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77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表现出新的性状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BMI1基因具有维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能力。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系祖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B.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
C.该研究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
D.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
2022-07-14更新 | 471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新教材湖北生物高考真题(部分试题)
2023·湖南·高考真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为精细定位水稻4号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用纯合抗虫水稻与纯合易感水稻的杂交后代多次自交,得到一系列抗虫或易感水稻单株。对亲本及后代单株4号染色体上的多个不连续位点进行测序,部分结果按碱基位点顺序排列如下表。据表推测水稻同源染色体发生了随机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位点1…位点2…位点3…位点4…位点5…位点6…

测序结果

A/A

A/A

A/A

A/A

A/A

A/A

纯合抗虫

水稻亲本

G/G

G/G

G/G

G/G

G/G

G/G

纯合易感

水稻亲本

G/G

G/G

A/A

A/A

A/A

A/A

抗虫水稻1

A/G

A/G

A/G

A/G

A/G

G/G

抗虫水稻2

A/G

G/G

G/G

G/G

G/G

A/A

易感水稻1

A.抗虫水稻1的位点2-3之间发生过交换
B.易感水稻1的位点2-3及5-6之间发生过交换
C.抗虫基因可能与位点3、4、5有关
D.抗虫基因位于位点2-6之间
2023-06-21更新 | 228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高考湖南卷生物
4 .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2021-06-10更新 | 723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生物高考真题
5 . 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M),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从人组织中提取DNA,经酶切、电泳和DNA探针杂交得到条带图,再根据条带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果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A或a;如果呈现两条带,说明同时含有基因A和a。对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
(2)基因A、a位于_________(填“常”或“X”或“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成员8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已知控制白化病和M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7号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一个仅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他们生出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M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2020-10-15更新 | 805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题(新高考)
6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2019-06-10更新 | 12296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
7 . 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B.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
C.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
D.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021-06-11更新 | 656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湖南高考生物真题
8 .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B.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
C.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
D.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
2020-07-11更新 | 8502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
9 . 澳大利亚一对小姐弟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对半同卵双胞胎,发育成该对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图3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细胞的三个不同方向,从而分裂成A、B、C三个细胞,其中两个细胞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表示卵子的异常受精过程,此时卵子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B.该卵子与2个精子受精,表明透明带、卵细胞膜反应未能阻止多精入卵
C.若图4细胞A中父系染色体组仅1个,则细胞C含2个父系染色体组
D.这对小姐弟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干父亲的染色体可能不同
10 .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2018-06-09更新 | 1453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