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已知某种螃蟹的体色有深色、中间色、浅色三种,研究发现体色与部分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种类有关,如图所示。(注:蟹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Ts、Tz、Tq 位于某常染色体上,其显隐性关系是 Ts>Tz>Tq)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组复等位基因Ts、Tz和Tq 控制螃蟹的体色,复等位基因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的特点,这些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____定律。
(2)螃蟹不同体色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若将三种体色的螃蟹进行长时间地理隔离,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的方法是____
(3)通过对该种螃蟹的调查发现,在有螃蟹天敌的水体中中间色的螃蟹数量最多,从进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
(4)现已确认 B、b 基因不在 Y 染色体上,为了进一步确定 B、b 基因的位置,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一只中间色蟹与一只浅色蟹杂交,得到的 F1 中浅色蟹个体数量:中间色蟹个体数量=1:1,而且 F1 中雌性个体数量是雄性个体数量的两倍。那么 B、b 基因应该位于____(填“常染色体”或“X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
2023-12-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区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964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水稻某品种为雄性不育株,自此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基因 (R、r) 和细胞质基因(N、S) 共同决定的。
(1)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品种甲雄性不育原因的假说:细胞质N基因在线粒体中编码一种酶,其突变基因S表达产生的酶无活性,可导致雄蕊发育异常;而核基因 R 可产生相同的酶,保证雄蕊正常发育,而r基因无此功能。基因型为S(Rr)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__(填“雄性可育”或“雄性不育”)。写出品种甲的基因型__________
(3)品种甲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₁表现型为__________,F₁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三个基因E、F和P(E、F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 质粒连接,共同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同一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获得转基因植株(如图),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绿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E、F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
3 . 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是在植物一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_______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ABA 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随后科研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验证了上述推测。
(3)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35℃。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 ℃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据图推测:________________
(4)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存在调控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增强子是能使连锁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某增强子能改变靶基因双螺旋结构的张力,促进_______结合到DNA链上进行滑动,以催化_______(填原料)合成RNA。若删除增强子序列,则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会______
(2)miRNA不编码蛋白质,但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某种miRNA能与靶mRNA结合,二者通过______的方式结合,结合后会影响_____在mRNA上移动,导致翻译终止。
(3)靶基因发生miRNA调控时,靶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
(4)若某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并导致肽链中第59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
5 . 在养蚕实践中发现,雄蚕体形壮硕,产丝量比雌蚕高。现有两种方法可实现对雄蚕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科学家利用电离辐射诱变技术先产生A、B、C三种突变体。其中B、C突变体分别有位于Z染色体的非等位隐性致死基因“e”和“f” (两对基因均可单独致死),如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知,A突变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要确定电离辐射后得到的B、C个体Z染色体上是否被成功诱导出致死基因,可将其与野生型雌性个体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则说明实验成功。
②要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可用图中突变体B与_______杂交,获得含致死基因的_______性个体,然后再与_______杂交,子代中就存在平衡致死系雄蚕。
(2)家蚕卵(受精卵) 的颜色受10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 卵为杏黄色,A bb卵表现为黄褐色,aabb卵为黄色,A B 卵为黑色,现将纯合杏黄色卵家蚕与纯合黄褐色卵家蚕杂交获得F1
①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处理上述F1,获得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家蚕,再通过其他方法使有部分片段缺失的10号染色体转移到W染色体上,如图Ⅰ所示。在产生配子时两条正常染色体移向一极,则仅考虑图中染色体和基因,该突变体能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为_______
②若进一步选育后共形成了甲、乙、丙、丁四个品系家蚕,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如图Ⅱ所示。通过在四个品系中选择特定的杂交组合,可实现连续多代根据卵色筛选雄蚕进行生产,则杂交组合为_______

