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遗传学技术在突变检出领域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与作用。
(1)Muller-5技术常用于果蝇X染色体上突变的检出,已知果蝇棒眼对圆眼为显性,红眼对杏色眼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皆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为利用Muller-5品系雌果蝇检测基因突变的过程图。不考虑交叉互换。

为检测出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突变,F1代需进行_____(填“自由交配”“自交”或“单对交配”)获得F2代。现有某纯合致死突变基因被检出,则在F2代中,最好选取性状为_____果蝇进一步研究该突变基因的作用。
(2)PCR扩增法可用于基因点突变的检出,其基本原理是,如果引物的3'端碱基与模板碱基不互补,则用耐热DNA聚合酶无法延伸。已知某变异果蝇品种在Badh2基因的EXON7区出现了一个8bp的碱基对缺失和三个位置的碱基替换(其他序列与野生型一致),为了检测该变异,现设计以下四条引物进行PCR(如图所示)。

除了题干中提到的引物、耐热DNA聚合酶和DNA模板外,PCR反应体系中还需添加_____。若在8bp缺失型的DNA样本中同时加入四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实验结束后应使用_____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且理论上可以得到_____种序列不同的DNA片段。
(3)在检出突变基因后,科学家往往利用基因工程的方式获得该基因对应的蛋白质并进行下一步研究。如图为构建重组质粒的流程示意图,在该过程中,应使用_____对质粒S进行酶切。将重组质粒通过转化导入亮氨酸合成缺陷细菌后,应使用_____(填“添加亮氨酸”或“不添加亮氨酸”)的选择培养基,同时挑取_____(填“有绿色荧光”或“没有绿色荧光”)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2 . 桃树的矮化与乔化是由Tt基因控制,常绿与落叶是由Gr/gr基因控制,果核的离核(核与果肉易分离)与粘核(核与果肉不易分离)由F/f基因控制。桃树开花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结的果实又让人们饱口福和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在冬天落叶。科研工作者尝试培育既能接优质桃果,又兼具绿化功能的乔化常绿离核和矮化常绿离核桃树,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开展了如下杂交实验(见表1)。
表1杂交组合及后代表型与比例

组合

后代表型及比例

1

乔化落叶×矮化常绿F1乔化常绿

2

组合1F1乔化常绿

乔化常绿:乔化落叶:矮化常绿:矮化落叶=9:3:3:1

3

常绿粘核×落叶离核F1常绿离核

4

组合3F1常绿离核

常绿离核:落叶离核:常绿粘核:落叶粘核=9:3:3:1

5

乔化常绿粘核×矮化落叶离核F1乔化常绿离核
据表1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杂交育种的原理是____,发生的时期是____
(2)如果控制离核与粘核的基因与控制桃树高矮的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组合5中F1自交后代表现型为矮化常绿离核个体占比为____
(3)与小麦、水稻杂交育种相比,科研工作者在果树育种中一般采取杂交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式,最可能采取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原因是____
(4)红果肉的桃因富含花色素苷等抗氧化成分(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肿瘤、防止心血管硬化等功效)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果肉花色素苷重要基因PpMYB10,1的启动子有两个变异位点。一个是位于ATG上游-554bp(碱基对)的位置483bp的缺失,另一个是位于ATG上游-1609bp的位置插入5243bp的转座子。单倍型的缺失为D1,正常为D2;单倍型的插入为T1;正常为T2。对应组合与果肉颜色对应关系见表2。
表2   PpMYB10.1的启动子与果肉颜色关系

