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春冬季流行的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为寻找防控IAV的新思路,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生酮饮食(简称KD,高脂肪低糖类饮食结构)对抵御IAV感染的效果。研究人员用不同的饲料喂养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和γ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环境中的病毒大部分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挡,少部分进入体液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呈递给________,并进一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________细胞,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除防御功能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功能。
(2)图1结果显示,IAV感染三天后,实验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_______;研究人员依据图2结果推测,_______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3)研究发现,A基因是决定γT细胞分化成功的关键基因,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继续进行实验。
①请补充下表中a、b处的内容,两组实验均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完善实验方案。
组别小鼠种类饮食方案检测指标
1等量a___b___小鼠γT细胞数量
2普通小鼠若干只同上同上
②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_____
(4)科研人员进一步发现,小鼠肺部粘液能捕获IAV,抵御感染,KD饮食的小鼠肺部粘液生成细胞数目高于普通饮食的小鼠肺部粘液生成细胞数目,而KD饮食的A基因敲除小鼠的检测结果与普通饮食的小鼠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信息推测,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机理可能是______,从而产生更多的粘液捕获病毒,以此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2 . 当病原体被抗体包被形成的颗粒较大而无法被巨噬细胞吞噬时,NK细胞可释放胞毒颗粒裂解病原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原体后,机体可通过体液免疫与病原体作战,其中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其活化后可分化为______,同时B细胞也可以作为______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2)一种病原体可能激活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原因是______
(3)由图可知,过程①的作用机理为______;过程②的作用机理为______
3 . 经改造的溶瘤病毒是一类新型的肿瘤治疗剂,该病毒会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内复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释放大量肿瘤相关抗原等物质,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起到抗肿瘤的效果。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瘤病毒使肿瘤细胞裂解的阶段不属于细胞免疫
B.溶瘤病毒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C.若溶瘤病毒靶向性降低而感染正常细胞,将引起自身免疫病
D.B细胞在接受病毒和肿瘤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4 .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病,其症状主要是口腔、手等部位出现疱疹,伴有发热,食欲明显降低等。EV71的结构模式图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被EV71感染后,将会启动特异性免疫对其进行清除。该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婴幼儿体内缺少针对EV71的_________。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EV71的四种结构蛋白不适合用于疫苗研发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IFIT5是一种促进干扰素分泌的调节因子,miRNA-200b是一种较短的非编码单链RNA。科学家对EV71致病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EV71导致宿主细胞内mRNA-200b 增加,抑制IFIT5合成,进而使干扰素含量降低,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备选实验材料:动物细胞、EV71、miRNA-200b抑制剂等)。
2023-04-29更新 | 8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图表示人体感染HIV后,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能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
B.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此消彼长是由于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所致
C.感染6〜9个月期间,抗HIV的抗体吞噬消化HIV,导致HIV的数量减少
D.感染1年后,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基本上不受影响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6 . 鼻疽是鼻疽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可用补体结合试验进行诊断。该方法由两个系统5种成分构成,如下图。其中,补体能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但无法单独与抗原或抗体结合。溶血素是绵羊红细胞的特异性抗体,溶血素-绵羊红细胞复合物与游离补体结合后会引起肉眼可见的溶血反应。检测时,先将两系统各自短暂保温后混合,再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试验系统中应加入过量的补体
B.鼻疽杆菌会引起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抗体
C.若出现溶血反应,说明患者可能感染了鼻疽杆菌
D.该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鼻疽杆菌抗体进行诊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7 . 肿瘤脱落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血液中发生转移扩散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家发现CTCs主要通过其表面的HLA-E分子与NK细胞(一种免疫细胞)上的CD94-NKG2A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从而逃脱宿主免疫监视。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血小板可使CTCs中HLA-E的表达上调。以上研究的论文登上了期刊封面(如图),其中猪八戒代表的最可能是(       
A.CTCsB.HLA-EC.CD94-NKG2AD.血小板
8 . 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能够作用于免疫细胞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其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类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IFN-γ的分泌会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加工
C.IFN-γ和IL-10对巨噬细胞的活化的作用呈抗衡关系
D.若抑制IL-10的产生,则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会减弱
2023-04-24更新 | 6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存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蛋白,肿瘤细胞表面存在大量PD—L1蛋白。科研人员从小鼠脾脏分离出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D—L1蛋白或非特异性蛋白处理,检测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大小的指标可选用3H胸苷掺入量
B.肿瘤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
C.过度阻断PD—L1和PD—1信号通路,可能引起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D.某些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追杀”可能是大量表达PD—L1的结果
2023-04-20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生物-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10 .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整个生命周期都发生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添加了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来培养猴痘病毒
B.在预防猴痘病毒传染过程中,皮肤和黏膜起到了阻止病毒侵染的作用
C.接种猴痘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大量保护性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
D.猴痘病毒需要将其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以完成复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