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57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材料: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某些DNA序列。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单链环状DNA.下图表示该噬菌体部分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图中的数字表示对应氨基酸的编号)
   
1.有关噬菌体φX174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于染色体上
B.存在着游离的磷酸基团
C.DNA分子的任意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D.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基因的特异性
2.据图可推断(  )
A.基因D、E和J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
B.基因D和基因E的重叠部分指导合成的氨基酸的种类相同
C.若基因D丢失第62位的ACG三个核苷酸,会引起基因J突变
D.基因的重叠性使核苷酸数目有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
3.信息可从噬菌体①X174的基因流向肽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产生mRNA短链
B.基因E翻译时需要mRNA、tRNA、rRNA的参与
C.基因J控制合成肽链的过程需要能量进行驱动
D.五碳糖与磷酸的数量相同保证了DNA分子信息的可靠性
2023-07-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2 . 等臂染色体通常是由于着丝粒错误分离而产生的异常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着丝粒纵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异常情况下,着丝粒横裂,使染色体的两个臂分开,从而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如图为某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X染色体着丝粒横裂再复制的示意图。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
B.由于着丝粒横裂,“等臂染色体”不含等位与非等位基因
C.减数分裂过程中,“等臂染色体”不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D.该细胞经分裂产生的所有子细胞均有一条X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1.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肝脏分解酒精的酶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
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D.酒驾检测时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成橙色
2.下列关于肝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表面某些粘连蛋白缺失B.常会出现巨核、双核等现象
C.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在体外培养时表现出接触抑制
3.线粒体在代谢中会产生H2O2、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大量活性氧会导致线粒体膜结构损伤,并产生更多活性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O2能被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
B.含氧自由基不会损害细胞中的DNA
C.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会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阻
D.大量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内质网负责将多肽链正确折叠和加工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一些外源性因素(如缺氧)会导致内质网腔内出现错误折叠蛋白和未折叠蛋白聚集等现象,称为内质网应激(ERS)。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可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加速错误蛋白降解,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可对肽链进行合成、折叠、加工等
B.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驻留内质网内不会影响内质网的正常功能
C.肿瘤细胞的转移与内质网中大量蛋白的错误折叠有关
D.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能提高其耐受缺氧环境的能力
5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第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对F2进行连续自交筛选;第二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含花药壁细胞和花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再筛选;第三种方法是提取高秆抗锈病品种的T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导入矮秆不抗锈病品种中筛选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了解以上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通常可从F2的表型及比例得到答案
B.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操作正确)可能得到少数染色体正常的高秆抗锈病植株
C.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要对花药消毒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秋水仙素
D.若成功导入矮秆不抗锈病植株中一个T基因,只能通过自交才能得到纯合ddTT品种
6 .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及实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分生组织的部位可以作为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两性生殖器官可以作为减数分裂实验的材料
C.用大蒜(2n=16)低温诱导多倍体时,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说明诱导成功
D.滴加台盼蓝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细胞膜时可以看到“暗-亮-暗”结构
2024-05-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考前模拟(一)生物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野生型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冠以“基因组卫士”称号。在临床上口服药物二甲双胍能促进患者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但不能促进脂肪合成,从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此外,它还可影响p53基因的表达以抑制某些癌症的发生。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53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
B.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治疗恶性肿瘤
C.p53蛋白可能通过激活某凋亡基因表达,启动细胞凋亡,阻止癌变
D.当细胞受电离辐射等作用导致DNA损伤(若p53基因正常)时,p53基因表达水平可能迅速下降
2.口服二甲双胍引起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腺将消化酶和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
B.胰岛素分子在体内代谢不能作为反应物
C.血糖浓度高时,副交感神经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相同,两者的化学本质也相似
8 .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科学家发现,当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分裂不受控制时,细胞会出现癌变。科学家通过对细胞及其代谢的相关研究,力图寻找对抗癌症的“秘钥”。
(1)为确定S期的时长,实验人员在处于分裂期后期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以氚(氢元素的同位素)标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作为R化合物的是(     
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胸腺嘧啶
(2)如表所列为不同细胞周期的各时期持续时间。计算并在表中填写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
(单位:h)

细胞

分裂间期

S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十二指肠细胞

13.5

3.9

1.8

______

成纤维细胞

19.3

4.0

0.7

______

肿瘤细胞

18.0

3.8

0.5

______

(3)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所给三种细胞中,细胞分裂期和细胞周期都是肿瘤细胞最短
B.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比例都少于分裂期
C.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的差异主要来自分裂间期的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是不同步的,相同种类细胞的分裂是同步的
(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染色体的形态和变化情况,从分裂间期到分裂结束,正确的变化顺序是:_____→⑤→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关于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B.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缺氧因子HIF(1和1)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缺氧会引发包括细胞周期改变、线粒体自噬在内的诸多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浓度ATP也会影响细胞周期(如图所示)。
   
(6)细胞缺氧会使细胞很多生理过程发生改变。细胞内消耗氧气的场所是______,该生理过程______(是/不是)三羧酸循环。
(7)线粒体有两层膜,上图所示细胞内与线粒体具有相似结构的还包括______(选填数字编号)。
①核膜   ②叶绿体   ③高尔基体
(8)据所学知识判断,上图中DNA为       的时期是含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
A.2NB.2N→4NC.4ND.4N→2N
(9)据上图推知抑癌因子p21作用于______期与______期之间。
(10)在上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期,所发生的变化包括      
A.DNA的复制B.染色单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纺锤丝出现和消失
E.出现细胞板F.中心体倍增
(11)抗癌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开发针对肿瘤细胞的血管生长抑制剂。据上图表述此类抑制剂抗癌作用的机理是______
SW最早是从植物灰苦马豆中分离获得,是一种具有抗癌功能的生物碱,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将等量的小鼠肝癌细胞悬液,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SW的等量培养液中培养24h,分析各浓度下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1;同时测定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的比例,结果如图2。
   
(12)据图和所学知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死亡的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C.SW浓度越高,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D.SW可能会诱导癌细胞中凋亡蛋白基因的表达
(13)为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你认为SW的给药浓度(不考虑其他情况)应为________ug·L-1,并分析SW在体内治疗肿瘤的可能机理和疗效___________
2023-06-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 SGO 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
下列关于 SGO 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SGO 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进入细胞核
B.SGO 蛋白功能的失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
C.SGO 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SGO 蛋白失活,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2023-06-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当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发疾病。人类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表现为身材矮小、颈短、短趾畸形等。研究发现,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GNAS1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引起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GNAS1基因和其所在染色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NAS1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一条染色体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GNAS1基因
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GNAS1基因即为等位基因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GNAS1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2.下列关于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染色体组型可以用于诊断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
C.夫妻双方皆为患者,孩子表型正常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相对于多基因遗传病,该病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较低
2024-04-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学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