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相关免疫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细胞的杀伤机制由T细胞介导,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肿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2)与树突状细胞功能相似的免疫细胞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体液免疫中B细胞被辅助性T细胞激活还需要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免疫新疗法,基本流程是从患者体内分离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识别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转移至细胞膜上,进而定向杀伤肿瘤细胞,CAR-T细胞再输回患者体内,即可进行肿瘤免疫治疗。采用患者细胞毒性T细胞而不是健康人细胞毒性T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R-T细胞疗法的效果显著且持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NF为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下图为与TNF有关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推测该检测方法的用途是__________。
   
A.检测待测细胞样液中是否含有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
B.从未活化和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混合液中筛选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
C.通过孵育单个细胞毒性T细胞可测定其产TNF的能力
D.检测制备的单克隆二抗能否与TNF的特定位点结合
2023-12-2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是相似的,都具有清除抗原的作用
B.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C.巨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 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2023-12-2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如图所示人体细胞受到某病原体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应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与该病原体不同,只能引起图示中的部分免疫应答
B.除细胞V外,图中所示其他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①②③过程属于细胞免疫,①②④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主要是细胞VI发挥二次免疫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4 . 恶性肿瘤往往先向淋巴结初始转移形成淋巴结转移瘤,再经淋巴结实现远端转移。科学家开展实验探索肿瘤初始转移的机制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远端转移的影响。
(1)正常情况下,原位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会激活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非特异性杀伤瘤细胞,后者则在辅助T细胞分泌的____的作用下,经____过程产生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裂解瘤细胞。
(2)将原位瘤细胞FO和淋巴结转移的瘤细胞LN6等量接种于同一健康小鼠体内进行研究,过程如图。

①已知FO和LN6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图中结果说明____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②红绿荧光蛋白检测可能存在差异,为排除这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增设一组实验,大致思路为____
(3)原位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后诱导机体释放的TGF-β增多,TCF-β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加强后者对辅助T细胞的抑制作用。科研人员将不同类型的瘤细胞混合DT毒素(可清除调节性T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检测瘤细胞的远端转移率为0。综合上述相关信息,请推测淋巴结转移可____(促进/抑制)远端转移。
5 . 某研究发现,向尚未完成免疫系统发育的新生白色品系小鼠输入同种黑色品系的脾细胞,受者免疫系统会将该脾细胞表面的非己抗原视为自身.科研人员利用同种黑色(1号)、灰色(2号)、白色(3号)品系小鼠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己抗原转化为自身的关键是非已的成分要接触未成熟的免疫系统
B.该白色品系小鼠对2号小鼠皮肤移植物有排斥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的作用
C.该白色品系小鼠可特异性识别所有移植的皮肤细胞并产生排斥反应
D.该试验证明了移植脾细胞可以破坏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6 . 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靶细胞,启动细胞免疫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靶细胞是指____。细胞免疫主要靠____来“作战”。
(2)①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①表示____,主要由____细胞合成分泌。
(3)细胞②表示____,其作用是____
(4)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下靶细胞会被裂解,其意义是____
7 .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挑战之一,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抗击癌症的研究。
(1)免疫系统不仅可以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还可以清除体内______的细胞,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以下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_____
①血红蛋白 ②甘油三酯 ③胃蛋白酶 ④钾离子通道 ⑤肌酐 ⑥食物中的淀粉消化为麦芽糖 ⑦丙酮酸和水反应生产CO2和[H] ⑧乳酸与NaHCO3反应
(2)将畸胎瘤细胞(Tum+)注射到小鼠体内会导致肿瘤的产生。通过诱变,研究者获得了多个成瘤率很低的畸胎瘤细胞株(如Tum20、Tum25)。给小鼠注射Tum细胞,21天后用射线处理小鼠(可杀死大部分淋巴细胞)并接种Tum细胞,检测成瘤率(成瘤小鼠/注射小鼠),过程与结果如下所示。
   

第0天注射射线处理后注射成瘤率
第一组Tum-25Tum·250%
第二组Tum25Tum·2053%
第三组不注射Tum·25100%
第四组不注射Tum·20100%
①第一组的成瘤率为零,合理的解释是:第一次注射的Tum25作为_____刺激机体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和记忆T细胞,射线处理后保留下来的少数细胞,在第二次注射Tum25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并将Tum25清除。
②第二组的成瘤率介于第一组与第三、四组之间,试解释原因________
(3)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应用前景广阔。该疗法是指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细胞毒性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修饰后的T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行肿瘤治疗。试解释CAR-T细胞免疫疗法能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的原因是_______
2023-12-1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万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8 . 猴痘患者的症状与天花类似。天花已不复存在,猴痘依然在肆虐。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需要两信号才能被激活
B.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靶细胞解体死亡不受基因控制
C.图示过程不能完全清除猴痘病毒,若要彻底消灭,需要借助体液免疫
D.接种疫苗旨在使机体建立图示特异性免疫路径
2023-12-1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中常用于肿瘤的治疗。长春新碱(VCR)可以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断细胞分裂。将VCR与单克隆抗体通过接头连接形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ADC的作用机制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细胞表面存在一些异于正常细胞的抗原,单克隆抗体可与这些抗原特异性结合。ADC药物中对抗体分子的基本要求是优先结合靶细胞上的抗原,从而将药物浓缩在肿瘤部位。ADC中接头的作用是连接药物分子,据图分析,理论上接头和药物的结合在血浆中的稳定性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在溶酶体中的稳定性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释放出的药物可通过影响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来阻断细胞分裂,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2)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会过量表达膜蛋白PSMA。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可有效激活T细胞。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又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如图2所示。制备时,应先将________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利用HAT选择培养基进行初筛,并进一步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用________诱导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并置于________(仪器)中培养以获得更多双杂交瘤细胞。此时,再利用HAT选择培养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筛选出融合的双杂交瘤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进一步筛选,最终成功获得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3)请据图2分析,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能有效杀伤该类癌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细胞膜上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是抗体
B.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被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异体细胞
C.树突状细胞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
D.记忆细胞能识别特定抗原的物质基础是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