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干旱时根合成的脱落酸(ABA)增加,运输到叶片等部位促进气孔关闭。农业上常采用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CRAI)技术,即在浇水时使某些区域保持干燥,而其他部分保持湿润,保证水分充分供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A运输到叶片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B.CRAI技术可调控根部产生适量的ABA
C.CRAI技术可减少灌溉用水,节约水资源
D.CRAI技术会造成农作物产量大幅降低
2 . 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探究重力对根向地性的影响机制。
(1)植物的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淀粉体,可以将重力信号转化为运输________的信号,造成该物质分布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2)以野生型和L基因缺失突变体为实验材料,检测幼苗横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的生长方向,结果如图1。据此推测,L蛋白与根的向地性有关,依据是________。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设计方案还应补充一组,实验材料为________,横置培养和处理时间等与前两组相同。
   
(3)植物向地生长过程中,重力会影响细胞近地侧膜上的物质M和L蛋白。为确定两者作用关系,研究人员检测拟南芥幼苗横置不同时间后,物质M与L蛋白的结合程度,结果如图2。同时用物质 M抑制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幼苗,测定根部淀粉体中活化的L蛋白含量,结果如图3。上述结果表明,随拟南芥幼苗横置时间延长,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幼苗横置培养后,不仅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L蛋白的分布也会随之改变。已知T蛋白定位于淀粉体表面,T蛋白可与活化的L蛋白结合。请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和教材所学内容,阐释植物横置后,根向地生长的原因________
3 .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碳汇是指森林和海洋等同化CO的能力。我国科学家提出在海水养殖区建造“BCP—MCP”地球生态工程, 以提高海洋碳汇。BCP是指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MCP是指利用微生物产生难分解的有机物所固定的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P—MCP”的建立有助于加快碳中和进程
B.与MCP相比,BCP 固定的碳不再参与物质循环
C.该生态工程遵循自生、循环、整体和协调等原理
D.参与BCP的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4 . 中华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杂木林或灌丛等隐蔽条件好的生境中。截止2019年,该物种数量下降约9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鳞片可入药体现间接价值
B.该物种数量下降使其基因多样性降低
C.划定其保护地属于就地保护
D.森林开垦可能会导致其栖息地碎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内共生起源学说(如图3所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能够支持这一假说的有力证据有很多,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图3作答。       

(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请问图3中乙所示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是不同的,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线粒体内部含有_____(填物质)和______(填结构),能够自主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在遗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
(3)根据上面的理论依据,真核细胞中同样可以用“内共生起源”学说解释其起源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随着进化,现在需氧型的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已不能像需氧型的原核细胞一样独立的完成有氧呼吸,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提出了下列两个观点:
观点1:细胞质基质只为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提供必要的场所
观点2:线粒体只能将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分解,而丙酮酸的产生依赖细胞质基质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探究哪一个观点正确。
实验试剂和用品:锥形瓶、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只含有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1)、只含有酵母菌线粒体的沉淀物(试剂2)、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试剂3)、质量分数5%的丙酮酸溶液(试剂4)、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

②每组装置中按下表添加相应的试剂,并向装置通气一段时间,观察三组装置中 3号瓶澄清石灰水的是否变浑浊。

锥形瓶

组别

1

2

3

A

10%的NaOH

10ml试剂1+10ml试剂2+10ml试剂3

澄清的石灰水

B

10%的NaOH


澄清的石灰水

C

10%的NaOH

10ml蒸馏水+10ml试剂2+10ml试剂4

澄清的石灰水

1号瓶中NaOHR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完表格中空白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观点1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观点2正确。
2023-12-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利用细菌靶向给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科研人员改造大肠杆菌,制造出能定点、可控表达治疗性抗体的工程菌。
(1)聚焦超声能使肿瘤部位的温度从37℃提升至42℃,可作为工程菌的“温度开关”。研究人员筛选出3种转录抑制蛋白,37℃时,转录抑制蛋白与诱导型启动子结合,抑制下游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转录;42℃时,转录抑制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不再与诱导型启动子结合。
①研究人员构建了图1所示表达载体,以筛选最佳感温元件。除图中所含元件外,表达载体还必须具有________等元件。

②检测导入不同转录抑制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和3所示。最终选择转录抑制蛋白C来构建工程菌,理由是________

(2)上述表达载体仅在42℃时表达,而肿瘤治疗需要长期进行。科研人员继续对表达载体进行如图4所示改造,整合酶可将P7序列进行一次翻转。请填写下表,预测表中培养条件下,改造后的工程菌菌落的颜色。

培养条件

菌落颜色

37℃培养

________

42℃培养

________

42℃处理1h后,37℃培养

________

(3)为得到可用于肿瘤治疗的工程菌,需进一步改造上述工程菌。请选择图5中 X、Y、Z三个位点中的一个作为治疗性抗体编码基因的插入位点________,并说明选择理由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7 . 大脑左、右两半球在短时记忆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我国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科研人员训练小鼠执行一个短时记忆任务,从而获得建立条件反射的小鼠(M鼠)。具体做法为:给予小鼠右侧胡须强刺激,刺激由________神经传至大脑皮层A区,1s(短时记忆阶段)后,小鼠通过舔右侧水嘴来报告胡须受到强刺激(如图1);反之,若给予右侧胡须弱刺激,则小鼠通过舔左侧水嘴进行报告。

