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燕窝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压和提高代谢机能多方面功效,其主要功效成分是唾液酸。某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毛燕窝和毛燕窝酶解产物低聚肽中唾液酸的量,结果如下表。
毛燕窝及燕窝低聚肽中唾液酸含量分析结果

样品

检测次数

唾液酸含量(%)

唾液酸含量平均值(%)

毛燕窝

1

11.57

11.6

2

11.62

3

11.61

燕窝低聚肽

1

14.29

14.3

214.32
314.29

欲研究燕窝和燕窝低聚肽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细胞)增殖效果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方面的作用,以佐证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呈现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健康小鼠若干、燕窝、燕窝低聚肽、生理盐水等。(注:T细胞从小鼠脾脏中研磨后分离提取;NK细胞活性需通过淋巴瘤YAC细胞来实现,具体检测方法不作要求,若采用分组请用符号A、B……等表示。)
(1)唾液酸是燕窝糖蛋白中的糖基,唾液酸与蛋白质结合需要在细胞中的______中完成,试验中检测3次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思路:
①选取15只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分为A、B、C三组,其中C组为对照组,每组5只小鼠。
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喂养14天后,分别取______,研磨后提取T细胞和NK细胞。
④分别测定各组样品中的______和NK细胞对淋巴瘤YAC细胞活性,取平均值。
⑤统计分析实验所得数据。
(3)实验结果:在抑制NK细胞活性方面,实验组抑制效果强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请设计一个坐标系,并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相应的结果______
(4)分析与讨论
小鼠脾脏细胞中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在______器官中发育成熟的,实验结果表明提高______免疫力的效果更佳。
2022-05-14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卷真题变式题26-30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70年Frye与Edidin将离体培养的小鼠和人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人、鼠杂交细胞,然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细胞表面抗原分布的变化来研究膜蛋白的侧向扩散,如图所示,用绿色荧光素对小鼠细胞表面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进行标记,用红色荧光素对人细胞表面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进行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荧光蛋白均匀分布的原因是膜蛋白的侧向扩散
B.荧光素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C.荧光抗体的分布的情况可以代表细胞融合的程度
D.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能与胞内蛋白结合
2023-06-23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真题变式题1-5
3 . 三氯蔗糖是一种人造甜味剂,因不易被人体吸收,常被视为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最近,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发现,食用高剂量三氯蔗糖会降低小鼠T淋巴细胞的活性。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从骨髓进入胸腺发育的T淋巴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B.食用高剂量三氯蔗糖的小鼠,细胞免疫基本不受影响,体液免疫减弱
C.以上研究提示在饮料和食品生产中应该禁用三氯蔗糖
D.以上研究提示三氯蔗糖可能用于治疗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的自身免疫病
2023-05-16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浙江省高考生物6月二次选考卷真题变式题11-15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019-01-30更新 | 1815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选考生物模拟卷 模块检测3
5 . 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已知的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向癌症患者输入具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或激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会识别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
B.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后,只会引起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
C.专一功能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会识别并接触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
D.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和毒副作用的优点
6 . 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已知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单体IgM以膜结合型出现于B细胞表面,而五聚体感染病毒IgM则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不存在于细胞表面。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体IgM作为抗原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新冠病毒并引发免疫应答
B.潜伏期1周内无法检测到核酸阳性,是因为血浆中不存在新冠病毒
C.若血清诊断为IgM和IgG阳性,说明此时机体正在剧烈地进行免疫反应
D.IgG数量庞大,可以消灭被感染的体细胞中的新冠病毒
2022-04-23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卷真题变式题21-25
7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其从侵入宿主细胞至释放出来的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和T2噬菌体侵入对应宿主细胞的方式相同
B.图中①过程和②过程可反映出核酸均可自由进出细胞核
C.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应含有控制HIV逆转录酶合成的基因
D.将CD4受体整合到红细胞细胞膜上,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1-12-28更新 | 4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3)
8 .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A.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A1组,原因是接种该疫苗后,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阻止HPV吸附宿主细胞
B.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据此推测感染HPV一定会诱发癌前病变
C.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被HPV侵染的细胞
D.实验结果分析,该疫苗可有效用于宫颈癌的治疗
9 . 2023年入冬以来,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大面积蔓延,许多人在短短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发生感染后,有些症状较轻,仍有些症状较重,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的患者体内流感病毒相关抗体水平较低
B.肺部炎症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C.症状较轻可能是由于体内有较多记忆T细胞能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
D.症状较重可能是由于所感染的病毒与所接疫苗的抗原特性有较大差异
10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纛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体内只有四种核苷酸
B.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人体产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会去裂解被感染的体细胞
D.机体在与新冠病毒作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细胞过度活化,白细胞介素-2等大量释放等现象,并通过正反馈方式形成炎症风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