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某些动物依靠嗅觉发现食物、识别领地和感受危险。动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嗅觉受体基因。据资料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38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414个假基因(无功能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有1037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354个假基因。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人类和小鼠嗅觉受体基因数目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发生进化分支后,人类出现大量的假基因,而小鼠的嗅觉受体基因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假基因是正常基因突变产生,为动物嗅觉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突变频率与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改变频率相同
C.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是群体中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差异的遗传基础
D.人类和小鼠嗅觉受体基因数目的差异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定向选择的结果
2 . 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
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D.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为AO、aO、AXR、aXR
2021-11-29更新 | 7351次组卷 | 38卷引用: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
3 . 研究表明,癌细胞溶酶体中的pH低于正常细胞。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若某区域的荧光强度较强,则该区域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C.由题意可知,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来定位癌细胞在体内的位置
D.荧光探针能靶向进入癌细胞的溶酶体,是因为其pH相对较低
4 .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2021-10-09更新 | 5637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03章 生物的变异(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2019必修2)
5 .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6 . 哺乳动物的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结合和携带O2的过程并不影响二价铁离子。若血红蛋白中Fe2+ 被氧化为Fe3+,则形成高铁血红蛋白,O2与其结合十分牢固,不易分离。若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引起血红蛋白结构改变,进而引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会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B.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
C.DNA的粗提取可选用鸡的红细胞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7 . 为探究某植物D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野生品系(DD)为材料,制备D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品系,并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无需考虑变异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合亲本类型萌发率
♀野生型×♂野生型46%
♀突变型×♂突变型12%
♀野生型×♂突变型45%
♀突变型×♂野生型14%
A.可用紫外线诱发D基因突变,改变其碱基序列
B.由甲乙可推知D基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功能
C.使丙的F1自交,后代高萌发率种子占3/4
D.丁中父本的D基因受到抑制而处于关闭状态
8 . 遗传病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的(目前尚未发现21号染色体四条的个体),是人类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为。现有一唐氏综合征患儿,其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N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患儿出现的原因是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
B.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育而流产死亡
C.若患儿与另一唐氏综合征患者婚配,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
D.若患儿的基因型为nnn,则是由于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为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基因策略:包括提高杀虫基因的表达量、向棉花中转入多种杀虫基因等。例如,早期种植的抗虫棉只转入了一种Bt毒蛋白基因,抗虫机制比较单一;现在经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Bt基同时转入棉花。
②田间策略:主要是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例如我国新疆棉区,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转基因棉花,为棉铃虫提供专门的庇护所: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多采用将转基因抗虫棉与高粱和玉米等其他棉铃虫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为棉铃虫提供天然的庇护所。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实施分区种植管理等。
1.关于上述基因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Bt基因的表达量,可降低抗虫棉种植区的棉铃虫种群密度
B.转入棉花植株的两种Bt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两种Bt基因插入同一个T-DNA并转入棉花植株,则两种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转入多种Bt基因能提高抗虫持久性,是因为棉铃虫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2.关于上述田间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非抗虫棉,可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
B.混作提高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C.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敏感棉铃虫在种群中维持一定比例
D.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速放缓
2021-09-16更新 | 3934次组卷 | 1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单元测试(B卷)
10 .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太空辐射可能会引起人类基因序列的改变,也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B.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前要进行“吸氧排氮”,有利于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指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航天器和航天服都具备生命保障系统,有利于宇航员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2023-01-16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