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关生殖隔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间一定不能相互交配
B.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骡因此不具有生殖隔离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D.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2023-01-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青霉素的突变个体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新物种的形成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023-01-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如图是对一块棉铃虫成灾的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b之前用杀虫剂甲处理,b之后用杀虫剂乙处理)的实验结果曲线图:

(1)从实验结果看,棉铃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了______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本身就存在着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类型,即抗药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棉铃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________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2)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棉铃虫密度变化过程中,棉铃虫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b年后换用杀虫剂乙效果与继续使用杀虫剂甲效果相同
C.使用杀虫剂后,药物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棉铃虫种群数量减少
D.使用杀虫剂后,棉铃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形成新物种
(3)据图分析,若要增强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对付棉铃虫,除使用杀虫剂外,还有更好的办法,请举一例_________
2023-01-07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逐渐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种群1、2出现不同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料
C.种群1、2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为适应环境而产生不同变异
D.种群1、2中的全部老年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亲代种群的基因库
2023-01-07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法正确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只是红细胞异常,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B.正常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果它们发生突变,细胞则可能癌变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新的基因,从而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6 . 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性花,自花传粉。小麦糯性对非糯性为隐性。我国科学家用两种非糯性麦培育稳定遗传的糯性小麦,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1)小麦与玉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因为它们之间存在________
(2)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________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
(3)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一般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六倍体小麦,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倍体胚培养7天后,科研人员将秋水仙素添加到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统计单倍体胚的萌发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结果如图。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可________胚的萌发;就染色体加倍而言,浓度为________mg·dL1的秋水仙素效果最好。

(6)在对植物b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__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
2022-04-08更新 | 5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二中高三线上测试生物试题
7 . 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不大,所以该植物种群并没有发生进化
B.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C.T2时刻,甲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75%
D.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
2020-03-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模拟(线上)生物试题
8 . 下表各选项中,符合“M-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       
选项MN
A花药离体培养植株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人体发生缩手反射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
D孟德尔假说“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A.AB.BC.CD.D
2020-03-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模拟(线上)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