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的几种变异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⑤中,X射线处理不会导致图中其他变异类型的发生
B.图①、③、④所示变异类型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图⑤中,B基因可能发生碱基的缺失导致DNA上基因数目减少
D.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②所示变异可使产生的子细胞种类多样化
2024-01-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了酶A与酪氨酸酶的氨基酸数目存在差异时可能出现的4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可能出现的情况

酶A氨基酸的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

患者患白癜风面积比例/%

30

20

10

5

A.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
B.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
C.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改变
D.碱基改变对细胞内tRNA种类的影响:①增多,④减少,②③没有变化
3 . 白粉病是导致普通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长穗偃麦草某条染色体上携带抗白粉病基因,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下图是科研小组利用普通小麦和长穗偃麦草培育抗病新品种的育种方案,图中A、B、C、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后代①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杂交后代②A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时易丢失,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_____________。杂交后代②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介于______________之间。γ射线处理杂交后代③的花粉,使含抗虫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_____
(3)除图示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方法)培育抗虫新品种。
(4)抗虫普通小麦,经一代自交、筛选得到的抗虫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经过第二代自交并筛选获得的抗虫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
(5)图中“?”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与多代自交、筛选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势体现在_____
2024-01-0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如图所示为不同生物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成的单倍体
5 . 已知某种螃蟹的体色有深色、中间色、浅色三种,研究发现体色与部分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种类有关,如图所示。(注:蟹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Ts、Tz、Tq 位于某常染色体上,其显隐性关系是 Ts>Tz>Tq)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组复等位基因Ts、Tz和Tq 控制螃蟹的体色,复等位基因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的特点,这些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____定律。
(2)螃蟹不同体色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若将三种体色的螃蟹进行长时间地理隔离,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的方法是____
(3)通过对该种螃蟹的调查发现,在有螃蟹天敌的水体中中间色的螃蟹数量最多,从进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
(4)现已确认 B、b 基因不在 Y 染色体上,为了进一步确定 B、b 基因的位置,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一只中间色蟹与一只浅色蟹杂交,得到的 F1 中浅色蟹个体数量:中间色蟹个体数量=1:1,而且 F1 中雌性个体数量是雄性个体数量的两倍。那么 B、b 基因应该位于____(填“常染色体”或“X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
2023-12-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表观遗传修饰的基因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
B.S 型细菌的 DNA 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出现 S 型活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圆粒豌豆的 DNA 上插入一小段外来 DNA 序列,出现皱粒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镰状细胞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检测发现疾病
2023-12-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科研人员对蓝星睡莲(一种开两性花的被子植物,2n=28)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细胞中所有 RNA)进行了测序。通过分析 DNA 序列和植物化石,发现被子植物起源于 234~263 万年前。另外,在花瓣细胞中 NC11 基因高表达,其表达产物可催化一种吸引传粉者的芳香味物质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星睡莲基因组测序需要对 28 条染色体 DNA分子的碱基顺序进行检测
B.被子植物的起源研究依据了化石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C.为吸引传粉者,花瓣细胞中的 NC11 突变为高表达的基因
D.蓝星睡莲和其他基因库相近的植物种群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8 . 水稻育种有两次绿色革命,一次是高秆变矮秆,一次是常规稻变杂交稻。两次绿色革命,都使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倍体水稻同样具有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潜力,一旦成功,可以说是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绿色革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秆变矮秆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杂交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性状
C.多倍体水稻谷粒更大,茎秆也更加粗壮,营养含量更高
D.一般来说,通过杂交获得纯合四倍体品种比纯合二倍体品种所需时间更长
9 . 种子大小是作物重要的产量性状。研究者对野生型拟南芥(2n=10)进行诱变筛选到一株种子增大的突变体。通过遗传分析和测序,发现野生型DAI基因发生一个碱基G到A的替换,突变后的基因为隐性基因,据此推测突变体的表型与其有关,开展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拟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野生型DAI基因转入突变体植株,若突变体表型确由该突变造成,则转基因植株的种子大小应与_________植株的种子大小相近。
(2)用PCR反应扩增DAI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和_________进行切割,用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为确保插入的DAI基因可以正常表达,其上下游序列需具备_________
(3)转化后,T-DNA(其内部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换)可在基因组单一位点插入也可以同时插入多个位点。在插入片段均遵循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下,选出单一位点插入的植株,并进一步获得目的基因稳定遗传的植株(如图),用于后续验证突变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①农杆菌转化T0代植株并自交,将T1代种子播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够萌发并生长的阳性个体即表示其基因组中插入了_________
②T1代阳性植株自交所得的T2代种子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选择阳性率约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幼苗继续培养。
③将②中选出的T2代阳性植株_________(填“自交”、“与野生型杂交”或“与突变体杂交”)所得的T3代种子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阳性率达到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的幼苗即为目标转基因植株。为便于在后续研究中检测该突变,研究者利用PCR扩增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片段,再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X切割产物,通过核酸电泳即可进行突变检测,相关信息见下,在电泳图中将酶切结果对应位置的条带涂黑_________
       
10 . 澳大利亚科学家Michael Gabbett发现了一对“半同卵双胞”龙凤胎,他们来自母亲的基因完全一样,来自父亲的基因却只重合一部分。这次发现用事实告诉我们,“半同卵双胞”龙凤胎的基因相似度为89%。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图2细胞中包含3个原核,为1个雌原核和2个雄原核,一般情况下这种受精卵无法正常发育。但是,该受精卵在母体内恢复了分裂,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图3),并最终分裂成3个二倍体细胞(图4)。细胞A、B继续发育形成两个嵌合体胚胎,而细胞C发育失败。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两名婴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该异常胚胎的受精过程,此时卵子发育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图3细胞中细胞A、B、C染色体组都是由1个父系染色体组和1个母系染色体组组成
C.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的性别不一定相同
D.图3细胞显示该细胞在该异常情况下,可以从三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三极纺锤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