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相互易位指非同源染色体互相交换部分等长的染色体片段。下图为发生相互易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的联会现象。随着分裂的进行,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彼此分离后会两两随机移向两极,而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片段有重复可引起配子发育异常,从而导致不良遗传效应,若配子中染色体无重复片段,则子代表型正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十字形”联会现象只能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
B.该变异可能改变了染色体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但对基因的种类没有影响
C.若正常个体与发生“十字形”联会的个体生育子代,则子代中表型正常的占1/4
D.上述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来源之一
2 . 两性花植物中的雄性不育个体在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有颜色的种子又有利于筛选植株。研究人员用小麦(2=42)进行了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________,其应用优势为______________
(2)为通过种子颜色就能区分雄性不育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蓝色,控制种子为白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变异。
②在减数分裂时,带有R基因的染色体不能联会,则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正常的四分体___________个。
③已知带有R基因的染色体在减数第___________次分裂后期,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则产生含有22条染色体的配子,若该配子为雄配子,则不能与雌配子结合。科学家用此三体植株自交,所结的种子70%表现为白色雄性不育,其余种子表现为蓝色可育。该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22条染色体和含有21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_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2023-08-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卷(二)生物试题
3 . 某种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翅膀颜色受等位基因 A/a 控制,眼色受等位基因B/b控制,长口器和短口器受等位基因R/r控制,以上三对基因均不位于 W染色体上、下图为研究者进行的两个杂交实验及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蝴蝶翅膀颜色和眼色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题中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
(2)杂交组合一F2的紫翅绿眼短口器中纯合子占______,若让 F2中紫翅白眼短口器与黄翅绿眼短口器个体自由交配,则所得 F3中紫翅绿眼短口器占______
(3)杂交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不考虑性别)。
(4)在杂交组合二的 F1中出现了极少数的黄翅绿眼短口器雌性,镜检结果显示这些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推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为: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R移位了到 W染色体上、为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将该类黄翅绿眼短口器雌性与表型为______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______现象,则推测正确。
4 . 现有某表型正常的女性个体,其断裂的5号染色体片段与8号染色体连接,减数分裂过程中两对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的现象。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个体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图中染色体发生了异常联会,该个体产生的配子育性可能会降低
C.该女性很可能会产生有遗传病的后代,妊娠期间应尽早对胎儿进行染色体筛查
D.该女性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才导致了染色体变异
5 . 斑马鱼是一种体长4厘米左右的热带淡水鱼,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5对。斑马鱼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高度相似,被称为“水中小白鼠”,常用于科学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研究发现斑马鱼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体色形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纯合红色雌鱼与纯合白色雄鱼杂交得到F1,再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子代

表现型及比例

F1

紫色雌鱼∶红色雄鱼=1∶1

F2

红色∶紫色∶白色=3∶3∶2

   

(1)斑马鱼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等优点。控制斑马鱼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红色雄鱼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红色雄鱼有________种基因型,占F2的概率为________
(3)显微观察野生型斑马鱼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00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50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25条染色体。细胞中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Ⅱ.某斑马鱼种群中,体表条纹(E)对体表豹纹(e)为显性,体表条纹纯合斑马鱼与体表豹纹斑马鱼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体表豹纹斑马鱼。出现该体表豹纹斑马鱼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斑马鱼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4)实验步骤(该过程不再发生其他变异)及结果预测:用该体表豹纹斑马鱼与基因型为EE的斑马鱼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①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②如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6 .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配子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可遗传变异,故它们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后选育它的花药
2023-07-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安国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遗传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A基因可以突变成B基因或C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一定引起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8 .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蚕桑叶利用率高、蚕丝质量高,为了快速筛选出雄蚕,科研者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请分析回答:
   
(1)家蚕体色的黑与赤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实验一杂交可以判断____是显性性状,相关基因位于__染色体上,由此利用雌性黑蚕与赤色雄蚕杂交,选择体色为____色的家蚕继续饲养。
(2)根据体色选择雄蚕费时费力,为此研究者开展了实验二研究,先用4000R的Co60-γ射线处理亲本的雌性黑蚕蚕蛹,诱发突变,再进行杂交实验以筛选出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突变体。
①如果没有诱发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性状分离比为雌赤蚕:雄赤蚕:雌黑蚕:雄黑蚕=________;如果诱发相关致死突变,则F2代中观察不到______个体。利用该方法获得3个Z染色体上隐性致死突变体:突116、突117和突118(携带的致死基因分别用d1、d2、d3表示).
②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偶然得到一雌性个体(T31),其Z染色体正常,但W染色体上多了一段来自Z染色体的片段,让T31分别与突变体突116、突117和突118雄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组合

子代雌蚕总数/只

子代雄蚕总数/只

T31×突116

77

154

T31×突117

202

194

T31×突118

112

251

分析杂交结果可知,致死基因____的等位基因分布于易位片段。
③性致死基因d1和____一定是非等位基因,有研究者提出利用这两个致死基因构建“平衡致死系”家蚕,该品系的雄家蚕与正常的雌家蚕杂交,后代只有雄蚕存活,这样不用选择即可实现专养雄蚕的目的。
2023-07-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花斑位置效应是遗传学家Muller在果蝇诱变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控制果蝇红眼形成的基因A原本位于常染色质区域(浓缩程度低,基因表达活跃),用X射线照射发育早期的果蝇,部分细胞的基因A变换到同一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高度浓缩,基因表达受抑制,记为基因A'),使得果蝇呈现出红白嵌合的花斑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斑位置效应的形成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
B.基因位置改变可能会导致遗传信息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C.由于RNA聚合酶无法结合到异染色质区域,故基因的转录会受到影响
D.花斑眼果蝇的出现是因为同一细胞中基因A、A'同时表达的结果
2023-06-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果蝇(2N=8)的两条X染色体有时可融合成一条X染色体,称为并联X(记作“”),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现有一只含有并联X染色体的果蝇(Y)表现为雌性可育,让该果蝇与一只正常雄果蝇杂交,已知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及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若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并联X的形成,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果蝇的雌雄性别决定取决于有无Y染色体
C.该果蝇体内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1、2、3或4
D.子代雌果蝇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