甲♀ZWA/aB
乙♀ZWA/Ab
丙 ♂ZZaB/aB
丁♂ZZAb/Ab
注:W表示10号染色体的A基因整合到了W染色体上。
2023-12-1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生物试题
6 . 人体内DU145细胞是一种癌细胞,该细胞中的XIAP基因能抑制凋亡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科研人员向DU145细胞导入某目的基因,其直接表达的shRNA经过运输、剪切等作用,与XIAP转录的mRNA发生结合而使XIAP基因沉默,过程如图所示。图中Dicer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RISC称为RNA诱导沉默复合体,①~⑨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⑨过程_______(填“A”或“B”)核糖体先与mRNA结合, 若该过程某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5'-GAA-3',则其识别的密码子序列为:5'-__________-3';若XIAP基因一条链上腺嘌呤有m个,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1/3,另一条互补链腺嘌呤为n个,则该基因中胞嘧啶为_______个。
(2)图中Dicer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_,RISC中单链RNA含有的碱基序列越多,则RISC作用的靶基因的种类越_______
(3)研究发现XIAP基因所在染色体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使染色体中蛋白质与DNA形成的结构变得松散,可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XIAP基因转录。已知X射线可破坏DNA结构从而用于癌症治疗,丁酸钠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若利用X射线照射治疗癌症时使用丁酸钠,则治疗效果会_______(填“增强” 或“减弱”),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7 . 玉米(2n= 20,染色体编号1-10)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已知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甲品系玉米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为探究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机制,第一步就是寻找到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玉米的几号染色体上。
(1)科研人员构建了纯合籽粒正常玉米的一整套单体体系,分别编号1-10的单体品系(例如:1品系为1号染色体缺失1条,2-10 号染色体数目正常)
实验方案:甲品系分别与1-10号单体品系杂交,统计果穗上籽粒玉米的类型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则该基因不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若____,则该基因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
(2)通过杂交实验,确定了该对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其上 A/a基因为疑似基因,为证实“A基因突变为a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科研人员克隆了 A基因片段,将A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多株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转入的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详),并利用转基因玉米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方案:多株转基因玉米植株自交,单株收获玉米籽粒,单独统计每株玉米果穗上籽粒类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每株玉米果穗上异常籽粒都大约占到1/4,说明A基因突变不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若____,说明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
(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 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使A基因功能丧失,该实例反映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____。此外,另对控制籽粒甜与非甜的 M/m基因也已经找到,用基因型为 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 P与基因型为MM 的甲品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 F2。用 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 DNA 进行 PCR 扩增,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如图所示。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2较少、类型3极少。请解释类型3数量极少的原因:____
2023-12-1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图甲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哺乳动物几个细胞分裂图像(部分染色体),其中②③④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细胞;图乙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测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不同的细胞数,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该细胞继续分裂,得到的子细胞基因型最可能为____
(2)已知图乙为加入某种药物前后的测量结果(⑤为用药前),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____,乙图的 b组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的比值为____。若用低温处理材料后(不使用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 DNA 相对含量可能是____
9 . 农业八字宪法指的是土、肥、水、种、密、保、工、管。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稻种,时至今日,“亩产千斤”“禾下乘凉”都已不是梦。水稻是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三系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和推广的一个巨大成就。三系杂交涉及细胞质基因N、S,以及核基因R、r,只有基因型为S(rr)的植株表现为花粉不育,其余基因型的植株的花粉均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一株基因型为S(rr)的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F1自交,后代花粉可育与花粉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目前培育杂交水稻常是经多年杂交选育得到的,为了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有研究表明:水稻叶片披垂度随叶片卷曲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一定程度的卷曲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已知水稻正常叶(A)对卷曲叶(a)为不完全显性,显性纯合子表现为正常叶,隐性纯合子表现为卷曲叶,杂合子表现为半卷曲叶。下图为某半卷曲叶水稻种子(Aa)经射线照射后出现半卷曲叶(Aaa)突变体的三种可能情况,为探究该突变体属于图中哪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各基因型配子及合子活力相同)

   

①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自交,收集种子并种下,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突变体①。
B.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突变体②。
C.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突变体③。
2023-12-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0 . 亨廷顿症(HD)的一种发病机制是HD基因直接编码亨廷顿蛋白(Htt蛋白)的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进而引起异常Htt蛋白积累部分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分析,亨廷顿病的成因是____________(变异类型)。
(2)与正常Htt蛋白相比,异常Htt蛋白中谷氨酰胺的含量增加(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由此可知HD基因表达时,图中_____________(填“a链”或“b链”)为模板链。该过程中,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上,反密码子的序列是5'—____________—3'
(3)当HD基因中直接编码Ht蛋白的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了28次重复,且其中多数重复的三个核苷酸都由CAG变成了CAA,请判断该HD基因控制合成的Htt蛋白是否正常,并说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治疗亨廷顿病,研究人员筛选出了某种连接物,能将细胞自噬关键蛋白与异常Ht蛋白特异性地“绑定”,从而诱导异常Htt蛋白通过细胞自噬过程在细胞内降解。据题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该过程需要溶酶体的参与
B.连接物应可以连接正常Htt蛋白
C.异常Htt蛋白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D.异常Htt蛋白含量降低可以有效缓解或治疗亨廷顿病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