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98 道试题
1 . 牡丹是自花传粉植物,有多个优良品种,其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的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表1。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表型       紫色       红色       白色
现利用红色牡丹(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红色牡丹(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中牡丹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子代牡丹花色紫色:红色:白色=3:6:7,则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子代牡丹出现1株紫色牡丹花,其余花色都为红色和白色,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
C.若子代牡丹花色为红色:白色=1:1,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D.若子代牡丹花色为紫色:红色:白色=1:2:2,则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2024-06-1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育种工作者利用宽叶、不抗病(AAbb)和窄叶、抗病(aaBB)两个烟草品种,培育出了宽叶抗病(AABB)的新品种,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育种方法能排除显隐性干扰B.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
C.过程④可用秋水仙素处理D.该培育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
2024-06-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E、e控制,这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科研人员用甲、乙两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1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短刚毛和长刚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用纯合灰体长刚毛与纯合黑檀体短刚毛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重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请以上述实验中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确定灰体和黑檀体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4)纯合短刚毛果蝇与长刚毛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长刚毛果蝇,研究发现出现该长刚毛果蝇的原因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当两条染色体出现相同片段的缺失,就会在胚胎期死亡)。用该长刚毛果蝇与基因型为BB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则1F2成体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2024-06-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加快杜鹃花品种的改良,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外植体可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
C.图中②过程必须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D.射线处理后可选择有用的突变体培育成新品种
2024-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新城红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水稻(两性花,花多且小,自花受粉并结种子)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请结合下列两种有关水稻的育种方法回答问题。
Ⅰ.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
Ⅱ.水稻航天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将水稻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外太空的微重力、高辐射、高真空、弱磁场和太阳粒子等诱导种子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经选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1)杂交育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__,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大量生产杂种的制种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利用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的优点在于______
(2)杂交育种获得的第一代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能获得较高产量,但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_
(3)航天育种的育种原理主要是______或染色体变异;某批太空种子萌发后发现一株与原品种有明显性状差异的水稻,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判断该水稻变异株突变性状产生的原因是否为染色体变异,实验思路是______
(4)若太空种子与原品种种子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萌发长成的植株表型相同,经检测太空种子已发生基因突变,分析其表型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答出1点)
2024-06-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毕节市赫章县乌蒙山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和籼稻,研究发现,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粳稻的bZIP73基因一旦发生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功能改变
C.bZIP73蛋白质的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由染色体变异导致的
D.bZIP73基因的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2024-06-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毕节市赫章县乌蒙山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检测(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Y染色体上因某碱基丢失导致基因缺陷造成睾丸发育不全,该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
8 .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刊发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破解了高度复杂的野生玉米基因组,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突变基因Thp9,在减少氮肥施用条件下,可在不影响粒重的情况下增加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效保持玉米的生物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hp9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添,该变异显微镜下可见
B.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频率较高
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普遍性的特性
D.Thp9基因可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氮素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9 . 马铃薯是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二倍体马铃薯普遍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可以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导致无法使用种子种植马铃薯。二倍体马铃薯的自交不亲和是由核糖核酸酶基因(S-RNase)控制的,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马铃薯的S-RNase基因,获得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为马铃薯杂交育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体系。下图是科研人员用CRISPR/Cas9(主要由Cas9和向导RNA组成)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S-RNase基因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编辑不同基因的CRISPR/Cas9复合物中向导RNA碱基序列不同,因此首先要确定马铃薯S-RNase基因中的待编辑序列,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S-RNase基因,作为编码特定向导RNA的模板。扩增时需要根据__________设计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识别相关基因,若马铃薯S-RNase基因序列为5'-AGGA……ACCT-3',则设计的向导RNA中相应的序列应为____________;Cas9蛋白可催化______(填化学键名称)水解,剪切特定DNA片段。
(3)欲检测经上述基因编辑技术得到的植株是否已具有自交亲和性状,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发现,CRISRP/Cas9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脱靶效应,即基因编辑时,不仅对目标基因进行了修改,还对其他无关基因进行了不必要的编辑,造成非目标基因突变。造成“脱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10 . 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图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原理是______,从④到⑤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__
(2)过程②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细胞器)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最多含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倍体植株。
(4)人们培育“番茄—马铃薯”的目的是想获得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植株,从理论上这种设想是可以实现的,原因是______。但最后却未能如愿,其原因是基因的表达相互调控、相互影响。尽管如此,从整个过程来看,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______,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5)番茄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品种B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

生长素浓度(μmol/L)

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m1

n1

Ⅱ、诱导形成幼芽

m2

n2

Ⅱ、诱导生根

m3

n3

在Ⅰ、Ⅱ、Ⅲ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_____阶段。为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1>2.0),以0.5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μmol/L。
2024-06-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