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调节T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其抗肿瘤疗效。为探究ATPIF1基因对CD8+T细胞(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________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2)实验一:研究人员选取了同等数量同等周龄的野生型小鼠(A)和ATPIF1基因沉默的小鼠(B),检测A、B两组小鼠CD8+T细胞分泌IFN-γ(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T细胞活性)的量,结果如图。

实验说明ATPIF1基因沉默的小鼠比野生型小鼠的CD8+T细胞活性更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与野生型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研究人员在A、B两组小鼠的腋下注射黑色素瘤细胞,再将野生型小鼠均分为A1、A2两组,将ATPIF1基因沉默的小鼠均分为B1、B2两组。3天后,对A2、B2的小鼠注射CD8+T细胞抗体,以消除小鼠CD8+T细胞的作用(实验操作如左图)。14天后,对比4个组小鼠的黑色素瘤的重量,结果右图。

据右图可知,沉默ATPIF1基因可以________肿瘤生长。注射CD8+T细胞抗体清除CD8+T细胞的作用后,A2和B2基因沉默的小鼠肿瘤重量均________
(4)综合实验一、二,解释B1组小鼠黑色素肿瘤细体积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致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抗PD-L1抗体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药物,研究人员猜测抗PD-L1抗体与ATPIF1基因沉默的小鼠在治疗肿瘤上具有叠加效果,在上述实验完成的基础上,请从下列选出合适的选项设计完成一组实验并写出预期结果证实该推测。
①黑色素瘤细胞       ②抗PD-L1抗体       ③CD8+T细胞抗体
④A1组小鼠       ⑤A2组小鼠       ⑥B1组小鼠
⑦B2组小鼠       ⑧检测IFN-γ的量       ⑨检测黑色素瘤的重量
实验步骤:
________小鼠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6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C.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D.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2022-11-04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如图1所示,供体肝细胞被患者体内的_________细胞摄取处理后,形成的_________与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在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________出不同类型活化的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引发________免疫,引起免疫排斥。
     
(2)研究发现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大鼠吞噬细胞表面的S蛋白高表达。为探讨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技术干扰吞噬细胞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手术

同①

同②

干扰S基因的表达

不干扰S基因的表达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①②的处理依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显示干扰S基因表达后,1组小鼠的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和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均__________3组小鼠,说明干扰S蛋白基因的表达,能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提取了上述四组小鼠的吞噬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T细胞的数量。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进一步支持(3)的实验结论。
2022-11-04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艾滋病药物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供了用于一般治疗的抗病毒药物,其中洛匹那韦原本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为什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能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研究发现,HIV和新冠肺炎病毒都具有包膜,包膜上有侵染宿主细胞所必需的蛋白质。其中,HIV包膜上的gp120蛋白在宿主T细胞表面的受体是CD4蛋白,新型冠状病毒包膜上的S蛋白能识别并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
HIV和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RNA,但两种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所经历的生活历程不尽相同。HIV侵入宿主细胞后经过逆转录—整合—转录—翻译—装配的过程,最终出芽释放。其中,HIV在翻译时会先表达出一个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在一种HIV蛋白酶的催化下被剪切成多个有功能的蛋白质。而新冠肺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其RNA可以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翻译时产生的多聚蛋白也需要在其自身蛋白酶的催化下进行剪切,以形成RNA复制酶等有功能的蛋白质。随后,新冠肺炎病毒的RNA在RNA复制酶的催化下进行复制,与翻译所得的其他成分装配后释放。
洛匹那韦的作用对象正是这种HIV蛋白酶,它与HIV蛋白酶的活性中心结合进而抑制其活性。新冠肺炎病毒剪切多聚蛋白的主要蛋白酶是3CLPro。研究者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发现洛匹那韦能与SARS病毒的3CLPro活性中心结合,而SARS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的3CLPro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96%。此前的临床研究表明,洛匹那韦在SARS治疗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所以该药物在《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用药中被提到。但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使用洛匹那韦等药物仍需谨慎,其疗效仍需更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数据支持。
(1)HIV和新型冠状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等摄取、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后者分泌的_________与该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该过程称为________免疫。同时激活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进行________免疫过程。
(2)药物洛匹那韦可能通过_________方式,达到治疗新冠肺炎的目的。
(3)治疗艾滋病还有其他几种药物,如AZT和雷特格韦,它们作用的对象分别是HIV的逆转录酶和整合酶。请问AZT和雷特格韦能否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可以针对ACE2蛋白开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若干只从未被抗原A和抗原B(两者的抗原种类不同)感染过的健康小鼠做如下表所示的三组实验。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第一次注射物质种类

