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酒精的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70%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混合液进行解离
C.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提取叶绿体中光合色素
D.切片法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用苏丹III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2 . 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由于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如下图所示,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过程②在细胞质的____内进行。
(2)分析图可知,正常基因A与突变基因a的本质区别是____
(3)由图可知,细胞表达这两种蛋白质的基本过程是:____(用文字加箭头表示)
(4)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异常β-珠蛋白比正常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要____。(填“大”或“小”)
(5)事实上,基因型aa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上述异常蛋白,这是因为细胞里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并发生了降解。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他们被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这种“mRNA监视系统”可以阻止mRNA____(填生理过程)产生一些具有潜在危害的蛋白质,从而保护自身机体。
3 . 全球气温升高会使水稻减产,通过诱变育种可以获得耐高温水稻,为研究其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通过诱变育种获得耐高温水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均表现为野生型,这说明耐高温为__________性状。
(2)有另一种耐高温隐性突变体乙,突变位点和甲的不同,其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控制突变体甲、乙的突变基因的位置关系,让突变体甲、乙杂交,得到的后代自交(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①若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②若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为确定突变体乙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①图1中若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请在答题卡上绘出F2中重组植株的3号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__(绘出1种类型即可)。将多株F2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
②对WT、突变体乙和重组植株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分子标记)之间。
4 . 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小鼠大脑中表达最为广泛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众多研究表明,若BDNF基因表达异常,则会导致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图1为BDNF基因表达及调控过程,图2为某一tRNA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过程以____为模板,需要____酶的催化。若mRNA以图中DNA片段整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测定发现mRNA中C占25%,G占21%,则DNA片段中T所占的比例为____
(2)图2中该tRNA上的氨基酸为____(密码子:UCG-丝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AGC--丝氨酸)。若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模板链上的碱基变化是____
(3)图1中miRNA-195基因调控BDNF基因表达的机理是:miRNA-195与BDNF基因甲过程形成的mRNA结合形成双链,使mRNA无法与____(细胞器)结合,从而抑制____(填名称)过程。乙过程A处为mRNA的____(填“5’端”或“3’端”)。
(4)请根据题意提出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思路:____
5 . 202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学者,以表彰他们为mRNA疫苗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下图1是mRNA疫苗的作用过程,图2是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疫苗合成抗原S蛋白的过程依赖了图2中e→a→b过程
B.辅助性T细胞识别MHCⅡ后使B细胞活化合成并分泌抗体
C.mRNA疫苗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发挥免疫作用
D.mRNA疫苗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引发基因突变
2023-11-2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研究机构经对实验室敏感伊蚊品系(L-S)持续施用杀虫剂,获得了一批抗药性伊蚊品系(L-R),将L-R系与L-S系进行正反交,发现后代杂合子也表现出高抗药性。经研究发现抗药性与伊蚊常染色体上杀虫剂靶向受体合成基因(VGSC)突变有关、且VGSC基因在L-S系幼虫表达量比成虫较低。以下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A.抗药性是VGSC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
B.L-S系伊蚊幼虫期比成虫期对杀虫剂更加敏感
C.杀虫剂决定了伊蚊种群往抗药方向进化
D.L-R系杀虫剂靶向受体较L-S系少
7 . 染色体工程也叫染色体操作,是按照人们的需求对生物的染色体进行操作,添加、削弱或替代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育种或创造人工新物种的目的。分析以下操作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成功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融合成为1条染色体,并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得到仅含1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SY14能够存活且表现出相应的生命特性,这项研究开启了人类“设计、再造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获得SY14运用的可遗传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SY14的染色体DNA上有_____________(填“16”或“多于16”)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2)二倍体大麦(♀)×二倍体球茎大麦(♂)杂交实验中,得到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时,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只具有大麦染色体的植株甲。植株甲的体细胞中最多含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与二倍体大麦植株相比,植株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和长穗偃麦草(2n=14)成功培育二体附加系的一种途径,其中W表示普通小麦的染色体,E表示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7E随机进入细胞一极。图中F1______________倍体;植株丁自交所得子代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8 . 果蝇是研究动物染色体遗传的良好材料。近年研究人员在研究果蝇细胞减数分裂中有一些新发现,如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相同放大倍数下的细胞模式图,部分染色体未标出)。

(1)图中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____________(填“卵细胞”或“精细胞”)的过程,②中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互换。
(2)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填“减数分裂I”或“减数分裂Ⅱ”)阶段。在“逆反”减数分裂中,若MI约1/4的细胞均有一条染色体出现了不均分的情况,那么异常配子占比______________(填“约1/4”或“不确定”)。
(3)已知控制果蝇灰身(B)和黑身(b)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可从中筛选出果蝇甲(如图所示)。果蝇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基因均正常表达。

“筛选1”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选出果蝇甲,“筛选2”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就能选出“含异常染色体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
9 . 生物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若人的生殖细胞发生变异则可能导致后代患某些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发生三个以上碱基对的替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由于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心
C.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该变异
D.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遗传病,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可能患遗传病
10 . 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会造成水稻谷粒不饱满,甚至使植株倒伏枯死。野生型水稻对纹枯病不具有抗性,研究人员发现P品系水稻对纹枯病具有抗性,并进行遗传机制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P品系和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子代F1自交得到F2。F2中抗病植株:非抗病植株=3:1,说明_______________(填“抗病”或“感病”)性状由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将F2中的抗病植株随机杂交,其子代抗病植株中可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
(2)为进行纹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已知野生型纯种水稻品系有多种不同的优良性状。

过程I有利于保留_____________(填“突变型”或“野生型”)水稻的优良性状,过程Ⅱ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___的比例,以便进行基因研究。以上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
(3)某高原地区的水稻对纹枯病不具有抗性,而P品系的水稻无法适应该地区的生态气候。为培育高原地区的抗纹枯病水稻品种,请提出一种合理的杂交实验的育种思路:_____________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