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图甲为某二倍体生物的几种变异方式。图乙为八倍体小黑麦培育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5个空均填序号)图甲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__________,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是
__________,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__________,基因数量增加的是
__________,基因数量减少的是
__________
(2)21三体综合征的染色体组成与甲图中的
______(填序号)相同,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与一个正常人结婚,后代患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是
__________,可以通过
__________大大降低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3)异源多倍体是指不同生物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形成的多倍体。我国遗传学家鲍文奎经过30多年的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用普通小麦(六倍体)与黑麦(二倍体)杂交,成功培育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含有4个染色体组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0.8kb(800个碱基对)序列,研究表明,r基因编码的SBEI蛋白(淀粉分支酶I)比R基因编码的SBEI蛋白缺失了末端的61个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B.r基因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子
C.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皱缩
D.Rr产生一半量的具有催化活性的SBE1酶,因此不具有完全显性
3 . 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普通小麦体细胞中一般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量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3)现有两个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高秆抗病(TTRR)、品种②矮秆易感病(ttrr),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①、②培育品种⑥矮秆抗病纯种的相关育种方法,其中I~Ⅶ在代表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

(a)由品种①、②经过I、Ⅱ、Ⅲ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中经过Ⅱ过程产生的矮秆抗病中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b)获得④幼苗的方法通常是_____________,经VI过程可获得种单倍体幼苗,由品种①、②经过I、VI、VI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c)通过Ⅳ、V也可培育出品种⑥,其中过程Ⅳ常用X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较大。
4 . 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十大癌症之一。有研究表明P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细胞(HG2)和正常肝细胞中的P基因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为了探究药物A的治疗作用,他们用含不同浓度药物A的培养液培养HG2,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药物A对HG2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
处理时间/d对照组药物A浓度(μmol/L)
1510
14.25.87.86.0
23.38.915.411.2
36.319.230.425.6
46.515.419.517.3
54.412.115.313.5
注:表中数值越大,表示凋亡率越高。
A.由图可知P基因为一种抑癌基因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A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C.若要进一步研究药物A作用机理,应选择处理时间为3天的细胞进行检测
D.各组细胞P基因甲基化水平为:对照组<1μmol/L组<10μmol/L组<5μmol/L组
2023-11-1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二)生物试题
5 . 某同学在观察蚕豆(2n=12)根尖有丝分裂时拍摄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图A~E代表不同细胞。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始终没有核膜和核仁的是A、B、D所代表的时期
B.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为1:2:2的时期有A、B、D
C.C和E时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D.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4条,染色体组为4个
2023-1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高拔尖强基联盟高三十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6 .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构成为AABBCC的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别将自身两端粘连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两条染色体形成相互锁定的环状,环之间可通过交换(对等交换或者不对等交换)实现分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等交换后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及排列顺序通常保持不变
B.不对等交换产生的配子受精后,后代个体中可出现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
C.分离后两环上出现等位基因,则可能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D.分离后两环上出现等位基因,则可能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过交换
2023-11-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高拔尖强基联盟高三十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7 . 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出现新表型是因为减I前期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2023-11-03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高拔尖强基联盟高三十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图表示细胞核中发生的一些代谢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引物引导子链延伸,最终合成两个DNA分子,此过程中需严格遵循_______原则。
(2)图甲所示结构中某基因A在进行复制时出现了图乙所示情况,DNA复制过程中还可能因出现______,从而导致某一核基因会突变成其等位基因,这说明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
(3)图丙所示②链合成过程所需要的关键酶为______,经检测,图丙中的②链含3000个含氮碱基,以其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远少于1000个,尝试推测原因是_______
9 . 为研究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培养人肝癌细胞,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氧化二砷可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且浓度越高,促进效果越强
B.人体癌细胞凋亡对机体是有利的,其他细胞凋亡对机体是有害的
C.人肝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由图可知,可选择浓度为2.0 mg/L的三氧化二砷用于临床治疗肝癌
10 . 果蝇有翅(H)对无翅(h)为显性。在某实验室繁育的果蝇种群中,部分无翅果蝇胚胎被转入小鼠W基因后(不整合到基因组),会发育成有翅果蝇,随后被放回原种群。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W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功能可能不同B.H、W基因序列可能具有高度相似性
C.种群中H、h基因频率可能保持相对恒定D.转入W基因的果蝇可能决定该种群朝有翅方向进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