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激素调节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科学研究表明,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含氮激素主要与膜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主要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发挥调节作用。图示为含氮激素(第一信使)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MP可能会对第一信使传递的信号产生放大作用
B.图中“其他”可能包括基因的表达
C.微量元素Mg摄入不足,会影响信息传递过程
D.性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示过程不同
2 . 小鼠胃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Ghrelin 可与下丘脑的 GHSR-la受体结合,形成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进而通过调节摄食行为和糖脂代谢引起血糖升高。当小鼠血糖升高时,Ghrelin合成减少,会限制血糖进一步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HSR-1a受体所在的细胞为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感受器的一部分
B.进食后,通过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调节,血清中 Ghrelin 含量开始增加
C.在食物刺激下,兴奋传导至下丘脑经垂体促进胰岛素的产生,限制血糖进一步上升
D.通过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调节,使生长激素和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3 . 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B.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C.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①⑤⑥分泌减少
4 . 一般情况下,病毒侵染机体后,机体吞噬细胞会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EP),致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甲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垂体,垂体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B.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减少散热
D.体温下降期,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的功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瘦素是动物体内参与调节能量代谢和食物摄入的一种激素。有研究表明蛋白酶P会影响瘦素的作用。分别用高脂及正常饮食饲喂实验小鼠一段时间后,发现高脂饮食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表达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瘦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在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B.A、B组结果比较可推测蛋白酶P能减少瘦素受体含量
C.与C组相比,A组小鼠在控制自变量上采用的是“减法原理”
D.针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患者可以开发抑制蛋白酶P基因表达的药物
6 . 生长激素能够促进骨、肌肉的生长,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使蛋白质合成增加,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作用显著。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可因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而患侏儒症;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生长过度、身材异常高大而患巨人症。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过程如图所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长激素与生长素分别能促进细胞增殖和伸长,请从生物体中这两种激素产生部位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2)对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遗传性生长激素生成缺陷所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可通过血清来测定,理由是____________;某患者的下丘脑正常,但体内缺乏生长激素,试结合图分析其可能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答出1点)。
(3)早在1956年,波兰科学家克鲁利池就认为下丘脑除了有兴奋性的释放因子(正性调控作用),还有抑制性的释放因子(负性调控作用),推测这种正负调控作用调节生长激素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4)随后,科研人员将下丘脑提取液注射于动物体内,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生长激素的释放量,与空白对照组(将生理盐水注射于动物体内)相比,若结果是____________,可初步证明下丘脑提取液中存在负调控因子,后证实该物质为生长抑素,请你用文字和箭头等符号,在图中补充完整生长抑素调节机制___________
7 . 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其分泌过程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褪黑素在调节睡眠质量,生殖系统的发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褪黑素调节生殖系统发育的作用机制。

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信息刺激视网膜通过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交感神经系统传输到松果体影响褪黑素分泌进而对人体的睡眠进行调控,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松果体萎缩的中老年人每日仅需补充0.1-5mg褪黑素就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这说明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研究发现,儿童夜间开灯睡觉或夜间长时间受到过强光照刺激(如电视、手机屏幕灯光等)可能导致出现性早熟的现象。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欲探究光照条件改变对性早熟的影响,以刚出生2日龄雄性金黄地鼠为材料,分别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至28日龄(青春期前),并测量如下指标。(表中“lux”表示光照强度单位)

组别

正常组(12h,501ux)

弱光组(16b,50lux)

强光组(16h,3501ux)

强光组(206,3501ux)

血清睾酮(雄性激素,ng/ml)

0.79

1.01

1.14

1.19

睾丸湿重(g)

0.54

0.58

0.62

0.72

睾丸器官指数(×10-4

93.6

102.2

106.1

117.4

注:睾丸器官指数=睾丸湿重/体重
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研究小组提出可以考虑通过注射外源性褪黑素来达到治疗性早熟的目的,以上述正常组和20h强光组处理至28日龄的雄性金黄地鼠为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将以下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将20h强光组28日龄的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将数量相等的正常组28日龄的雄性金黄地鼠编号为C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温情提示。事实上,很多交通法规制定的背后都依据了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特点。下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神经、激素调节靶细胞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信息可看出: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分布的具体位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代表性激素。
(2)若机体处于寒冷刺激时,作用到A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模型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和记录。
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_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在这过程中,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请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将“组别”栏补充完整,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4周后(mmol/L)

10

18.62

10.12

10

3.85

3.94

10

19.46

19.00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29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产生饱腹信号,抑制食欲。蛋白酶P会影响瘦素的作用,实验发现高脂饮食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科研人员用不同饮食饲喂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了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细胞的细胞内液、下丘脑细胞的细胞内液和血浆都能够检测到瘦素存在
B.瘦素可引起下丘脑神经细胞膜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高脂饮食情况下,蛋白酶P作用于瘦素减弱了瘦素的作用,导致持续饮食
D.针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可通过抑制蛋白酶P基因的表达来治疗
2022-10-25更新 | 62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小鼠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通过与大脑皮层SCTR特异性结合刺激小鼠产生饱腹感
B.推测小鼠进食后,BAT中促胰液素受体(SCTR基因)表达增强
C.若给食源性肥胖小鼠注射人促胰液素可能会提高其能量的消耗
D.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促进胰液分泌的多肽类物质
2022-10-21更新 | 82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