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染新冠病毒之前,人体血浆中通常不存在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B.人体巨噬细胞表面有识别新冠病毒表面MHC分子的受体
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直接对抗并消灭新冠病毒
D.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后才能诱发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020-11-25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6月浙江生物高考选考真题及变式题(3)
2 . 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健康人在接触新冠病毒前,机体内已经产生了对抗该病毒的淋巴细胞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被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受体
D.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1-03-02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生物试题(4)
3 .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膜蛋白在膜中较磷脂更易移动
D.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
4 . 新型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感染人群中约有80%以上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恢复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B.新型冠状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靶细胞中的新型冠状病毒
D.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输入治愈者血清属于被动免疫
2020-05-24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6月浙江生物高考选考真题及变式题(3)
5 . 机体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③的分泌既体现了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B.图中甲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
C.丙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丙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
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丁细胞活性下降使白细胞介素—2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6 . 为了研究人体对病毒X的免疫作用,先用病毒X感染小鼠甲,小鼠甲患病一段时间后恢复。随后再用病毒X感染小鼠乙,并注射小鼠甲恢复后的血清,小鼠乙未患病。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甲感染病毒X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方式有______,此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______作为信号刺激____________增殖分化;小鼠乙未患病是因为小鼠甲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病毒X表面抗原结合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_
(2)为了检验研制的灭活病毒X疫苗免疫效果,给小鼠丙注入该疫苗,一段时间后,可选取______作为检测指标(答出两点)。
(3)与注射单克隆抗体相比,接种疫苗的优点是______
2016·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7 .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抗体分子
B.每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游离的抗原的受体
C.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D.成熟的B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下立刻启动细胞分裂
2017-03-22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四次选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高考及高考模拟题
8 .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
B.HIV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C.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和巨噬细胞等构成
2018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9 .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和共同进餐等
B.HIV侵入人体后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
C.HIV破坏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艾滋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2018-11-01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仿真模拟试卷(02)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