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植株的花色有红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两种,受等位基因 R/r控制。为探究等位基因R/r是否在1号染色体上,研究小组选取了一株1号染色体三体的纯合红花植株,让该三体植株与正常的白花植株杂交,再让F1中三体植株与正常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得到 F2。(已知四体植株不致死)
(1)正常情况下,自花闭花授粉的二倍体植株的杂交步骤是____
(2)若F2中红花:白花=____,则等位基因 R/r 不位于 1 号染色体上。
(3)若F2中红花:白花=____,则等位基因R/r位于1号染色体上。
(4)若F1中三体植株进行自交,则 F2中三体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2024-04-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三)生物试题
2 . 通过60CoGy辐射诱变水稻野生型中恢 8015(WT),从其后代中分离鉴定出一个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gamyb5,对其突变基因定位并研究其功能,为雄性不育株系进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如图)。

(1)以突变体gamyb5 为_____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 与野生型中恢 8015 杂交, 其 F₁植株花粉育性正常,F₁自交后代中突变体约占1/4,说明gamyb5 突变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且至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对野生型和突变体 gamyb5 中的 GAMYB 基因进行 PCR 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如图甲,gamyb5 突变体中的基因GAMYB 从第446个碱基起,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使翻译提前终止。因此,gamyb5突变性状的基因很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等位基因。
(3)已知基因UDT1、TDR 促进花药发育,在减数分裂早期大量表达。有研究报道表明,GAMYB基因影响基因UDT1 表达,从而促进 TDR 表达,调控花药发育,结合图乙中 gamyb5 与中恢8015野生型隐性核雄性不育关键基因表达量,分析其分子水平上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40000.患者因缺乏DNA 修复所需的某种蛋白质(由XPC基因编码),不能有效清除紫外线导致的DNA损伤,表现为曝光部分出现皮炎,皮肤过早老化以及皮肤癌高发等。图 1 甲为着色性干皮病的遗传系谱图。
   
(1)根据图甲可知,着色性干皮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若Ⅱ-6和Ⅱ-7再生了一个健康男性,则该男性与一个健康女性结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2)为研究患者 XPC 基因上发生的变异,研究者对其进行 PCR 扩增与测序。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引物、模板基因、4种脱氧核苷酸、缓冲液以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在常规PCR的每一轮扩增反应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顺序是__________(填图乙中的选项)。
(3)图2为图1甲中Ⅱ-6和Ⅱ-7和Ⅲ-9的 XPC 基因测序的结果(测序结果中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是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单链进行测序的结果)。由此表明,Ⅱ-6和Ⅱ-7的基因型__________(填“相同”或 “不相同”),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性。在测序区段对应的蛋白质序列上,检测到患者的某个氨基酸从正常的酪氨酸(密码子:UAU、UAC)突变为对结构不利的半胱氨酸(密码子:UGU、UGC),则图2中显示的序列是__________(填 “模板链” 或   “非模板链”)。
   
4 . 科学家发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T 基因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若T基因转录的 mRNA 有一段序列为5'-CUGAC-3',则以此mRNA为模板合成的双链DNA上必有的序列为_______,合成该双链DNA时所用的酶有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玉米 Teo进化为栽培玉米B73的过程中, T 基因中部分 DNA 序列丢失使其突变为t,突变后基因编码的多肽链一级结构差异表现为_______。假设 T 基因突变为 t是玉米在进化过程中 DNA 复制偶然错误形成的, 复制错误最可能发生在玉米植株的器官是_______
(3)据图分析, 在栽培玉米B73 中转入基因T, 籽粒蛋白质含量将_______,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分析, 其原因是_______; 转基因玉米 OET自交后代部分植株籽粒蛋白质含量与B73 相比没有变化,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3-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考副科题型变化高三下学期3月抽样统测考试生物试题
5 .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致力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其中生物育种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育种中的植物突变育种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因素人为诱导植物遗传变异的方法,以获得优良品种或品系。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2N=40)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减产,通过诱变育种可以获得耐高温大豆,科研人员将基因型为dd的耐高温隐性突变体大豆甲与染色体缺失一个D基因的不耐高温的野生型(WT)大豆杂交得F1,已知不含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若将上述F1进行随机杂交,F2中耐高温大豆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广泛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是两性花,其染色体组成(AACC, A、C表示不同染色体组)是由白菜(AA,2n=20)与甘蓝(CC,2n=18)经种间杂交、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的。科研人员以萝卜(染色体组为RR,2n=18)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如图所示途径获得油菜新品种。