(2)为探究A区的作用,分别抑制左半脑或右半脑的A区,观察M鼠舔水嘴的行为表现,得到图2所示结果。

据实验结果推测,抑制M鼠________侧半脑A区可导致舔舐水嘴错误率上升幅度更大,且该侧半脑与________引发的短时记忆相关。
(3)大脑左、右两半球分别接收来自小鼠对侧肢体的信息,控制对侧肢体的动作,M鼠右侧胡须的感觉信息会首先到达左侧半脑。科研人员认为M鼠舔右侧水嘴行为有两种可能机制:一是感觉信息输入的一侧半脑主导,二是支配对侧肢体的半脑主导。为此需进一步设计实验,实验组的方案为:
步骤1:用训练M鼠的方法,训练出N鼠。具体表现为:刺激右侧胡须,强刺激下舔左侧水嘴,弱刺激下舔右侧水嘴。
步骤2:________
步骤3:统计N鼠舔水嘴的正确率。
(4)支持上述机制二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8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6)题。
松材线虫的入侵
1982年,我国森林中松树发生大规模病害。科研人员从病死的松树上分离出松墨天牛等昆虫及引起木材变蓝的蓝变菌,然而将它们再次接种到健康松树却并未造成病害。检测刚发病的松树,最终发现木质部里的松材线虫堵塞了营养输送,造成松树大面积死亡。
松材线虫原产北美,是外来入侵物种。松树分泌的松脂以及防御物质能抵抗病虫害,北美地区松材线虫的危害并不严重。科研人员探究了线虫入侵,过程与结果见图1和图2。

中国松树质地偏硬,蓝变菌会让松树木质部变得松软,利于松材线虫寄生。刚羽化的松墨天牛会分泌信息素吸引松材线虫进入天牛气管,并导致气管变粗、气管壁弹性增加。松材线虫能准确识别寄主天牛不同发育时期的气味,从而快速定位到刚羽化的天牛。寄生在天牛气管中的松材线虫能释放信息素,上调天牛体内蜕皮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加速天牛羽化,缩短天牛从幼虫发育到成虫所需时间,进而提高松墨天牛数量。科研人员用松墨天牛分泌的信息素分别刺激北美线虫、中国线虫,并测定了三个不同的气味受体基因Srab、Srh和Srd的表达量以及线虫行为,发现中国线虫上述三个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北美线虫,且对信息素作出的反应更加迅速。此外,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寄生在松树中的线虫相比,松材线虫在进入松墨天牛体内前进行了蜕皮,表面几乎不携带细菌和真菌。
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之间协同进化,使得双方种群不断扩大。找到科学有效的控制松材线虫的方法,对保护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松材线虫和松树之间是寄生关系。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分泌的信息素作为一种________信息,在调节二者种间关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图中结果表明,与北美线虫相比,中国线虫繁殖能力更强,且在不同松树间转移时繁殖能力________,因此对松林的危害显著增强。
(3)进一步研究发现,有些松墨天牛在幼虫期被另一种昆虫寄生线虫寄生,这些天牛体内没有发现松材线虫。提出一种可能性解释:________
(4)要学会运用科学家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请选用下列部分或全部序号排序,展现本文中科学家的研究思路:________
①对比中国线虫与北美线虫的差异             ②确定松材线虫导致松树患病的原因
③通过接种方法寻找致病生物                    ④分析松材线虫成功入侵我国的原因
(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松材线虫在我国成功入侵的原因包括________
a.蓝变菌促进了松材线虫对松树的寄生
b.分布在松树木质部,堵塞松树的营养输送
c.促进天牛羽化,提升天牛数量,进而促进线虫传播
d.蜕皮后再进入天牛体内,使其免于被天牛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
e.促进天牛气管变粗和气管壁弹性增强,从而承载更多线虫
(6)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请提出两项防治松材线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9 . 水稻中,适当的叶宽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产量。
(1)研究人员在野生型(正常叶)水稻中发现了一株宽叶突变体M,并进行了图1所示杂交实验。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宽叶为________性性状。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M中3号染色体上A基因发生突变,使转录出的mRNA上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转变为________,导致所编码的肽链变短,蛋白质功能丧失。
(2)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正常叶水稻中的另一个基因B,获得窄叶隐性纯合突变体N。让突变体M与N杂交所得F1自交,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若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B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其他染色体上。
(3)深入研究表明基因B的表达产物直接影响叶片宽窄,而基因A编码的蛋白质抑制基因B的转录,据此推测基因A、B双突变体的叶片宽窄应与突变体________(填“M”或“N”)最接近,理由是________。然而实际情况是双突变体的叶宽与正常叶水稻无明显差异,请对此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10 . 正常情况下,植物根系形成层中的干细胞(S细胞)向外侧分裂形成韧皮部细胞,向内侧分裂形成木质部细胞。为探究植物激素在该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赤霉素(GA)和生长素等激素作为________分子,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根系发育的作用。
(2)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赤霉素合成缺陷型拟南芥进行图1所示实验。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②依据结果推测,赤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S细胞的分化方向受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生长素的分布,得到图2所示结果。

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赤霉素可上调生长素转运蛋白(PIN1)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变生长素的分布。请选填下列字母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完成验证上述结论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材料:a.野生型       b.生长素合成缺陷型       c.PIN1缺陷型       d.GA合成缺陷型
实验处理:e.清水       f.GA溶液       g.生长素溶液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检测指标

对照组

___

___

PIN1的表达水平、生长素的分布情况

实验组1

___

___

实验组2

___

___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