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褐家鼠现有的四个亚种,都极不适应低氧环境,故海拔2500米以上就几乎没有褐家鼠分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亚种与物种不同,物种指的是_____。研究发现褐家鼠现有四个亚种而不是四个物种的根本原因是这四个亚种彼此之间无_____
(2)褐家鼠都极不适应低氧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群体中出现__________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3)若褐家鼠的毛黑色(N)对白色(n)为显性,有尾(R)对无尾(r)为显性,且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为甲、乙两品系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

①图甲所示的具体可遗传变异类型为_____
②若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取自甲品系的某雄性个体与取自乙品系的某雌性个体杂交后的F1随机交配,F2中出现白毛无尾的概率为_____
2022-12-2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生物试题(一)(康德卷)
2 . 肿瘤干细胞(CSCs)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所有突变基因种类的一类癌变细胞研究表明,CSCs来源于成体干细胞,形成过程一般需要漫长的时间,并且CSCs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杀伤肿瘤细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CSCs的DNA修复能力也非常强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SCs可通过免疫系统被清除,该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B.CSCs对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且DNA修复能力非常强可能导致无法通过化疗将其清除
C.CSCs可分化产生不同突变类型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成体干细胞可能在DNA不断复制中累积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的突变
2022·重庆·高考真题
3 . 改良水稻的株高和产量性状是实现袁隆平先生“禾下乘凉梦”的一种可能途径。研究人员克隆了可显著增高和增产的eui基因,并开展了相关探索。
步骤I:
步骤II:
(1)花药培养能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________。在步骤I的花药培养过程中,可产生单倍体愈伤组织,将其培养于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上,可促进产生二倍体愈伤组织。I中能用于制造人工种子的材料是________
(2)步骤II中,eui基因克隆于cDNA文库而不是基因组文库,原因是________;在构建重组Ti质粒时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为筛选含重组Ti质粒的菌株,需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获得的农杆菌菌株经鉴定后,应侵染I中的________,以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再生植株是否含有eui基因的鉴定方法是________,移栽后若发育为更高且丰产的稻株,则可望“禾下乘凉”。
2022-12-15更新 | 36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研究发现,β—羟基丁酸(BHB)是一种在高脂肪饮食或饥饿的情况下由肝脏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物质,BHB通过激活肠道细胞表面的Hcar2受体,从而刺激一种减缓生长的基因Hopx的表达,进而抑制直肠癌(CRC)的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有机物质β—羟基丁酸能抑制直肠癌细胞的生长
B.基因Hopx表达增加会减缓肠道细胞的生长
C.Hcar2受体缺失的个体,基因Hopx的表达产物增多
D.适当饥饿或高脂肪饮食能提高患CRC小鼠的存活率
2022-11-27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康德卷)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测试生物试题
5 . 雄蚕食桑少、产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但普通蚕(图1)难以通过外形判断其性别,故研究者制作了一套雌蚕和雄蚕的平衡致死系统(图2),利用二者互相交配或者与其他野生型蚕交配,最终实现只养雄蚕。图3表示某特殊蚕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1和l2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而言,是隐性基因
B.图2中雄蚕与野生雌蚕交配,后代雌蚕全部死亡
C.图2中雌雄蚕互相交配,其子代雄蚕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与图2中的雄蚕相同
D.如用图3中雌蚕替代图2中雌蚕,不能实现与图2中雌蚕相同的功能
6 . 已知酶Q是番茄合成色素的关键酶,缺少该酶的番茄花为白色,该酶的合成由隐性基因h控制(H对h为完全显性)。将HH与Hh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株正常花色的植株,其原因最不可能为(       
A.亲代中基因发生突变B.亲代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C.子代中存在染色体缺失D.子代发育过程中基因发生甲基化修饰
7 . 某野生型二倍体植株在自然状态下均开黄花,研究人员对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后,出现了一株开红花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体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记为X)中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G变成A。改变后相应区域的部分序列为CGCATC。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基因控制的是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X基因突变后,组成基因的核苷酸数量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仅考虑上述突变区域,能与X基因模板链进行分子杂交的DNA单链序列为___
(3)研究发现,X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比原来减少了5个,可能的原因是___
(4)将红花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混种,五年后调查发现,该植株种群中黄花植株为36%。甲同学据此计算出该种群X基因频率为0.6,乙同学不认可。乙同学不认可的主要理由是______
2022-11-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生物试题
8 . Menkes氏综合征又称Menkes氏稔毛综合征、毛发灰质营养不良等,某课题小组分析并画出了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该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___(填“显性”、“隐性”或“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其中7号个体与另一表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为了降低生出Menkes氏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医生常用__(至少答出两种)等产前诊断的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Menkes氏综合征。
(2)该课题小组研究发现,Menkes氏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原因是人体位于第22号染色体的ATP7A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其原本能够编码1200个氨基酸,该基因突变后只能编码400个氨基酸,导致身体无法吸收铜离子,引起机体发育和功能障碍,从翻译模板的角度分析,基因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整个翻译过程,当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后,与___结合进一步翻译成多肽链,再经过___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承担相应的生命活动。
2022-10-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野生型芦笋易感染茎枯病,用烷化剂EMS处理野生型芦笋愈伤组织获得了两个单基因抗茎枯病突变体M和N。研究发现突变体M和N的突变基因分别位于2号和7号染色体上,利用突变体M和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1:野生型和突变体M正反交→F1均表现为易感病:抗病=1:1
实验2:野生型和突变体N正反交→F1均表现为易感病:抗病=1:1
A.EMS处理诱发的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B.突变体M发生了基因的显性突变
C.突变体N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突变体M和N的杂交后代中抗病个体占3/4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约一万年以前,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下列育种问题。
(1)最古老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培养了许多优良品种。
(2)现有2个纯系猫品种:长毛立耳猫(BBEE),短毛折耳猫(bbee),想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试写出其培育步骤:
①选_______杂交,获得F1长毛立耳猫若干。
②F1_______,获得F2
③选F2中的长毛折耳_______
(3)人工诱变育种过程中一般不选用(填“动物”或“植物”或“微生物”),试分析原因:_______
2022-08-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周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