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血压及其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人和动物渴觉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的高渗性口渴;血容量减少引起的容量性口渴,容量性口渴与血压有关。动脉血压升高时,人体的压力感受器调控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B.血容量减少引起的兴奋会传至下丘脑,并在此产生渴觉
C.图中动脉血压调节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
D.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的
2024-02-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调节机制。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脑干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该反射过程如图(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神经是交感神经,B神经是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
B.心血管运动中枢对血压的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C.血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
D.血压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通过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为快速调节机制
2024-01-2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研究发现,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异常活跃等都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调节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测量血压时,少数人看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就出现情绪紧张、血压升高等症状,俗称“白大褂高血压”。此时_________神经活动占优势,神经细胞释放__________引起血管收缩,该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
(2)医生初步诊断某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为RAAS异常活跃,为进一步确诊,进行血液检测。检测报告显示_________,可确诊病因为RAAS异常活跃。
(3)马来酸依那普利是一类降压药物,降压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若想采用高血压模型鼠验证马来酸依那普利降压机制,你的研究思路是_________。预期结果与结论:若_________则该降压机制得以证实。
4 . 下图为人在失血后血压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方式是____。与过程B相比,过程A具有____等调节特点。
(2)不同类型的血管紧张素经____运输到全身,但仅作用于靶细胞,是由于相应的受体只分布在靶细胞中,其根本原因是____
(3)临床上,医生诊断高血压病人的病因时,通常需要B超检查肾上腺皮质是否增生,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增生会导致____,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主动重吸收Na+,使血浆渗透压____,引起血量增加。
(4)若某人在车祸中受伤失血的同时下丘脑也受损,则血量恢复正常会更难,原因是____
(5)如图2所示,动脉血进入单层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后血压将会____,你的理由是____,主要意义是____
2024-01-0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迎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某人剧烈运动后一些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①~④分别代表不同的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释放①ADH增多,能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B.④是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类似,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
C.体温升高时,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会通过增加散热等方式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D.延髓中有心血管中枢,当血压升高时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使血压降低
6 . 噻嗪类降压药一方面通过抑制Na+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减少起到降血压作用;另一方面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血压。但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释放和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类药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该类药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该类药对血压的影响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相同D.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发低血糖等症状
7 . 高血压是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症群,以体循环血压的异常升高且超过140/90mmHg 为主要临床特征。血管紧张素Ⅱ能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起到升血压的作用。过强的炎症反应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特征,抑制炎症反应可改善高血压。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2(IL-22)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某团队研究了IL-22对小鼠血压的影响。
实验材料:适龄、血压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45只,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血管紧张素Ⅱ溶液和抗IL-22抗体溶液,生理盐水,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特定的细胞)等。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过程

实验动物选择和处理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抗IL—22抗体组。①________组小鼠通过微型渗透泵植入的方法持续微量输入血管紧张素Ⅱ,对照组小鼠用同样的方法输入②________。另外,抗IL—22抗体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抗IL—22抗体。
血压监测分别注射前1天,注射后第1、7、14、21、28天利用小动物无创血压仪检测小鼠的血压变化,为降低误差,需③__________。
血清学检测实验28天后采集外周血,离心后收集血清,检测④________和其他促炎因子的含量。
巨噬细胞含量检测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含量。

(1)上表是实验的一些步骤,请根据题意完成表格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图1是各组小鼠血压检测的结果,注射前各组小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注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____,与模型组相比,抗IL-22抗体组____,分析IL-22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____

(3)既往研究表明,抗IL-22抗体可影响巨噬细胞的分化,且M1和M2可相互转化。图2、图3分别是各组小鼠血清中两种促炎因子的含量和两种巨噬细胞的含量,分析可知,________型巨噬细胞是IL-6和TNF-a等促炎因子的主要来源,抗IL-22抗体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________
8 . 剧烈运动时心跳过快,血压升高,下图为相关动脉压力反射示意图。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最终对动脉血压进行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血压升高时,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
C.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引起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等
D.剧烈运动时,Na+大量丢失,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
2023-01-14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2022年中国女篮获得世界杯亚军,运动员们在场上的表现与内环境稳态密切相关。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有物体向你飞来时,你会不受控制的眨眼并躲避,但球场上的运动员却会一直紧盯篮球并积极拼抢。这说明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_____调节下,变得有条不紊与精准。
(2)比赛过程中,场上运动员非常兴奋,此时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调节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这对机体来说有何意义?_____
(3)在球场上运动员虽然补充了大量水分,但尿量与平时相比却有所减少。试从渗透压调节的角度阐述其调节过程:_____
(4)在热烈的气氛感染下,运动员和观众血压往往剧烈上升,但血压过高对人体健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辅助剂N不能直接降低血压但能加强药物M的降压效果。为验证这一结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处理方式高血压模型鼠+生理盐水高血压模型鼠+生理盐水+辅助剂N高血压模型鼠+生理盐水+①______②_____+生理盐水+③_____
检测结果注射试剂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压并比较血压高低
预测结果:甲_____丁(在横线上补充“乙”“丙”,并用“=”“<”“>”表示血压高低关系)
10 . 肾素(Renin)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是肾小球旁器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分泌量受肾小动脉压及原尿中的钠量等因素影响。肾素作用于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血管紧张素,促进血压上升。下图是机体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和血量的调节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肾素____(填“属于”“不属于”)激素,肾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
(2)当血压降低时,肾素通过血管紧张素使血管收缩,同时_____分泌的醛固酮_____,促进_____,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血容量增加。
(3)醛固酮分泌异常会引起高血压,依普利酮是一种降压效果显著的药物。已知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能与醛固酮受体竞争性结合。请补充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60只,从其中随机选20只作为甲组,将剩余的40只制备成______大鼠,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③给甲组和乙组实验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丙组实验鼠注射_____溶液,连续处理16周,在此过程中三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④16周后,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醛固酮水平和血压值,并进行数据统计。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2023-01-12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