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8 道试题
1 . 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其对染色体复制后能否正确分离进行检测并作出应答,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注:APC-后期促进因子
A.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B.如果染色体与纺锤体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并脱离
C.SAC蛋白异常失活,细胞将停止在分裂中期,最终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当所有染色体上的SAC蛋白都脱离后,APC被激活,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2 . 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某生物体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的数个时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为:乙→丙→甲→丁→戊
B.甲、丙所在分裂期细胞中有 8 个染色单体,其余各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
C.该细胞连续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 4 条
D.图示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3 . 下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h,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图4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步骤甲是用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图3中,一个细胞周期的起始是从d和e的交界处开始的
C.图2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序应是①→⑤→③→④→②,其中③⑤满足图4数量关系
D.实验中观察的分生区细胞总数为200个,发现共有6个④细胞,估算该时期大致为0.12h
4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如下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对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能否进入到后期与来自两极纺锤丝的均衡拉力有关
B.当所有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都消失后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C.MAD2蛋白功能异常,细胞将在染色体错误排列时停止在分裂中期
D.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然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2022-10-28更新 | 83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五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若某高等动物(2n=16)的一个精原细胞中,仅一对同源染色体的DNA 双链被放射性同位素³H标记,将该精原细胞置于不含³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分裂最终形成8个精子,其中5个精子具有放射性。不考虑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
B.具有放射性的精子都只有一条含³H的染色体
C.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生该对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D.每个精子中均含 1 个染色体组、8个核DNA 分子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6 . 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B.纺锤丝形成受阻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也可实现彼此分离
C.减数分裂Ⅰ中黏连蛋白降解后非姐妹染色单体才能发生片段互换
D.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合成的黏连蛋白不会被保留到卵细胞中
2024-06-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2024届高考考前热身生物试卷2
7 . 某个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条染色体发生了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等臂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C.若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
D.若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出现异常
8 . 某兴趣小组观察果蝇(2n=8)细胞分裂时,绘制了细胞分裂图如图1(部分结构),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对应图2中的DE段,则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若图2为有丝分裂,则染色体数目最易观察的时期在CD段,核DNA分子数有16个
C.若图2表示减数分裂,则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在CD段,核DNA 分子数也随之减半
D.图2中 BC段进行核DNA分子的复制,DE 段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 Y 染色体
2024-05-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冲刺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9 . 某果蝇精原细胞中8条染色体上的DNA已全部被15N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基因A和 a,现给此精原细胞提供含14N 的原料让其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分裂过程中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有(       
A.若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则一定有一半子细胞含有a基因
B.若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含1个A基因和1个a基因
C.若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则每个子细胞均含8条染色体
D.若子细胞中一半的核DNA含15N,则每个子细胞均含8条染色体
2024-05-2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10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的甲细胞与图2中AB段对应,BC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图1中丙细胞对应图2的GH段,GH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C.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之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主要发生在图2的FG段,可能与图1中的甲细胞所处时期的变化有关
D.曲线HI段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