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9 道试题
1 . 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pr-1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变化的环境
2024-0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在肿瘤细胞中,许多抑癌基因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被关闭,CDK9的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MC18可以重新激活这些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药物MC18处理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启动子甲基化可导致抑癌基因不能转录
B.MC18可能干扰了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
C.MC18可能能去除启动子上的表观遗传标记
D.CDK9是打开抑癌基因的关键物质
2024-02-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雌性杂合玳瑁猫的毛皮上有黑色和黄色随机镶嵌的斑块,其中黄色(B)对黑色(b)为显性,Bb只在X染色体上。根据Lyon假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正常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细胞中这条X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机制的目的是使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近乎相等的表达水平
B.推测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XXX的雌猫中只有1个巴氏小体
C.雄性玳瑁猫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推测其他生物存在雄性X染色体基因高表达或者雌性两条X染色体基因均处于低表达的遗传机制
4 . 细胞分裂过程中SMC3蛋白在着丝粒区大量富集。研究者构建玉米SMC3基因突变体,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结果如图(A、B同时期,C、D同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中都可发生基因重组
B.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C图所处时期
C.推测SMC3蛋白可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
D.C图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
2023-07-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我国科学家将人类的生长激素(GH)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能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鲤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鲤鱼可以合成GH,说明转基因鲤鱼和人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GH基因在转基因鲤鱼和人细胞内的表达过程均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参与
C.GH基因在转基因鲤鱼和人细胞内转录时形成的碱基对种类不同
D.若替换转基因鲤鱼GH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则仍可能在其体内检测到GH
6 . 艾弗里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会释放自身的DNA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和R型活细菌表面的感受态因子结合后,双链被解开,其中一条链被R型细菌产生的酶降解,另一条链与R型细菌的部分同源区段配对,切除并替换相应的单链片段,形成杂合片段,使R型细菌转化形成S型细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B.R型菌向S型菌的转化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C.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DNA中,嘌呤碱基比例未发生改变
D.受受体菌状态等影响,只有少数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024-02-20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7 . p53蛋白对细胞分裂起监视作用。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
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
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2022-08-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高二生物竞赛试题
8 .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致病机理是FMR1基因中序列CGG的重复次数过多。已知CGG重复序列中的CG易发生甲基化修饰而导致基因不能表达。图1为某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的家系图,图2为各家庭成员FMR1基因的cDNA(在体外由mRNA经逆转录获得)片段的电泳结果图(泳道空表示任何位置均无产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I₂为杂合子,Ⅱ4与I1的基因型不同
B.FMR1致病基因的cDNA片段长度约为550bp
C.Ⅱ4的FMR1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D.Ⅱ4与人群中某一正常女性婚配后所生的男孩均不患病
2024-02-1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据图所做的推测,错误的是(       
A.基因型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4
B.乙图表示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
C.丙图中5号女孩患单基因遗传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的基因型相同
D.丁图所示生物的细胞中很可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该生物可能是单倍体
2022-08-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结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与结肠癌有关的原癌基因主要有C—SCR家族等,抑癌基因主要有ASC、DCC、p53等,且表观遗传和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结肠癌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可能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B.结肠癌的发生是单个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
C.基因ASC的甲基化可能会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D.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可治疗结肠癌
2023-07-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