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0日,全球第二例转基因猪的心脏成功移植到人体。该转基因猪是通过成纤维细胞克隆培养的,体内10多个基因经过了编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成纤维细胞内抗原决定基因
B.常用显微操作法去除由核膜包被的猪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C.给代孕母猪注射免疫抑制剂阻止T细胞增殖,以利于代孕母猪接受胚胎
D.由于种间差异无需担心供体携带的病毒基因
2024-03-31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免疫器官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胸腺和骨髓,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胸腺是重要的人体免疫器官,位于胸骨柄上端后方,一般分为不对称的左、右两叶,呈长扁条状,成年人的胸腺接近核桃大小,随着年龄增长,胸腺的功能会逐渐下降。T细胞在胸腺成熟逐渐具备“阳性选择”(识别并结合外来抗原)和“阴性选择”(拒绝结合自身抗原)的能力。骨髓是存在于骨髓腔(如肱骨、股骨)或松质骨内的一种海绵状组织,其中含有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
1.以下疾病中不属于T细胞“阴性选择”能力异常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先天性免疫缺陷
C.风湿性心脏病
D.类风湿性关节炎
2.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下列关于骨髓移植的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经过骨髓移植治疗成功后,患者血型可能会发生改变
B.T细胞的“阳性选择”能力可能会导致“骨髓移植失败”
C.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可在骨髓中分裂分化为T细胞、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D.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捐献骨髓不会影响自身健康
2024-03-2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肿瘤细胞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和清除,但有时也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发生免疫逃逸。图1为T淋巴细胞针对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

1.图1中,T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TCR不能直接识别肿瘤抗原,需要抗原呈递细胞协助。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抗原,抗原经加工后其抗原信息表现到抗原呈递细胞的表面,进而被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TCR识别。图1中,细胞a为(       
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
C.记忆T细胞D.浆细胞
2.图2中,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启动T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引起免疫逃逸。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这种细胞死亡的方式称为细胞凋亡
B.这种细胞死亡的方式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C.PD﹣L1与PD﹣1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EE、RE等囊泡的相互转换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3.结合图2信息,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PD﹣L1与细胞内的HIP1R结合后,可以靶向运送到溶酶体后降解
B.PD﹣L1与细胞内的HIP1R结合后,可以借助CMTM6分子又回到细胞表面
C.用一定浓度的溶酶体抑制剂处理肿瘤细胞,能消除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D.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量越高,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越容易发生
2024-03-28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生物试卷
4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与德鲁·韦斯曼两位科学家,表彰其“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开发有效的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成为可能”。mRNA疫苗的免疫应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进入人体会引起免疫反应,这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B.mRNA疫苗进入人体后,既能激发体液免疫,也能激发细胞免疫
C.注射mRNA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与该mRNA特异性识别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mRNA疫苗只需一次注射便可在人体内稳定存在,并长期发挥作用
5 . 外源mRNA进入人体后大多在内环境快速降解,少数进入细胞后会被TLR受体识别从而被降解。流感mRNA疫苗研发的策略是:用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mRNA疫苗,避免其在胞外过快降解并促进其进入细胞;用假尿嘧啶修饰mRNA避免其被TLR识别。mRNA疫苗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A~I表示细胞,a表示物质,①~⑥表示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细胞属于APC细胞,可摄取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
B.与未修饰的mRNA疫苗相比,假尿嘧啶修饰的mRNA疫苗更难被降解
C.接种疫苗后,当流感病毒入侵人体,细胞C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物质a
D.与传统灭活疫苗不同的是,mRNA疫苗能激活过程④
6 . 一些病毒可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策略操纵宿主细胞的线粒体自噬过程,从而削弱I型干扰素反应、细胞凋亡、炎症小体的活化等先天免疫应答,进而促进其自身复制和持续性感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上识别过程①与过程②的病毒的受体是相同的
B.线粒体自噬会促进mtDNA释放,从而促进炎症小体激活和I型干扰素产生
C.内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会加速病毒的释放,不利于机体对病毒的免疫过程
D.研究①②过程的发生机制,有利于开发抗感染和预防相关疾病的药物
7 . 如图为人体内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④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参与了细胞免疫
B.细胞⑥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
C.细胞⑧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无论机体再次接触何种抗原,细胞⑦、细胞⑨都能迅速增殖和分化
8 .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需要识别内源信息变化与外源信息变化。
MHCI分子几乎在所有细胞都表达,介导内源性抗原呈递过程,将被蛋白酶复合体降解的内源性抗原片段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类分子(A图)。
MHCII类分子主要在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达,介导外源性抗原呈递过程。在MHCII类分子从内质网行进到内体的过程中,细胞外的蛋白质被带进细胞内并被包裹入吞噬体中,随后吞噬体与内体融合,内体中的酶作用于吞噬体内的外源性蛋白质,将其切割加工成多肽分子,与MHCI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被转运至细胞表面展示。(B图)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对资料理解错误的是(       
A.生物膜系统参与免疫调节
B.内体中的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功能
C.MHCII类分子主要在抗原呈递细胞表达
D.内体形成于内质网
2.下列对资料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图A过程发生于靶细胞
B.MHCI类分子不能将宿主细胞内的病毒信息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
C.MHCII类分子将外源性抗原多肽分子呈递给辅助性T细
D.MHCI和MHCII类分子参与了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
2023-06-1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往往病情更严重,死亡率也更高。为了探究老年群体感染新冠后的免疫治疗方案,科学家开展了系列研究。
(1)环境中的病毒大部分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少部分进入体液,被树突状细胞(DC)摄取、处理、呈递,DC迁移到淋巴结,将_____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并进一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_____细胞,最终裂解靶细胞。
(2)病毒表面的蛋白通过识别人的ACE2受体侵染肺泡细胞,新冠病毒对小鼠的感染率极低,原因是小鼠与人的ACE2受体_____不同,新冠病毒无法识别。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人的ACE2基因转入到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并记录存活小鼠数量。图1结果显示,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感染新冠后的存活率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后老年小鼠比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DC少,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DC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假设二:老年小鼠外周血中的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研究者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DC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脉,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
   
①被标记的DC进入体内后,随着细胞分裂,新形成的DC细胞膜的荧光强度_____
②结果不支持假设一,支持假设二、依据是:与年轻小鼠比,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所占的比例_____,但年轻小鼠淋巴结中_____
(4)已有研究发现信号分子PGD含量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加,且与DC数量降低有关。敲除PGD基因的老年小鼠感染新冠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小鼠。据此科学家设计研发_____PGD与受体结合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老年群体的新冠感染。相比于针对新冠病毒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该新型药物的突出优点是,不会因为_____而降低老年小鼠的免疫能力。
2023-05-2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滨海新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模拟检测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B.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会成为抗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