抗原A

生理盐水

抗原B

第二次注射物质种类

抗原A

抗原A

抗原A


A.第二次注射,甲组和丙组小鼠对抗原A的免疫反应强度相同
B.第二次注射,甲组会发生二次免疫,速度更快、强度更强
C.第二次注射,甲组小鼠体内新增的记忆细胞均来自B细胞的分化
D.第二次注射,乙组小鼠体内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不会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2022-11-04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新机制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清除癌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等功能。而癌细胞往往又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实现免疫逃逸,因此了解多样的免疫逃逸机制是寻找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步骤。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线,癌细胞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影响一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实现免疫逃逸。例如,癌细胞会促使T细胞表达更多的CTLA-4受体蛋白,这种蛋白会传递“刹车”指令,抑制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除此之外,癌细胞还能产生PD-L1和PD-L2两种分子,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就会使T细胞误以为癌细胞是正常细胞,从而使其逃过免疫系统清除。针对上述免疫逃逸机制,科学家开辟了一条新兴的癌细胞免疫疗法,研制了相应的肿瘤免疫药物,如CTLA-4和PD-1抑制剂,但此疗法只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癌细胞会同时使用多种策略来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清除。
最新研究发现,将人的乳腺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共同培养,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来观察,发现癌细胞会伸出长长的纳米管(如图1),直径通常在100- 1000纳米范围内,每一根都会连接沿途的多个免疫细胞。初步统计显示,平均每个癌细胞至少会伸出一根纳米管。真实情况下,纳米管的数量很可能会比电镜下观察到的更多。

研究者用一种绿色荧光探针标记了杀伤性T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将其和乳腺癌细胞共同培养。16个小时后,在癌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点状的绿色荧光,在纳米管中也发现了绿色荧光痕迹(如图2)。科研人员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线粒体转移的方向,得到一致结论,并且发现培养液中T细胞的数量迅速减受到新发现的启发,研究者采用了抑制纳米管生成的药物L-7来治疗(如图3)。以患有乳腺癌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当单独给小鼠使用一种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时,效果并不好,但如果同时使用L-7和PD-1抑制剂,小鼠的肿瘤明显得到了抑制,存活率显著增加。而且L-7浓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______,因此更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免疫中的________细胞来完成的。
(2)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及电镜观察,发现癌细胞能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自身代谢能力,同时使免疫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为了验证线粒体的转移方向,推测科学家可能使用的其他实验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描述,对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方式叙述合理的是          
A.增加T细胞上“刹车”蛋白CTLA-4的表达,可抑制T细胞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B.癌细胞表面的PD- -II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
C.癌细胞与免疫细胞通过互换线粒体,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消灭
D.抑制纳米管的形成,能加快线粒体转移,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功能
(4)综上所述,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7 . 癌症患者常常免疫力低下,易染上其他疾病,科学家为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____免疫对其进行清除。
(2)研究者分析了一批A型流感患者血液中的β-干扰素(IFN-β,由巨噬细胞产生,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含量,这些患者中一部分仅患有流感,一部分同时患有肺癌,结果如图所示,癌症患者血液中β-干扰素的含量______仅患有流感的患者,推测癌细胞会抑制巨噬细胞分泌β-干扰素。

(3)为研究癌细胞是通过与巨噬细胞直接接触还是通过产生某种物质作用于巨噬细胞,研究者将癌细胞和巨噬细胞放在一起培养,同时放置了聚酯纤维膜防止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直接接触,用病毒感染。结果表明,与癌细胞共培养的巨噬细胞,面对病毒感染很弱势,β-干扰素含量较低,由此推测癌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干扰素。

注:聚酯纤维膜既能将两种细胞分开,同时又允许可溶性物质通过。
(4)进一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产生MEKK2酶在抑制β-干扰素表达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验证MEKK2酶的作用,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β-干扰素含量(pg/ml)

对照组1

同对照组3

感染

病毒

120

对照组2

同对照组1

植入肿瘤

100

对照组3

同实验组

250

实验组

植入肿瘤

240


Ⅰ~Ⅲ处理所需的实验材料及实验处理应分别选用____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正常小鼠               
B.MEKK2酶缺陷小鼠          
C.植入肿瘤   
D. 不含病毒的缓冲液          
E. 不含肿瘤细胞的细胞培养液
(5)综上所述,请对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这一现象做出解释___________
2021-0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导致肺炎,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体的吞噬细胞会摄取和处理病毒
B.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分泌抗体来杀伤靶细胞
C.抗体与游离的冠状病毒结合,使之无法感染宿主细胞
D.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给T细胞后,激活T细胞的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________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
10 .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里面,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科研人员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定期间隔口服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对此解释的正确的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B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020-11-25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