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肆虐全球,我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新型冠状病毒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有棘突蛋白(S蛋白),下图表示其侵入人体细胞时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被新型冠状病毒侵染的人体细胞会被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识别并裂解清除。
(2)接种疫苗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10月15日,我国已完成34.38亿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清除人体内新型冠状病毒或阻断其快速增殖。
(3)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从未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但是人的免疫系统仍能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关系一直存在两类不同的观点:模板学说认为,抗体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B细胞就已经存在。克隆选择学说目前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为验证克隆选择学说,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相关实验,并获得了支持克隆选择学说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全部杀死具有与其互补受体的B细胞。

组别

第一次注射

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注射

实验结果

对照组

高剂量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Y

小鼠产生抗X抗体和抗Y抗体

实验组1

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Y

小鼠不产生抗X抗体但产生抗Y抗体

实验组2

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X

①请依据克隆选择学说,分析实验组1中小鼠能产生抗Y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请预期实验组2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1更新 | 8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大湾区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细菌X侵入小鼠体内后,小鼠免疫应答的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不带特殊病原体的若干健康小鼠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细菌X和生理盐水,10天后分离出甲组小鼠的T细胞、甲组小鼠的血清、乙组小鼠的T细胞、乙组小鼠的血清,将这些T细胞或血清分别注入提前一天注射过细菌X的I、Ⅱ、Ⅲ,Ⅳ组小鼠体内,然后逐日检查各组小鼠脾脏内活菌量,结果如图1。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Ⅱ组与Ⅳ组曲线增长趋势相同,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B.比较I组与Ⅲ组曲线变化的差异,说明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
C.综合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细胞外,且T细胞不能直接杀伤细菌X
D.可初步推测活化的T细胞可能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进而杀伤细菌X
2023-01-11更新 | 97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3 . 环孢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那么,环孢素A可用于(  )
A.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B.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C.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
D.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
2023-11-10更新 | 490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4 . 胰岛B细胞受损可以引起1型糖尿病。为探讨miR-150基因缺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发生1型糖尿病的影响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人员对2种小鼠进行实验处理后再检测相关指标,实验处理和部分实验结果见下列图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1

正常鼠+STZ

25

10

4

2

模型鼠+STZ

5

15

7


注:结果为小鼠脾脏中各类细胞的相对比例;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注:实验处理当天记为第0天,血糖水平连续2次≥13.8mmol·L⁻¹时定为糖尿病。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鼠相比,模型鼠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处理时,“正常鼠+V”“模型鼠+V”中的V表示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发现,STZ诱导的模型鼠1型糖尿病会加速发生,由表中结果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从而增加____________细胞对胰岛B细胞的攻击使之受损。
(3)根据本研究结果,请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治疗提出合理思路(提出1点):____________
5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图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及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图)。①~④代表相关过程,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病毒的__________与ACE2特异性结合后,诱发上皮细胞对病毒的胞吞,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病毒抗原,经处理并呈递到细胞膜上,经图(乙)中__________(字母)识别后,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
(2)图(乙)中a是__________细胞,与g相比,f在免疫功能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3)b在接受抗原信号和__________的信号(第二信号)刺激后,增殖分化为c和d。
(4)新冠肺炎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间隙,出现间质性肺水肿。试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出现间质性肺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最新研究发现,骨骼肌也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运动后的骨骼肌可以分泌“肌生成素”,“肌生成素”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如IL-6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时能刺激肾上腺分泌抗炎物质——皮质素。此外,骨骼肌还能分泌IL-7、IL~15等细胞因子刺激初始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NK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因子分泌量增加还可以抑制脂肪产生,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除了骨骼肌的肌纤维细胞,辅助性T细胞也能产生细胞因子
B.细胞因子只能作用于B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且具有靶向性
C.运动除了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还可以减少脂肪的产生
D.细胞因子能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来增强细胞免疫
2022-11-25更新 | 46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7 . 某人感染了HIV,5年后被诊断出患淋巴瘤。最可能的原因是HIV感染直接导致(       
A.HIV大量寄生在B细胞内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丧失
C.B细胞无法转化为浆细胞D.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
2023-02-28更新 | 58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生物试题
8 .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健康人的子宫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一种DNA病毒)可能引发罹患子宫颈癌。HPV入侵机体感染细胞a后,机体做出免疫应答,细胞b与细胞a结合,细胞b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颗粒酶通过细胞膜上的穿孔进入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属于细胞因子
B.细胞b含较多的高尔基体,穿孔素和颗粒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颗粒酶进入细胞a,可能激活细胞a启动细胞凋亡,暴露相关的抗原
D.HPV的DNA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导致相关基因发生突变
9 . 疫苗接种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新型冠状病毒(一种RNA 病毒)疫苗,其中重组腺病毒疫苗研发策略是:将新冠病毒的 S 蛋白基因整合到腺病毒 DNA 中,形成表达S 蛋白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健康人体内,腺病毒可侵染人体细胞,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获取的基因应该通过________过程形成 cDNA 后重组到腺病毒 DNA 中。利用 PCR 技术扩增 S 蛋白基因,扩增前要根据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PCR 中需要引物的原因是________
(2)由于腺病毒DNA 分子较大,需采取图中所示方法获得重组腺病毒 DNA。即:将质粒 1 和质粒 2 共同导入受体细胞中,最终重组在线性 DNA 分子上,据图推测,X 所示的元件应该为________
(3)生产疫苗的过程是将上述重组线性 DNA 分子(不编码病毒复制必需的E1 蛋白)导入到 293 细胞系,最终包装成完整的腺病毒。重组线性 DNA 分子中缺失E1 基因的意义是 。重组线性 DNA 分子需要转入特定细胞才能产生重组腺病毒,原因是________
(4)与直接将S 蛋白注射到体内作为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的优点是可以引起人体产生__________免疫,更有效清除病毒。
2022-06-16更新 | 4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高考前)三模生物试题
10 . 病毒学专家在分析了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种)的分子结构后发现,这一毒株的基因突变数量是德尔塔毒株的l倍以上,传染力是德尔塔毒株的5倍以上。已知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棘突蛋白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进行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不稳定,所以容易变异
C.奥密克戎毒株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利用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合成各种棘突蛋白
D.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机体会引起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