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1 . 小香猪(2N=38)背部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表型包括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小香猪与白色雌猪杂交产生足够多的子一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子一代表现型有___种,这是___(填变异类型)的结果。
(2)下图是亲本雄性小香猪睾丸中某细胞的1条染色体:
   
①若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互换,且此时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则该细胞名称为___,其最终分裂形成的了细胞基因型是___
②若该细胞中1个A突变成了a,可能发生在___分裂过程之前,其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___种。
2 . 豌豆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分别用 A、a 表示),杂合子类型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位置如图甲所示,对其进行人工诱变处理得到图乙、丙所示的变异类型。研究发现类型乙植株中含不正常染色体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类型丙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活力相同,但受精卵中同时缺少 A 和 a 基因时不能存活。图丁为豌豆圆粒、皱粒形成的分子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回题:
   
(1)乙、丙所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分别为_____
(2)类型乙植株自交,理论上所得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约为_____;类型丙植株自交,理论上所得子代中圆粒植株约占______________
(3)若要判断类型乙植株自交后代中某圆粒植株是否为纯合子,最简捷的方法是让其_____,观察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_____,则说明该植株为纯合子。
(4)根据图丁可知,豌豆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图丁中 A 基因的改变使种子内的____________含量减少,导致种子成熟后大量失水,种子皱缩,该实例中 A 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___进而控制性状。
2023-10-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在对分布在四姑娘山南侧不同海拔高度的 358 种鸣禽进行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及其在不同海拔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所代表种群均为不同鸣禽物种)。在某段时间内,种群①中的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此外,研究者在山脚下发现部分植物产生有毒酚糖充当“矛”来防御昆虫侵害,多余酚糖植物会通过自身的 PM1 基因产物来降解。烟粉虱直接“盗用” 植物 PM1 基因变成自身基因,从而获得了对抗植物的“盾”。

(1)种群①~⑧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在②③④⑤四个种群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种群是_____
(2)由种群 X 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 7 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
(3)在图乙的 RT 时间段内,种群①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该时段种群①中 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
(4)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 PM1 基因变成自身基因,这一变异属于_____(填可遗传变异类型)。这一事实反映了烟粉虱与植物发生了_____进化。
2023-10-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改写世界水稻育种史,创造了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三个核基因纯合
品系的三系配套的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模式。
(1)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______,简化了育种环节,降低了工作量。
(2)水稻种群中存在着某对染色体的相应单体(2n-1)植株。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所形成的异常配子(n-1)与异性正常配子(n)结合。
(3)经研究发现,雄性不育由细胞质不育基因S和细胞核中隐性不育基因rf共同控制,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含有不育基因时才表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的基因型为S(rfrf),而细胞质或细胞核任一位置有可育基因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细胞质的可育基因为N,细胞核的可育基因为Rf,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的两个隔离种植区如下:
   
恢复系的基因型为______。育种一区的目的是________
(4)1973年,石明松先生发现了水稻农垦58的光敏核不育株,并育成了首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农垦58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作为不育系用于杂交水稻制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可育,是"两系法"杂交水稻最为典型的实例,开创了"二系"杂交水稻育种的新阶段,其过程如下:
   
请结合第(3)问及上图,请写出"二系"水稻育种法相对于"三系"水稻育种法的一个优点:_______
5 . 玉米(2n=20)为一年生作物,雌雄同株,在农作物育种及遗传学上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回答下列有关玉米育种的问题:
(1)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在农业生产时,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已知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能正常发育,第4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即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突变体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胚乳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即包括一整套父本染色体和两套相同的母本染色体组。见图1)。
①为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将亲本与子代的某基因进行扩增和电泳,结果如图2:


   
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
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由胚决定,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利用突变体S(紫粒、AARR)和普通玉米(白粒、aarr)为材料。若欲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籽粒和二倍体籽粒,进行杂交时应以________作父本,则F1单倍体籽粒的表型为________,二倍体籽粒胚乳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②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
③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2023-09-2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某动物的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图甲为其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的图像(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乙为其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曲线和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细胞可同时出现在____(填“睾丸”或“卵巢”)内,细胞B对应图乙中的____(填数字)区间,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
(2)图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填数字),图丙中AB段的形成原因是____
(3)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一条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导致其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如图丁所示的“染色体桥”结构,该结构形成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可在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若不发生变异,则细胞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填“均不变”或“一个增多、一个减少”)。
2023-09-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二0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迟发性脊椎骨骶发育不良(简称 SEDL)是一类软骨发育不良遗传病。为了阐明SEDL发病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对 SEDL的致病基因和相应正常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过程 进行了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RNA适合作DNA的信使的理由是RNA的分子结构与 DNA很相似, _________的排列顺序可以储存遗传信息。根据图信息, mRNA前体剪接加工时, 合成功能正常的Sed1in 蛋白必需存留的序列是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研究表明:与正常基因相比, 致病基因仅在I2区域发生了A//T一 C//G碱基对的替换, 而且 mRNA的起始密码子位于致病基因的成熟mRNA缺失序列内。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 致病基因I2区域的碱基变化导致SEDL遗传病的原因是:I2区域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 , 引起mRNA前体加工过程剪接方式的改变导致_______异常, 无法合成 Sed1in蛋白。
(3)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患者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 此 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个。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从上往下序列)。
   
8 .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首先把没有链霉素抗性的敏感菌种涂布到1号培养基上,待其长出菌落后影印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然后根据3号培养基上菌落的位置把2号培养基上相同位置的菌落转移到4号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图中只有3号和7号培养基含有链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影印法指用无菌绒布轻盖在已长好菌落的原培养基上,然后不转动任何角度,“复印”至新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1)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号培养基从功能上来看,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如果将4号培养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重复三次统计菌落数目分别为125、126、133个,则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与此方法相比,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结果应该___________(填“偏多”、“偏少”或“相等”)。
(3)3号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较1号和2号培养基少很多,能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能证明基因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环境因素诱导的结果,请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肠道干细胞(ISC)位于小肠绒毛之间内陷处的底部,能够不停增殖并分化成小肠上皮细胞、小肠内分泌细胞等,然后向肠腔方向迁移,最终在顶端衰老、凋亡。
(1)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肠道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例如小肠内分泌细胞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作用于胰腺。
(2)衰老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答两点)。
(3)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和肠中,每小时约有10亿个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4)如图是肠道干细胞增殖时受β-catenin、APC等蛋白调控的机制,APC蛋白受APC基因控制,研究发现某些相关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肠道肿瘤干细胞的发生,请分析回答:
      
由图可知,TCF基因属于________(填“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研究发现许多肠道肿瘤患者体内存在APC基因突变的肠道干细胞,请结合题意推测APC基因突变如何导致肠道肿瘤的发生?________________
10 . 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使用____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③要用到的方法有_________(物理法和化学法各举一例)。
(2)过程②紫外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过程④培养基中需添加___________、无机盐、蔗糖等物质才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其中蔗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点)。
(4)以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及杂种植株1~4 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扩增出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