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肿瘤免疫疗法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临床应用中发现,它并不是对每个癌症患者都有效。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
(1)癌细胞代谢旺盛,但肿瘤组织中氧气常供应不足,癌细胞通过______产生大量乳酸,并分泌到肿瘤微环境中。
(2)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______来裂解癌细胞。
(3)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的激活和增殖。用含有不同浓度乳酸的培养液分别培养Tc和Treg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下图(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结合上述信息,推测免疫疗法对部分人失效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MCT1基因编码乳酸转运蛋白,该基因在Treg细胞中表达。研究者提出假设:肿瘤与Treg细胞之间通过MCT1基因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为检验假设,研究者给小鼠皮下注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大小。实验组应采用______小鼠。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支持肿瘤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5)基于以上研究,请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提出一个思路 __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98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过将编码病毒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X)导入动物体细胞内,进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该病毒感染机体的目的。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导入的外源基因X可作为抗原,表达的X蛋白就是抗体
B.核酸疫苗发挥作用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C.生产核酸疫苗需要知道病毒核酸四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注射核酸疫苗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细胞免疫
2021-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以解决肿瘤细胞表面 抗原密度较低而难以激活免疫反应的问题。据图分析,该“双特异性抗体”的功能是(  )
A.杀死肿瘤细胞B.激活细胞免疫
C.激活体液免疫D.破坏肿瘤抗原
2021-05-03更新 | 1010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1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4 . 炎症是机体对于内、外部致炎因子所引发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为研究高脂饮食对生物体免疫反应的影响进而引发的炎症机制,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
(1)炎症的产生与免疫系统参与的免疫反应相关,请从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两个方而,依次各举2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提到名称除外)。
(2)细胞因子可由巨噬细胞产生,参与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为研究高脂饮食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

将相同遗传背景小鼠分为三组
①连续8周饲喂正常饮食(甲组)
②连续8周高脂饮食(乙组)
③连续4周高脂饮食后,连续4周正常饮食(丙组),检测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甲组与丙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高脂饮食引起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机制,研究者以上述甲、乙两组小鼠为实验材料,注射了相关试剂,如表所示(LPS一脂多糖:具有抗原特性的脂质和多糖的复合物)
组别
实验处理注射I注射II注射I注射II
血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正常最高

表中I-II所需试剂应依次选用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清水       B.PBS(缓冲液)       C. LPS(脂多糖)
(4)进一步利用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甲、乙两组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的变化,由图2可知,脂类物质可_________________

注:荧光强度与巨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的成正相关
(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高脂饮食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______

A.促进       B.抑制       C.无关       D.表面活化蛋白        E. LPS       F.缓冲液
2021-05-03更新 | 4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5 . 神经肽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常常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释放,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释放两种神经递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B.神经肽Y的分泌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神经肽Y的分泌可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D.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稳态
2021-04-22更新 | 5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6 . 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可通过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效应T细胞的攻击,形成免疫逃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肿瘤抗原,并将其暴露于细胞膜上
B.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C.通过注射抗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D.每个效应T细胞都可以识别带有不同抗原的各种肿瘤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MHC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物种多态性。MHC Ⅱ表达于吞噬细胞(APC),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辅助T细胞(Th),启动人体特异性免疫,结合下图相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辅助T细胞(Th)可激活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B.抗原-MHC结合力与Th增殖强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C.MHC Ⅱ表达于吞噬细胞(APC),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D.注射相同的疫苗后,不同人的特异性免疫激活程度一样
8 .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感染后可引发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检测病毒核酸特异性序列可排查病毒感染者
B.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只有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
C.治愈者体内的记忆细胞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新冠病毒的监控
D.用灭活新冠病毒制备的疫苗安全性高,但需要多次接种加强免疫
9 . 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统计手术后的大鼠生存率,得到图1所示实验结果(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

(1)在不同品系的大鼠间移植肝脏时,供体肝作为_________会诱导受体大鼠产生___________细胞,大量裂解供体肝细胞,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受体大鼠死亡。而有些大鼠上述反应不明显,出现“免疫耐受”。
(2)移植后,三天内死亡的大鼠不计入生存率统计范围,以排除_______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丙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组大鼠肝脏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
(4)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上述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甲组大鼠在第3-7天IL-2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与该组大鼠出现____________反应相一致,推测IL-2能够____________甲组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②乙组大鼠在第3-5天体内IL-2表达量很高,并且发现大量T淋巴细胞的凋亡,由此推测,乙组大鼠手术后3-5天高表达量的I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而建立免疫耐受。
③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用____________的L品系大鼠重复乙组实验,并与甲、乙两组大鼠生存率进行比较。
(5)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免疫排斥。通常认为细胞免疫参与了识别并排斥异体器官的免疫过程。
(1)科研人员选取T 淋巴细胞缺陷的A 品系小鼠进行下列实验,原因是参与细胞免疫过程的_____细胞可以清除移植的异体细胞,A 品系小鼠可以排除其干扰。除了异体细胞,这种免疫细胞还可以清除_____细胞(写出两种)。
(2)根据所学教材中特异性免疫知识,写出异体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全过程_____。(150 字以内)
(3)为了研究吞噬细胞是否参与免疫排斥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向A 鼠移植不同来源小鼠的组织(A、B、C 鼠基因型各不相同),培养 7 天后,再次移植B 品系小鼠组织,培养 7 天后,检测A 鼠体内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第一次移植的组织来源

未移植

A

B

C

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10 4)

2.6

2.5

12.1

3.1


①第二次移植组织中出现的吞噬细胞来源于_____鼠,吞噬细胞_____(能/不能) 识别异体组织。
②由 1、2 组数据可知,只移植B 组织和先移植A 组织再移植B 组织吞噬细胞侵入移植组织的数量_____,说明_____
③3 组吞噬细胞数量远大于 2 组和 4 组,原因是_____
(4)进一步研究吞噬细胞对异体组织的作用,研究者对A 品系小鼠进行不同移植处理, 如下图(—:未移植;+:已移植)。然后,注射相同数量的不同来源细胞(如图中 A、B、C 所示),一段时间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统计 A 鼠体内不同来源细胞的数量,结果如下图。

①未移植B 鼠组织的A 鼠体内注射A、B 细胞后,两者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说明 A 鼠免疫系统_____(能/不能)杀伤异体 B 细胞。
②移植 B 鼠组织的A 鼠注射 B 细胞后,体内 B 细胞消失,而注射 C 细胞结果却不同。由此推测:第一次移植组织诱导A 品系小鼠产生的吞噬细胞可以_____
2020-07-19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6月统一练习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