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某研究机构开展了青蒿素(Art)和地塞米松(Dex)抑制T细胞增殖的研究,相关数据整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B.青蒿素除用于治疗疟疾外,还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C.达到200μmol·L-1时,Art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Dex
D.低于3.13μmol·L-1时,Art和Dex的抑制率差异不显著
2010·广东东莞·三模
2 . 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物质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
2019-02-27更新 | 7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一中高三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3 . 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受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B.吞噬细胞处理绿脓杆菌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
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
2018-01-09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卷
10-11高二下·江西·期中
4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2019-01-30更新 | 118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生物押题卷01
5 . HIV侵入人体后会大量破坏T细胞,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丧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侵入人体后,在HIV的刺激下,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效应T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最终使HIV数量下降。以上说明,免疫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方式来消灭大多数的HIV。
(2)在感染后期,多数HIV感染者直接死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小鼠注射某种病原菌(V1),一段时间后分离得到B细胞并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组B细胞悬液中注入V1、乙组B细胞悬液中注入另一种病原菌(V2)。检测后发现,甲组有抗体产生,乙组无抗体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1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五校(阳春一中,肇庆一中,真光中学,深圳高级中学,深圳二高)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幼嫩的胚芽鞘尖端细胞能合成生长素,该细胞中一定有色氨酸
B.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C.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D.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一定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2010·广东湛江·二模
7 . 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I、II和物质R、S相互关系的是                      
细胞I细胞II物质R物质S
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B效应T细胞病原体细胞抗体抗原
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登革热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主要的免疫反应如图所示:


(1)登革热病毒入侵后,部分B细胞活化为相应的浆细胞产生特定抗体。B细胞活化为浆细胞,一般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病毒刺激而产生的M抗体对患者的康复是否有利?试结合上图进行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者初次感染时,14天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G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就检测到G抗体。请简要解释再次感染时G抗体迅速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显示登革热患者康复主要依靠___________免疫。
2013·广东肇庆·一模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育、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_____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_____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_____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_____。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_____→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_____,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的膜内电位为_____。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体表散热增多,皮肤内_____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_____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