D1D1、T1T1

深红色果肉

D1D2、T1T1

红色果肉

D1D2、T1T2

浅红色果肉

D2D2、T1T1

浅白色果肉

D2D2、T2T2

浅白色果肉

从以上信息得出可以通过缺失碱基对和插入转座子来实现育种,此方法中的缺失碱基对和插入碱基对属于生物变异中的____,深红色果肉品种可以遗传的原因是____
3 . 茶树在3000万年前曾发生全基因组重复事件(WGD),WGD 后的植株通过保留、丢失和修饰基因等途径,快速重建二倍体遗传。下图为我国科学家对现存茶树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的部分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
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
C.全基因组重复的最可能原因是茶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WGD的发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
4 . 60Co辐射可使部分花粉活力降低, 通过受精过程可诱导卵细胞发育成单倍体幼胚。科研人员利用此原理, 通过下图所示操作培养西葫芦优良品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雌花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B.经②得到的部分幼苗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与④获得的品种相同
C.④处理可在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③应挑选幼苗中叶片大、茎秆粗壮的个体即为单倍体
5 .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婴幼儿中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致。SMN1的致病性突变包括基因内某段长序列缺失以及微小突变两种类型。未发生长序列缺失的SMN1基因的拷贝数可通过PCR测定,而发生长序列缺失的SMN1基因不能通过PCR扩增得到。SMN1在人群中的拷贝数为0~4个,SMN1拷贝数为0个会导致SMA,基因型表示为“0+0”型;SMN1拷贝数只有1个为杂合缺失携带者,基因型表示为“1+0”型;两条5号染色体上各携带1个SMN1基因型为“1+1”型;2个SMN1位于同一条5号染色体上的杂合缺失携带者,基因型为“2+0”型;携带3~4个拷贝者基因型分别为“2+1”型和“2+2”型。微小突变(表示为1d)是指基因中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变化。与SMA有关的部分基因型中SMN1的种类、拷贝数及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MN1基因内某段长序列缺失所属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而微小突变所属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B.SMA患者的2条5号染色体上均没有正常的SMN1基因,而非SMA患者2条5号染色体上各含有1个正常的SMN1基因
C.若一个父母皆正常的SMA患者经检测为两条5号染色体SMN1基因某段长序列都发生了缺失,则其父母的基因型均为“1+0”型
D.若一对夫妇基因型分别为“2+0”型和“1+1d”型,则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为1/4
6 .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位置、长短臂比例等特征,借助显带技术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排序和编号,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情况来进行诊断的技术。进行核型分析时,一般会用到低渗溶液、秋水仙素、卡诺氏液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般选择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为研究对象
B.低渗溶液可使细胞吸水膨胀,便于制片时细胞破裂
C.秋水仙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属于酸性溶液,高浓度可抑制纺锤体形成
D.卡诺氏液能很好的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2024-04-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通过60CoGy辐射诱变水稻野生型中恢 8015(WT),从其后代中分离鉴定出一个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gamyb5,对其突变基因定位并研究其功能,为雄性不育株系进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如图)。

(1)以突变体gamyb5 为_____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 与野生型中恢 8015 杂交, 其 F₁植株花粉育性正常,F₁自交后代中突变体约占1/4,说明gamyb5 突变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且至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对野生型和突变体 gamyb5 中的 GAMYB 基因进行 PCR 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如图甲,gamyb5 突变体中的基因GAMYB 从第446个碱基起,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使翻译提前终止。因此,gamyb5突变性状的基因很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等位基因。
(3)已知基因UDT1、TDR 促进花药发育,在减数分裂早期大量表达。有研究报道表明,GAMYB基因影响基因UDT1 表达,从而促进 TDR 表达,调控花药发育,结合图乙中 gamyb5 与中恢8015野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关键基因表达量,分析其分子水平上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40000.患者因缺乏DNA 修复所需的某种蛋白质(由XPC基因编码),不能有效清除紫外线导致的DNA损伤,表现为曝光部分出现皮炎,皮肤过早老化以及皮肤癌高发等。图 1 甲为着色性干皮病的遗传系谱图。
   
(1)根据图甲可知,着色性干皮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若Ⅱ-6和Ⅱ-7再生了一个健康男性,则该男性与一个健康女性结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2)为研究患者 XPC 基因上发生的变异,研究者对其进行 PCR 扩增与测序。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引物、模板基因、4种脱氧核苷酸、缓冲液以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在常规PCR的每一轮扩增反应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顺序是__________(填图乙中的选项)。
(3)图2为图1甲中Ⅱ-6和Ⅱ-7和Ⅲ-9的 XPC 基因测序的结果(测序结果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是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单链进行测序的结果)。由此表明,Ⅱ-6和Ⅱ-7的基因型__________(填“相同”或 “不相同”),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性。在测序区段对应的蛋白质序列上,检测到患者的某个氨基酸从正常的酪氨酸(密码子:UAU、UAC)突变为对结构不利的半胱氨酸(密码子:UGU、UGC),则图2中显示的序列是__________(填 “模板链” 或   “非模板链”)。
   
9 . 一对祖先常染色体获得不同的性别决定基因后形成原始的X染色体(proto-X)和Y染色体(proto-Y):proto-X获得雌性繁殖基因F与雄性抑制基因m,proto-Y获得雄性繁殖基因M与雌性抑制基因SuF,这些区域发生重组的概率极低。proto-X与proto-Y还通过突变产生性别拮抗基因(SA),即对一种性别有益但对另一种性别有害(如图所示)。最终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现在的X与Y染色体,两者只剩下少部分同源序列(PAR)。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雌雄个体X染色体上SA基因的表达有差异
B.Y染色体上的缺失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基因突变和倒位不能
C.雄性个体四分体时期性染色体的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PAR区域
D.性别决定基因区域若发生重组会增加不孕的中性个体产生
10 . 科学家发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T 基因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若T基因转录的 mRNA 有一段序列为5'-CUGAC-3',则以此mRNA为模板合成的双链DNA上必有的序列为_______,合成该双链DNA时所用的酶有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玉米 Teo进化为栽培玉米B73的过程中, T 基因中部分 DNA 序列丢失使其突变为t,突变后基因编码的多肽链一级结构差异表现为_______。假设 T 基因突变为 t是玉米在进化过程中 DNA 复制偶然错误形成的, 复制错误最可能发生在玉米植株的器官是_______
(3)据图分析, 在栽培玉米B73 中转入基因T, 籽粒蛋白质含量将_______,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分析, 其原因是_______; 转基因玉米 OET自交后代部分植株籽粒蛋白质含量与B73 相比没有变化,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3-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考副科题型变化高三下学期3月抽样统测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