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三特异性抗体可实现对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时给小鼠注射3种抗原可刺激小鼠浆细胞分泌得到三特异性抗体
B.MM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可导致CD38表达量增加
C.三特异性抗体通过T细胞的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提高对MM的杀伤力
D.三特异性抗体与CD28结合抑制T细胞的死亡从而使T细胞维持一定数量
2024-05-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合测试生物试卷
2 . 如图为高血压患者体内可能出现的部分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内源性抗原无需细胞甲加工处理也能被细胞丙直接识别
B.细胞甲是抗原呈递细胞,若细胞丙会攻击血管壁细胞,则该过程是体液免疫
C.高血压患者参加惊险、刺激的运动,会加速血管硬化,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属于正反馈调节
D.长期高盐饮食使得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内环境Na+和水增加,易引发高血压
3 . 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中常用于肿瘤的治疗。长春新碱(VCR)可以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断细胞分裂。将VCR与单克隆抗体通过接头连接形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ADC的作用机制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细胞表面存在一些异于正常细胞的抗原,单克隆抗体可与这些抗原特异性结合。ADC药物中对抗体分子的基本要求是优先结合靶细胞上的抗原,从而将药物浓缩在肿瘤部位。ADC中接头的作用是连接药物分子,据图分析,理论上接头和药物的结合在血浆中的稳定性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在溶酶体中的稳定性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释放出的药物可通过影响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来阻断细胞分裂,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2)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会过量表达膜蛋白PSMA。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可有效激活T细胞。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又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如图2所示。制备时,应先将________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利用HAT选择培养基进行初筛,并进一步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用________诱导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并置于________(仪器)中培养以获得更多双杂交瘤细胞。此时,再利用HAT选择培养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筛选出融合的双杂交瘤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进一步筛选,最终成功获得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3)请据图2分析,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能有效杀伤该类癌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体对H1N1流感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如图所示,①~⑧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a、b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抵抗流感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B.图中①~⑧都能识别抗原
C.②为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a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
D.⑦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各种流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T细胞表面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PD-1,当PD-1与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导致T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
B.T细胞上有PD-1分子说明只有T细胞含有合成PD-1分子特有的基因
C.使用无PD-L1效应的药物结合肿瘤患者T细胞表面的PD-1,会降低免疫治疗的效果
D.增加接受器官移植的个体T细胞上的PD-1,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免疫排斥
2023-08-25更新 | 780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6 . 一般情况下,病毒侵染机体后,机体吞噬细胞会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EP),致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温上升的主要调节机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甲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垂体,垂体细胞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B.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减少散热
D.体温下降期,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的功能
7 . 细胞毒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利用生物工程将嵌合肿瘤抗原受体(CAR)表达于T 细胞表面,可得到CAR-T细胞。CAR-T细胞疗法在部分肿瘤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对某些肿瘤效果甚微。CAR位于T细胞表面,会引起T细胞的过度激活,直至T细胞耗竭,科研人员认为这个特点限制了CAR-T细胞的疗效。因此,研究人员就如何调节T细胞激活程度,从而减缓T细胞的耗竭开展了研究。

   

(1)在细胞免疫中,__________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肿瘤细胞。
(2)研究者通过在CAR蛋白中插入一段蛋白序列(DD)使得CAR能被快速降解,构建了改良版的DD CAR-T细胞。用药物Sheild-1处理DD CAR-T细胞,相关检测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DD CAR-T细胞的CAR信号可被人为操控"开"和"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3)依据上图结果,研究者在体外培养了两组 DD CAR-T细胞,按照不同方式调节其CAR 信号“开”或“关”,通过其表达的相关蛋白情况评估了T细胞的状态——毛竭或记忆(记忆状态是指再次接触抗原时可快速增殖分化的状态)。请完善下表的实验设置。

调节方式

实验处理

0天

1-7天

7-11 天

方式一(“开-开")

加入①_____细胞

再加入肿瘤细胞

每天定时加入适量的Sheild-1

______

方式二(“开-关")

______

得到图2所示结果。

   

由图2可知,可以有效防止T细胞耗竭的方式是______,此时T细胞更倾向于分化为_______
(4)在CAR蛋白中插入一段蛋白序列(DD)构建改良版的DD CAR-T细胞的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8 .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经刺激后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感染病原体后细胞因子迅速增加的现象,细胞因子可攻击病原体也可引起机体损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
B.细胞因子分泌后随血液运输,通过与受体直接接触起作用
C.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B细胞并提高其免疫能力
D.细胞因子风暴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9 . CD8+T细胞是一种具有杀伤功能的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核心作用。抑制因子PACl不仅会抑制CD8+T细胞扩增,还会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使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8+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肿瘤细胞通过免疫被裂解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C.PACl缺失后能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发展和转移
D.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10 .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等。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__________可作用于已被双重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_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分化。一些用于器官移植患者的药物,如类固醇等,使T细胞增殖受阻,免疫系统处于___________状态。
(3)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诱导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_免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