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1 .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刊发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破解了高度复杂的野生玉米基因组,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变异基因Thp9,在减少氮肥施用条件下,可在不影响粒重的情况下增加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效保持玉米的生物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hp9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添引起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B.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使玉米逐步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适应性进化
C.Thp9基因可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氮素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D.基因突变为玉米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玉米进化的方向
2 . 雌性家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获得了甲、乙两只雌性突变体,均发生了Z染色体的片段缺失。利用Z染色体上不同区域对应引物进行PCR,部分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该实验中X射线用于提高突变率
B.甲与野生型杂交后代中雌性均为野生型
C.乙比甲缺失了更多的Z染色体片段
D.可利用该方法对相关基因进行定位
2024-05-1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3 . 番茄黄化曲叶病、烟草花叶病、枯萎病和晚疫病等病害严重制约了番茄产业的蓬勃发展。研究人员用2个番茄品系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西大樱红2号,兼备了对上述病害的抗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育种方法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应从F₂中开始选育新品种,因为F₂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C.若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快速获得纯合新品种
D.通过杂交选育得到的西大樱红2号为新物种
4 . 利用EMS诱变处理水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矮化突变体 d1-11。研究人员将其与籼稻Kasalath杂交,F1再自交得到了1161株F2,其中有287株表现为d1-11 突变体,其余株高正常,科学家预测突变体株高的变化可能与赤霉素有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结果分析d1-11 突变体为细胞核中某单基因隐性突变导致
B.若F2 中正常植株随机交配,后代出现突变体的概率为 1/9
C.若F2中正常植株进行自交,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 1/4
D.若突变体不能被外源赤霉素诱导而恢复正常,则突变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无关
5 . 临床上常对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得出染色体数量以及结构变异的重要信息,辅助医生产前诊断。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中期,便于进行染色体分析
B.实验中低渗处理的目的是使细胞吸水膨胀,使染色体分散便于观察
C.细胞培养过程中需适时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过多危害细胞生长
D.利用该技术能够检测镰状细胞贫血、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6 . 研究发现,NnMYB5基因的一个80kb的缺失变异体(PAV)与花瓣颜色变异相关。NnMYB5蛋白能够直接激活花色素转运基因过度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2(NnGST2),进而诱导花色素的积累。PAV导致NnMYB5蛋白异常不能激活NnGST2的合成,从而阻断了花色素的积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导致的花色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
B.材料说明基因可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调控花色素的NnMYB5基因仅存在于花瓣细胞中
D.突变后的NnMYB5基因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2024-03-1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第二次)理综生物试题
7 . 茶树在3000万年前曾发生全基因组重复事件(WGD),WGD 后的植株通过保留、丢失和修饰基因等途径,快速重建二倍体遗传。下图为我国科学家对现存茶树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的部分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
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
C.全基因组重复的最可能原因是茶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WGD的发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
8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原理、现象或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生物学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或结论

A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的来源同位素示踪显示O2中氧元素的来源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H2O
B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低温可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摘除公鸡睾丸,观察其鸡冠形状、啼鸣和求偶行为的变化减法原理探究睾丸对第二性征和性行为的影响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性行为
D将淀粉酶、蔗糖酶分别加入到淀粉溶液中,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淀粉酶组出现砖红色沉淀,蔗糖酶组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水解能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A.AB.BC.CD.D
9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是一种人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障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SCAs6患者(SCAs中一种亚型之一)的家系图,图2为该病致病CACNA基因和正常基因编码链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为钙离子通道蛋白。

   

(1)研究人员对家系中正常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CAG都为重复22次一种类型, 由此判断致病CACNA基因为位于_______(常/X/Y)染色体上的_______(显性/隐性)致病基因。
(2)根据图2判断SCAs6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3)致病CACNA基因所表达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异常,根据图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该蛋白质的       
A.氨基酸种类增加B.氨基酸种类减少
C.氨基酸数量增加D.氨基酸数量减少

图3表示SCAs6患者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4)图3所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称为_____ ,该方式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特性相关。
(5)下列关于图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兴奋时,轴突末梢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6)SCAs6患者运动障碍的原因是可能在神经冲动传导时     
A.体内缺钙B.钙离子内流减少
C.神经递质含量减少D.钠离子通道减少
10 . 草莓属植物倍性多样, 从二倍体到十倍体均有。 我们常吃的栽培草莓是智利草莓(八倍体)和弗州草莓(八倍体) 杂交而来。八倍体草莓的基因组中都有四种类型的染色体组。现已知八倍体草莓是二倍体草莓发生了杂交和染色体变异而来的。由于八倍体草莓的染色体发生了很多片段的缺失、交换等,这四种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来源于哪些二倍体祖先存在争议。研究人员将栽培草莓进行测序,将得到的序列与8种二倍体草莓进行比对。结果如表格所示。

二倍体草莓

1

2

3

4

5

6

7

8

匹配百分比(%)

6.3

4.6

7.4

28.9

29.9

8.6

5.8

5.4

注:匹配百分比表示栽培草莓与二倍体草莓基因组匹配的相同序列占所有测序片段长度的百分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栽培草莓、智利草莓和弗州草莓均是异源多倍体
B.与二倍体草莓相比,栽培草莓具有果实较大、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
C.八倍体草莓染色体上丢失的某些基因,可由基因组中功能相似的基因替代
D.栽培草莓与所有二倍体草莓均有相同序列,可推出这8种二倍体草莓都是其祖先
2024-01-3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