①甘蓝型油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亲代杂交时,需要对甘蓝型油菜进行___________、授粉等操作。F1植株ACR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F1_____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
②杂合植物BC1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BC2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可能在___________条之间,原因是____________
6 . 野生型虎毛色为黄色底黑条纹(黄虎),此外还有白虎、金虎和雪虎等毛色变异,科研人员对虎毛色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1)若白虎是由黄虎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突变是指____。科研人员在图1所示家系中选择子代____实验,若____,则确定白色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若某一个种群的白虎隐性突变基因都位于3号染色体上,另有一个种群的白虎未知但隐性突变基因相同(不在性染色体上),为探究两个种群中白虎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个种群的白虎杂交,再让F1雌雄虎随机交配。
①若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若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虎的毛发分为底色毛发和条纹毛发两种,毛发颜色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分泌的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决定。褐黑色素使毛发呈现黄色,真黑色素使毛发呈现黑色。几种虎的毛发颜色如图2。常染色体上S基因编码的S蛋白是某条褐黑色素和真黑色素合成途径的必要蛋白,E基因表达产物激活真黑色素的合成,是真黑色素合成的另一条途径。白虎和几乎纯黄的金虎的毛色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

测序发现,白虎的S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丧失。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白虎性状出现的原因是:底色毛发中E基因不能表达,____,条纹毛发中____
2024-03-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人类15号染色体上UBE3A基因参与控制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一般体细胞中,来自父本和母本的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都可以表达,但在神经细胞内,只有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得到表达,来自父本染色体上的该基因不表达。若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有缺陷,使得神经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或活性低可导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而患天使综合征(AS)。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神经细胞和一般体细胞中UBE3A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差异,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____性。
(2)据图甲分析在人神经细胞中,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无法表达的原因是____
(3)对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____。若某患者的亲本均表现正常,则其致病基因来自____(填“祖父”“祖母”“外祖父”或“外祖母”)。
(4)在受精卵及其早期分裂阶段,若某一同源染色体存在三条,细胞有一定概率会随机清除其中的一条,称为“三体自救”。某1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其中的UBE3A基因全部正常),若经“三体自救”发育成AS综合征患儿,则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来自____(填“父方”“母方”或“父方或母方”),丢失的一条15号染色体来自____(填“父方”“母方”或“父方或母方”)。
(5)研究发现有些AS综合征的患病机制是“一条15号染色体UBE3A基因所在片段发生缺失”,这样的两患者婚后所生孩子患AS综合征的概率为____(两条15号染色体均存在缺失片段会导致胚胎致死)。
2024-03-1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八中高三高考3月适应性月考卷(五)生物试题
8 . 野生草莓是二倍体植物,其浆果芳香多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但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易危害草莓,导致减产。培育脱毒和抗病毒的草莓品种是解决草莓产量下降的有效方法。利用草莓茎尖培养脱毒苗过程如图甲,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毒草莓苗过程如图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草莓脱毒苗培养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到生根培养的过程中,茎叶与根产生的时间段不同,其调控方法是调整培养基的______获得试管苗。
(2)图乙中A代表的是______,B代表的试剂是_______。 受体细胞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除图示方法外,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3)若在个体水平鉴定草莓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毒特性的方法是______,观察其生长状况。
2024-03-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云南省农科院运用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染色体消除法,培育出的云麦112,集耐寒、耐旱、抗倒伏、抗条锈病、抗白粉病、抗叶锈病于一体,可实现绿色生产。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染色体消除法产生小麦单倍体的育种过程如下。回答问题:

(1)自然条件下,小麦和玉米开花时间不同步无法杂交,通过人为操作让它们同步开花,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发育成不育的单倍体,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2)单倍体小麦是不育的,其原因是_________,该育种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为研究秋水仙素对小麦胚萌发和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单倍体胚培养7天后,科研人员将秋水仙素添加到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秋水仙素可促进染色体加倍,______胚的萌发。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秋水仙素促进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
2024-02-2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二)生物试题
10 . 水稻(2N=24)是自花传粉的植物,由于水稻花很小,要通过人工去雄获得大量的杂交种很难,袁隆平院士最初通过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原理解决了这个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序列,需对___条染色体进行基因测序。种植杂交水稻时,由于杂种优势,可以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但每年必须种植杂种一代才能保持高产,种植杂种二代不能保持高产的原因是___。为了保证大面积种植杂种一代的育种需要,选择的母本应是___
(2)某纯合品系水稻甲(AAbb)和乙(aaBB),二者杂交的后代会表现为部分不育现象,果穗的结实率低。另有一品系丙,丙与甲或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可育。研究发现,该植物的可育与部分不育性状由上述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b基因在个体中共存导致部分不育。品系丙的基因型为___。丙与甲杂交获得F1,F1与乙杂交获得F2,则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
(3)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相关基因用T、t表示。为探究T、t基因是否与上述育性相关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品系甲(AAbbTT)和纯合品系乙(aaBBtt)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当F2的性状及其比例为___时,说明T、t基因与育性相关基因独立遗传。在F1中出现了一株矮秆植株,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亲本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以现有的亲本及子代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方案探究其原因,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___
2024-02-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二)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