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多达20种以上,其中EV71和CV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1)EV7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1~VP4四种蛋白组成,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___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
(2)EV71疫苗需要注射两次,前后间隔1个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该疫苗后,病毒蛋白作为_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性免疫反应。一旦EV71侵入机体,_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__________宿主细胞。
(4)EV71疫苗仅对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对另一种引起手足口病的CVA16却无能为力。科研工作者拟研究EV71+CVA16的双价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
组别实验处理检测
1缓冲液+EV71疫苗10μg/只在第1、14天各免疫1次,第24天取小鼠血清EV71抗体量
2缓冲液+CVA16疫苗10μg/只CVA16抗体量
3缓冲液+EV71、CVA16疫苗各10μg/只EV71抗体量CVA16抗体量
4缓冲液EV71抗体量CVA16抗体量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双价疫苗诱生母鼠免疫以及对乳鼠的保护效果进行如下实验,过程如图3,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0更新 | 76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挑战之一,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抗击癌症的研究。
(1)免疫系统不仅可以抵抗_______,还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突变细胞,以维持人体的稳态。
(2)将畸胎瘤细胞(Tum+)注射到小鼠体内会导致肿瘤的产生。通过诱变,研究者获得了多个成瘤率很低的畸胎瘤细胞株(如Tum- 20 、Tum- 25)。给小鼠注射Tum- 细胞,21天后用射线处理小鼠(可杀死大部分淋巴细胞)并接种Tum- 细胞,检测成瘤率(成瘤小鼠/注射小鼠),过程与结果如下图、下表。
第0天注射射线处理后注射成瘤率
第一组Tum- 25Tum- 250%
第二组Tum- 25Tum- 2053%
第三组不注射Tum- 25100%
第四组不注射Tum- 20100%

①第一组的成瘤率为零,合理的解释是:第一次注射的Tum-25作为______刺激机体产生了大量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_,射线处理后保留下来的少数细胞,在第二次注射Tum-25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并将Tum-25清除。 
②第一组与第二组小鼠成瘤率差异显著,说明小鼠对Tum-细胞的免疫具有______性。第二组的成瘤率介于第一组与第三、四组之间,试解释原因:______
(3)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表达PD-L1,PD-L1与效应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后,可诱导效应T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因而躲避免疫系统杀伤。请据此免疫逃逸机制,提出治疗肿瘤的思路:______
3 .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在人类研发癌症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后的HPV疫苗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当相同的HPV再次进入机体时,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免疫调节,是因为该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了如下接种实验。
第1步:接种前,根据__________的特性进行检测,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PV。根据检出HPV的情况,分为未检出HPV的两组,检出HPV的两组;
第2步:将分别接种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的针剂);分别接种_______________
第3步: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总人数

8000

8000

1181

1179

癌前病变人数

83

5

118

117

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组,由此可推测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组,说明接种该疫苗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HPV具有抵抗力。
③某同学认为感染HPV后,再注射该种疫苗,依然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实验结果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下面是科研工作者针对癌症治疗开展的相关研究。
(1)研究发现人体内一些小分子可以与T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这可避免T细胞攻击人体的正常细胞,使得机体不会产生___________病。但一些癌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PD-L1的物质,该物质与会与T细胞表面PD-1结合,也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丧失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无法__________,导致癌症发生。科研工作者研制出针对癌症的免疫疗法,即制备出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注射给机体使T细胞保持活性。具体机理如下图,请归纳出这些抗体的具体作用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疗法能破解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然而后续的研究发现免疫疗法只能让少数患者受益,为此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发现黑色素瘤和其他的一些肿瘤会利用一种叫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质,来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促进癌细胞转移。某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假设:实施免疫疗法时,如果抑制VEGF-C,就能抑制淋巴管生成,防止癌细胞转移。该研究团队利用小鼠的黑色素瘤模型,研究了VEGF-C的抗体对肿瘤和小鼠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该研究过程需要对VEGF-C抗体组和对照组均实施_______处理。研究结果表明:__________。这一结论在人类中也同样成立,但在VEGF-C低表达的癌症人群中,则无上述现象。
(3)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这些由黑色素瘤诱导生成的淋巴管会分泌细胞因子能将未分化的T细胞吸引到肿瘤附近,而肿瘤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得机体免疫力下降。但免疫疗法则可以__________,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4)这项研究对于癌症免疫疗法应用的重要的意义有:_______
2019-09-24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由于机体产生了大量不能进一步分化的不成熟白细胞所致。

