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小香猪(2N=38)背部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表型包括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小香猪与白色雌猪杂交产生足够多的子一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子一代表现型有___种,这是___(填变异类型)的结果。
(2)下图是亲本雄性小香猪睾丸中某细胞的1条染色体:
   
①若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互换,且此时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则该细胞名称为___,其最终分裂形成的了细胞基因型是___
②若该细胞中1个A突变成了a,可能发生在___分裂过程之前,其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___种。
2 . 某动物(2n=42)群体中有一种如图所示的变异情况,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若个体的细胞中含有一条这样的重接染色体,称为重接杂合子,同时含有两条则是重接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接杂合子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9个正常四分体,有可能产生正常配子
B.上述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
C.重接纯合子减数分裂时,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
D.重接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染色体正常的个体占1/2
3 . 罗汉果正常株为二倍体(2n=28),果实中的活性成分甜苷具有抗癌等重要药用价值,但占果实干重70%的种子几乎不含甜苷。科研人员为了获得无籽罗汉果,用某种化学试剂诱导正常株变为四倍体变异株,进行如下育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处理化学试剂浓度(%)处理株数处理时间成活率(%)变异率(%)
芽尖生长点0.0530株5天1001.28
0.186.424.3
0.274.218.2
A.无籽罗汉果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
B.该化学试剂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研究表明最适处理方法是选用浓度为0.05%的该试剂处理植株的芽尖
D.变异株与正常株杂交的后代通常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4 . 多聚谷氨酰胺结合蛋白1(PQBP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参与基因转录和mRNA的剪接过程。最新研究发现,存在于细胞质中的PQBP1负责mRNA向核糖体的转运,且PQBP1可与翻译延伸因子(促进多肽链延伸的蛋白质)结合,促进甲蛋白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多聚谷氨酰胺结合蛋白1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中不可能产生PQBP1
B.PQBP1会出现在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但不可能出现在线粒体中
C.翻译延伸因子可能是通过促进肽链中肽键的形成,进而促进甲蛋白的合成
D.甲蛋白合成过程中涉及的遗传信息流向有DNA→mRNA→翻译延伸因子→甲蛋白
5 . 通过测序发现,眼形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相比,常染色体上三个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GAA→GA→GG→C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变化多肽链比野生型果蝇长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不同相应蛋白质无变化
A.突变基因Ⅰ控制合成的肽链长度增加可能与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有关
B.果蝇在受精过程中,既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也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上述三种突变引起了基因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D.突变基因Ⅲ对应的结果一定是测序出现了问题
6 . 豌豆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分别用 A、a 表示),杂合子类型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位置如图甲所示,对其进行人工诱变处理得到图乙、丙所示的变异类型。研究发现类型乙植株中含不正常染色体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类型丙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活力相同,但受精卵中同时缺少 A 和 a 基因时不能存活。图丁为豌豆圆粒、皱粒形成的分子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回题:
   
(1)乙、丙所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分别为_____
(2)类型乙植株自交,理论上所得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约为_____;类型丙植株自交,理论上所得子代中圆粒植株约占______________
(3)若要判断类型乙植株自交后代中某圆粒植株是否为纯合子,最简捷的方法是让其_____,观察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_____,则说明该植株为纯合子。
(4)根据图丁可知,豌豆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图丁中 A 基因的改变使种子内的____________含量减少,导致种子成熟后大量失水,种子皱缩,该实例中 A 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___进而控制性状。
2023-10-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在对分布在四姑娘山南侧不同海拔高度的 358 种鸣禽进行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及其在不同海拔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所代表种群均为不同鸣禽物种)。在某段时间内,种群①中的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此外,研究者在山脚下发现部分植物产生有毒酚糖充当“矛”来防御昆虫侵害,多余酚糖植物会通过自身的 PM1 基因产物来降解。烟粉虱直接“盗用” 植物 PM1 基因变成自身基因,从而获得了对抗植物的“盾”。

(1)种群①~⑧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在②③④⑤四个种群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种群是_____
(2)由种群 X 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 7 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
(3)在图乙的 RT 时间段内,种群①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该时段种群①中 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
(4)烟粉虱直接“盗用”植物 PM1 基因变成自身基因,这一变异属于_____(填可遗传变异类型)。这一事实反映了烟粉虱与植物发生了_____进化。
2023-10-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B.可通过显微镜镜检确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通过基因检测诊断为完全正常的个体就不可能患遗传病
D.经低温诱导培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2023-10-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科学家发现,有些“单个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转座子”中不一定含有遗传信息B.“转座子”一定存在于DNA分子中
C.“转座子”也能控制生物的性状D.由“转座子”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0 . 将某雄性动物(2N=8,核DNA用15N充分标记)的细胞置于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取其中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④个不同的位置(箭头表示移动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阶段,这两条染色体中含15N的DNA单链可能共有2条
B.①→②阶段和③→④阶段可能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C.荧光点从③向④移动过程中,细胞发生了着丝粒分裂
D.该细胞经两次分裂后得到的每个子代细胞都只能看到一个荧光点
2023-10-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