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动物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细胞,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细胞处于图甲的BC段时期
B.图甲A点时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图甲B点以后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D.图乙细胞产生了染色体畸变
2020-07-1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发现家猪(2n=38)群体中有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图所示,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多头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导致的
B.易位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7条染色体
C.易位杂合于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D.易位杂合子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20-21高三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3 . 如图甲、乙是小麦(6n=42)的两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乙品系是由普通小麦甲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过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白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不能与原小麦中的任何染色体联会)。丙是某一突变种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
B.若甲、乙杂交,F1个体在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细胞中有20个正常的四分体
C.丙产生突变的原因不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而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D.丙突变的产生与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关,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2020-03-07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三上试卷高中生物114(第二批)
4 . 下图为5种果蝇相同基因的排列和染色体的模式图,物种B是最原始物种,其演化的顺序是B→D→E→A→C,图中○表示着丝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可能属于是同地的物种形成
B.由B形成D的过程,发生了倒位
C.物种A、B、C、E所含的基因种类完全相同,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E到A是abc易位到def的结果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5 .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合品系,甲、乙不抗矮黄病,丙抗矮黄病。图中I、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B位于I或Ⅱ染色体上,下图中没有标注),E为抗条斑病基因,上述性状均为完全显性。乙品系I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减数分裂中配对异常的染色体会随机分配,不影响子代的存活,不考虑基因突变)
A.甲和乙杂交所得的F1,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B.若丙I染色体片段缺失,其自交后代出现不抗矮黄病植株,则基因B位于I染色体上
C.乙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其F1的花粉经植物组培和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得到的F2都为纯合子
D.若甲与丙杂交,F1中的Ⅱ号三体与乙杂交,F2中抗矮黄病:不抗矮黄病=5:1,则基因B位于Ⅱ染色体上
2019-11-09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下试卷高中生物008
2024·浙江·高考真题
6 . 某精原细胞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倒位,如图甲。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倒位,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形成倒位环,此时经常伴随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如图乙。完成分裂后,若配子中出现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上增加某个相同片段,则不能存活,而出现倒位的配子能存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发生了①至③区段的倒位
B.图乙细胞中II和III发生交叉互换
C.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有片段缺失
D.该精原细胞共产生了3种类型的可育雄配子
2024-03-04更新 | 12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试题
7 . 某XY型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该生物精原细胞中的全部DNA分子双链均被15N标记,在l4N的环境中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若进行两次细胞质分裂后,被标记的子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或1/2
C.该细胞内含三个四分体,并能观察到染色体的片段交换现象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X、aBXA、AbY、bY
2023-11-23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8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含2套核遗传信息
B.该细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个或5个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BbC、Aac两种
9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
B.该细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个或5个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易位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BbC、Aac两种
2022·浙江·模拟预测
10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DNA分子数为8个
B.该细胞含32P的核DNA分子有4个或5个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易位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有3种
2022-12-20更新 | 346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预测卷(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