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原发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为探究肝癌复发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______________和呈递抗原的功能。
(2)科研人员分别测定原发肝癌(PT)和复发肝癌(RT)的多个组织样品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与PT相比,RT样品中树突状细胞______________
(3)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______________,后者分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RT患者中,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PT和RT组织样品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检测。
①结果显示,RT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仅为PT中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的67%,这可能是由于RT组织中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_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②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究在RT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科研人员查到如下资料。请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短文,参与实验设计。
在正常细胞免疫中,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基因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klrb、il23a等基因表达相对下调,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被招募到肿瘤组织;ox40基因表达上调,使细胞毒性T细胞表现出更容易激活的状态;同时pdgf基因表达会相应下调,以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第一步:筛选目标基因。选择______________基因并检测其表达量。
第二步: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____,则支持①的实验结果和推测。
(5)基于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分析(2)(4)实验结果是否相互支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由此提出一个可进一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
2 . T细胞被HIV侵染与T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有关,该蛋白由CCR5基因编码。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白血病患者的CCR5蛋白可能参与HIV特异性侵染T细胞的过程
B.HIV不侵染白血病患者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缺乏CCR5基因
C.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CCR5基因突变的T细胞
D.患者康复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了被HIV侵染的T细胞
3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新机制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清除癌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等功能。而癌细胞往往又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实现免疫逃逸,因此了解多样的免疫逃逸机制是寻找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步骤。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线,癌细胞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影响一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实现免疫逃逸。例如,癌细胞会促使T细胞表达更多的CTLA-4受体蛋白,这种蛋白会传递“刹车”指令,抑制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除此之外,癌细胞还能产生PD-L1和PD-L2两种分子,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就会使T细胞误以为癌细胞是正常细胞,从而使其逃过免疫系统清除。针对上述免疫逃逸机制,科学家开辟了一条新兴的癌细胞免疫疗法,研制了相应的肿瘤免疫药物,如CTLA-4和PD-1抑制剂,但此疗法只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癌细胞会同时使用多种策略来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清除。
最新研究发现,将人的乳腺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共同培养,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来观察,发现癌细胞会伸出长长的纳米管(如图1),直径通常在100- 1000纳米范围内,每一根都会连接沿途的多个免疫细胞。初步统计显示,平均每个癌细胞至少会伸出一根纳米管。真实情况下,纳米管的数量很可能会比电镜下观察到的更多。

研究者用一种绿色荧光探针标记了杀伤性T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将其和乳腺癌细胞共同培养。16个小时后,在癌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点状的绿色荧光,在纳米管中也发现了绿色荧光痕迹(如图2)。科研人员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线粒体转移的方向,得到一致结论,并且发现培养液中T细胞的数量迅速减受到新发现的启发,研究者采用了抑制纳米管生成的药物L-7来治疗(如图3)。以患有乳腺癌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当单独给小鼠使用一种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时,效果并不好,但如果同时使用L-7和PD-1抑制剂,小鼠的肿瘤明显得到了抑制,存活率显著增加。而且L-7浓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______,因此更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免疫中的________细胞来完成的。
(2)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及电镜观察,发现癌细胞能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自身代谢能力,同时使免疫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为了验证线粒体的转移方向,推测科学家可能使用的其他实验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描述,对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方式叙述合理的是          
A.增加T细胞上“刹车”蛋白CTLA-4的表达,可抑制T细胞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B.癌细胞表面的PD- -II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
C.癌细胞与免疫细胞通过互换线粒体,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消灭
D.抑制纳米管的形成,能加快线粒体转移,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功能
(4)综上所述,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4 .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易引发女性宫颈癌。我国自主研制的HPV疫苗获得世卫组织PQ认证,成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国际认可的HPV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PV侵入人体可能引起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人体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侵染的HPV
C.HPV疫苗能诱导入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D.给适龄女性注射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2022-01-03更新 | 46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请回答有关内环境稳态的有关问题。
Ⅰ.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滴管等。
材料用具中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向B组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等量_______________,测量pH并记录入表。
(3)结果预测:
A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5)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 神经递质 B. 载体蛋白 C. 性激素 D. 血红蛋白   E. 呼吸酶 F. 细胞因子
(6)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细胞因子的是___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______细胞。
(7)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2021-12-25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B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两个刺激信号以及细胞因子的刺激,两个刺激信号分别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 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 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 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 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 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 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该不能与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依据本实验结果,研究者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从免疫效果较好的康复者血清中提纯并纯化NA抗体,对其进行结构分析,获取相应的基因并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制备疫苗。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PD—1是位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结合后,会使辅助性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可使辅助性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
B.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提高PD—L1的活性,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途径
D.PD—1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
9 . 下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需要受体的识别和ATP供能
B.巨噬细胞MHC-II将细菌的抗原呈递给B细胞
C.图示过程可发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
D.MHC-II加工及定位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
10 .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科研人员尝试研制免疫调节剂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
(1)H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免疫发挥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量________,无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2)将H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数据可知药物A对H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µmol·L-1015101520
细胞存活率/%100.098.2197.8597.1296.8796.24

(3)研究人员对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将H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____
①单独培养的H细胞               ②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             ③混合培养的H细胞与T淋巴细胞 ④加入等量的D溶剂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下图,据此提出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是_____________

(4)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分子一旦被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分子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请结合下图及上述信息,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