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我国学者最新发现,膜蛋白S5是一种天然免疫因子,可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
B.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降低
C.细胞中合成膜蛋白S5的场所是核糖体
D.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相同
2 .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B.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可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
C.污染物中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机体需依靠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清除
D.污染物中含有的病原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3 .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3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活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可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
B.②是靶细胞对信息接收的结构基础受体,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C.③若是效应T细胞膜表面结构,该过程可裂解靶细胞而彻底清除入侵人体的抗原
D.④不通过体液接触信息传递,该结构保证了反射弧中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4 . 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
11-12高三·安徽宿州·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5 .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⑤免疫可以将结核杆菌完全消灭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d、f
C.HIV侵入人体后对⑤⑥具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对⑤
D.所有抗原侵入人体都需要⑤⑥共同作用
2019-01-30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北京房山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
6 .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抗药菌株增多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是分解者、遗传物质是DNA、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2017-08-1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高考压轴卷 理综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
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A.AB.BC.CD.D
2017-08-08更新 | 4556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第二部分(1)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8 . 吞噬细胞通过内吞作用摄入胞外抗原,运至溶酶体,溶酶体酶使抗原片段化。氯化铵和氯喹处理吞噬细胞,可以提高溶酶体内的PH,使酸性水解酶失活。下表是两种物质处理对抗原加工和呈递过程的影响结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两种物质处理对抗原的摄取无显著影响
B.两种物质处理都能部分抑制抗原加工
C.抗原的加工利于抗原在免疫细胞间的传递
D.抗原能否呈递只与抗原的空间结构有关
2017-05-15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第一次统练生物试卷
9 .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的致死率可高达90%。EV的主要靶细胞是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和肾细胞等,吞噬细胞最先被EV侵染,EV能在吞噬细胞中增殖并随之扩散至全身。EV的致病机制如下图所示。


(1)被EV侵染的吞噬细胞功能异常,无法将EV特有的抗原暴露并直接呈递给_________细胞,因而难以激活人体的_________免疫。
(2)EV侵染吞噬细胞后,能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进而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免疫应答。
(3)sGP是EV基因指导合成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与EV表面的糖蛋白GP结构很相似。GP作为_________,能刺激机体产生与其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在患者体内,抗体可以与sGP结合,从而失去了_________的机会。
(4)被EV侵染的吞噬细胞分泌的sGP与_________共同作用于_________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出现出血症状。
(5)综合上述分析,人感染EV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0 . 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使小肠上皮细胞得到更新,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小肠干细胞以____________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潘氏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如图1。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参与小肠微环境的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小肠干细胞特异性地表达L蛋白,并且每个细胞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科研人员利用____________酶和DNA连接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L蛋白基因连接,转入小鼠受精卵细胞中。从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小肠干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定期从培养液中取样,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可反映出小肠干细胞____________的多少。
(3)科研人员在上述小肠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T,几天后洗去药物,转入新的培养液中培养(记为第0天),定期取样并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药物T处理使蛋白S的合成量下降,药物T处理停止后0~4天,小肠干细胞中蛋白S的含量仍较低。结合实验数据推测,蛋白S对小肠干细胞的凋亡有____________作用。
(4)研究发现,蛋白S含量较低时,小肠干细胞会分泌W因子,并作用于周围的小肠干细胞。据此推测,上述实验中第4天后荧光强度逐步恢复的原因是W因子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小肠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能通过多种调节作用维持小肠干细胞数目的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