     ② mg/100cm²叶·小时。
2023-12-30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细胞核染色
B.为防止葡萄糖与重铬酸钾反应而干扰对酒精的检测,可同时加入斐林试剂
C.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D.利用发菜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色素带自上而下第二条呈黄色
6 . 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加入碳酸钙使研磨更充分
B.在“探究pH对麦芽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C.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可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D.在“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的两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7 . 光敏蛋白(PSP)是我国科学家设计的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将CO2直接还原,使电子传递效率和CO2还原效率明显提高的感光物质。研究人员利用PSP模拟光合系统的部分过程已获得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而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B.光合色素和PSP是一类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的蛋白质
C.PSP的功能与自然光合系统中光合色素、NADPH相似
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8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洋葱鳞片叶匀浆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会呈现砖红色
B.观察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可先后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与质壁分离现象
D.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若连续多次重复画滤液细线,易出现色素带重叠
9 .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IV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较浅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黄色
10 . 碳点(CDs)颗粒表面富含氨基,是一种良好的能量传递中间体,可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出叶绿体色素可吸收的光,其作用机理如图,其中A~J表示物质,①~④表示光合作用相关过程,PSI(光系统I)和PSII(光系统II)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
   
(1)下列含镁元素的是____,含有氨基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A     ②F     ③PSII     ④H     ⑤J
(2)CDs发射出的光主要为____。
A.蓝紫光B.紫外光C.绿光D.红橙光

(3)下列过程消耗能量的是____。
A.①B.②C.③D.④

用CDs处理水稻叶片后,水稻的生物量提高了14.8%。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处理前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4)选出正确测定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
①加入95%乙醇研磨叶片
②以蒸馏水为对照凋零
③以95%乙醇为对照凋零
④研磨液过滤后待用
⑤研磨液过滤、稀释后待用
⑥分别测定色素提取液在665 nm、649 nm波长处的吸光度
(5)结合上述资料,CDs增加水稻生物量的机理可能是____。
A.增加类囊体膜上光系统数量
B.加快光合电子传递效率
C.促进光能向活跃的化学能转化
D.促进物质I的合成和转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