(1)粒细胞由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CML患者的免疫功能比正常人__________
(2)对患者的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形态分析,发现由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相互________产生费城染色体(图1)。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费城染色体上产生了ABL/BCR融合基因,指导合成的融合蛋白P210能够催化ATP分子(A—Pα~Pβ~Pγ)的_________(α/β/γ)位置磷酸基团转移,而使蛋白质磷酸化最终导致CML。
(3)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地黄多糖(RPS)处理患者的癌细胞,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RPS能够_________融合基因mRNA水平,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效果最显著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
(4)治疗CML的药物——格列卫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但没有影响融合基因mRNA的水平,综上推测格列卫治疗CML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
2019-09-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_________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_________细胞群。
(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死亡。
(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__传送与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
2019-06-10更新 | 5212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652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8 . 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研究人员通过研发疫苗以预防宫颈癌。

多肽

简写

RGD

RGD

HPV E7

E7

GGG-K18

GK

RGD-GGG-K18

AK


(1)HPV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后,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和记忆B细胞,前者能够分泌______,当病毒进入细胞寄生后,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使______,释放病毒到体液中,最终被消灭。
(2)研究者利用表中所示多肽RGD具有与肿瘤细胞上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组装成GK-E7和具有靶向作用的______疫苗。
(3)为检测疫苗的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只,分别用疫苗和其他不同物质给小鼠注射。第2次免疫10天后,常规分离脾细胞,用______酶处理制成单细胞悬液。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______组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
②对皮下成瘤小鼠进行接种实验。结合图2的检测结果可以推测出AK-E7疫苗具有______作用。
(4)在AK-E7疫苗研制过程中,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现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疫苗佐剂,能够触发其抗原呈递功能,激发T细胞的免疫应答。为验证其作为疫苗佐剂时的功效,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检测指标包括______
a.AK-E7-热休克蛋白               b.AK-E7              c.热休克蛋白             d.皮下成瘤小鼠        e.正常小鼠         f.淋巴因子的释放量
2019-04-04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某一区域,进而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_____,使下丘脑中的_______兴奋性降低,进而在神经垂体中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 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代谢废物排出。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 、分化为记忆细胞和______细胞。
(4)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还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5)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__
(6)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0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简称CAR-T)疗法是一种通过将T细胞加工改造实现肿瘤靶向杀伤的免疫治疗技术。目前CAR-T疗法对于血系肿瘤,如对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显著而在实体瘤治疗方面还没有理想的疗效。
(1)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正常的B细胞在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的T细胞在接受_______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___________,该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__________
(2)CAR-T细胞利用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CAR)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抗原(如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CD19)并杀伤该细胞。图1为CD19-CAR-T细胞研究人员制备的能特异性识别CD19的CAR-T细胞(简称)表面嵌合抗原受体结构示意图。

①据图1推测,能与CD19特异性结合的区域是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欲探究CD19-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已知IL-2、TNF-α是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T细胞种类肿瘤细胞种类IL-2的释放量TNF-α的释放量
CD19-CAR-T细胞__________1.89%0.2%
_________有CD19的肿瘤细胞30.1%32.49%

实验证实,CD19-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CD19的肿瘤细胞引起杀伤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③依据图1中CAR结构中的几个区域以及上述实验结果,尝试描述CD19-CAR-T细胞实现肿瘤细胞靶向杀伤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难找。目前研究人员找到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表面抗原如图2所示。

注:iCAR是针对CAR特异性的改进                         


①据图说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表面抗原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依据图中信息,描述改进后的CAR-T细胞是如何识别肿瘤细胞的________
2019-02-18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