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遗传的分子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细胞中化合物A、B生成的化合物(或结构)D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代表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蛋白质,则C是肽键
B.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植物特有的蔗糖
C.若A为ADP,B为磷酸,则C断裂时,末端磷酸集团会携带能量转移
D.若A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
2 .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胚胎中只发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
(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_______
(3)待子代胚胎发育成熟后,让红·绿荧光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不考虑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等任何变异),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转录时,首先与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绿色荧光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_____
(5)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随着核糖体的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催化肽键形成的酶不断连接新的tRNA上的氨基酸,则该酶的作用是____(单选)。
A.将肽链从核糖体转移到另一个tRNA上
B.将肽链从一个氨基酸转移到另一个氨基酸
C.将正在延伸的肽链转移到一个新的氨基酸上
D.将氨基酸从tRNA转移到正在伸长的肽链
3 . 氧化应激是体内自由基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多细胞器协同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高尔基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参与放大应激信号,诱发细胞早期凋亡。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膜等处,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骨架衔接蛋白ANLN分布于高尔基体等膜上的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高尔基体及对应结构的稳定。
(1)在神经元中,高尔基体常集中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处,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 形成有关;细胞骨架在神经元中参与了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生理过程,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当神经元轻度受损时,高尔基体可以形成_______,修补神经元的断端细胞膜,这一功能依赖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一,观察、测定并统计神经元突起数及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注:SA为Src蛋白的激活剂


该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应激下的神经元及高尔基体的早期表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并推测细胞中Src蛋白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设计了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的RNA片段(ANIi)和无关RNA片段。并利用该干扰技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二: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之间的调控关系。请结合实验一的结果填下表完善实验二。
材料及处理   a .正常神经元     b. 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       c. SA        d. ANIi       e.无关RNA
组号                          

材料及处理bd be bcd____
预期
现象
神经元突起急速下降,高尔基体长度迅速增长,出现细胞凋亡现象与实验中
( ) 组一致       
现象与实验中
( ) 组一致
现象与实验中
第 (③) 组一致
实验结论:Src通过调控ANLN表达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及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4 . XY决定型的蛙腿叶甲的常见体色有红、蓝、绿、紫。已知三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过程如下图,箭头上的字母代表控制该代谢过程的酶的基因。同时有蓝色素和红色素时呈紫色,同时有黄色素和蓝色素时呈绿色。合成红色素的酶有活性时,黄色素会完全转变成红色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均不在Y染色体上。现有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F1

♀:蓝色

♀:蓝色∶紫色=6∶2

♂:蓝色

♂:蓝色∶白色∶紫色∶红色=3∶3∶1∶1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1)据此,能确定由显性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是_____,能确定由隐性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是____
(2)据此,能确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_,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是_____
(3)若要用F1个体最大概率的培育黄色品种的雌性蛙腿叶甲,应选择____杂交。若子代中不出现黄色个体,则说明选用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若子代中出现黄色个体,请写出该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只需要写出红黄色素性状的遗传图解)
2021-05-02更新 | 112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8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因转录产生的RNA与DNA模板链之间可形成稳定的杂合链,导致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从而形成一种三链杂合片段R-loop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RNA酶将R-loop结构中的RNA水解后,DNA又恢复双螺旋结构
B.R-loop结构可能对基因复制有抑制作用
C.R-loop结构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T、U-A、C-G、G-C
D.R-loop结构的存在,一定使基因结构更加稳定
6 . 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科研人员利用SNP对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抗盐基因进行定位。
(1)SNP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在不同DNA分子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存在大量SNP位点,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____
(2)研究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处理后的拟南芥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盐:不抗盐=1:3,据此判断抗盐为____性状。
(3)为进一步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记为m),可采用下面的杂交育种方案。
步骤一:抗盐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步骤二____
步骤三:____
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一步骤三。
(4)为确定抗盐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研究者用抗盐突变体m与另一野生型植株B杂交,用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见下图)进行基因定位。

①将m和B进行杂交,得到的F1,植株自交。将F1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得到F2抗盐植株。
②分别检测F2抗盐植株个体的SNPI和SNP2,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为____
SNP2检测结果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_____,则抗盐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且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
(5)研究者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抗盐基因在某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基因位置,选择该染色体上8个不同的SNP,得到与抗盐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如下表。据表判断,抗盐基因位于____SNP位置附近,作出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研究,请例举SNP在医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
7 . 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___________小鼠;杂交方法:__________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这种突变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__________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_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8 . 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M链,当M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N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启动时OH区和OL区首先结合的酶是DNA聚合酶
B.合成M链和N链时方向相反是因为起始区解旋方向不同
C.复制完成后M链中的嘌呤数与N链中的嘌呤数一定相同
D.线粒体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酶的化学成分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也有极少数由蛋白质和RNA共同构成的,存在于染色体端粒上的端粒酶在癌细胞中很活跃,从而赋予癌细胞复制的永生性,研究端粒酶的性质和成分显得很重要,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端粒酶的化学成分。
(1)实验思路:
甲组: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________________,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则端粒酶由蛋白质组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则端粒酶由RNA组成。
③若________________,则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10 . 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身体中形成半乳糖脂,是构成神经系统的重要原料,又和其它糖类一样,作为能量的来源。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不相符,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平均活性μM转换/小时/g细胞(37℃)
酶①酶②酶③
正常人(AABBCC)0.14.80.32
半乳糖血症患者0.09<0.020.35
患者的正常父亲0.052.50.17
患者的正常母亲0.062.40.33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_______,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______
2016-12-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重庆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