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如图是人体相关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为免疫细胞,A、B为免疫活性物质,甲乙为免疫类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图中[a]_____的摄取和处理传递给b。b产生的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
(2)b是由造血干细胞产生后迁移到_____中发育成熟的,其分泌的A物质是_____,甲的免疫类型是_____
(3)一部分病原体直接与细胞c接触。细胞c受刺激后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d]_____,d产生的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_____
(4)目前某种HPV疫苗已研制成功,可以有效预防HPV诱发的宫颈癌。为得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医生建议半年内注射三次疫苗,原因是_____
2022-01-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2 .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细胞所进攻的“靶细胞”可能是(至少答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是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若机体发生感染后,使用青霉素进行消炎抑菌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免疫。在免疫学治疗中注射的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或序号)。
(3)为了验证上图④细胞的作用,有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请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
2022-01-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据报道,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实施了一台特殊的肾移植手术:医生成功将猪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且未立即出现排异反应。该患者手术后若能较长时间不出现排斥现象,将大大造福人类,有利于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将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做“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是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2)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机体依靠它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需要借助其他细胞才能发挥清除“异己”的作用。
(3)此次使用的供体猪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的肾脏及其他组织器官内不再含有已知的会立即引发排异现象的物质。该类物质就是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的_____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直接导致移植器官出现异常反应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猴子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体型较小,国际上把猪作为人体异种器官移植来源的首选动物。之所以选择经过基因改造的猪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而不选用猴子,除考虑繁殖率、饲养成本外,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022-01-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4 . 血清疗法是将治愈患者的血清(抗血清)注射到对应血型以及相应疾病的患者身上达到治疗的目的。为研究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疗效,某科研人员采集猪群中痊愈期猪的血清,给45日龄患病仔猪腹腔注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参试猪数

死亡数(死亡率)

发病症状

正常对照组

30

0(0)

无症状

病毒对照组

30

30(100%)

明显

高剂量组

30

0(0)

由明显转为无症状

中剂量组

30

5(16.7%)

由明显转为轻度

低剂量组

30

20(66.7%)

由明显转为中度

(1)血清疗法是利用治愈患者血清中的____________来治疗相应疾病。
(2)将猪圆环病毒注入到猪体内,首先引起____________免疫,若猪圆环病毒侵入细胞,则由____________细胞来发挥作用。
(3)该实验选取30只猪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血清适宜在低温下保存,不能在高温下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只能注射,不能饲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结果对于人类预防新冠病毒的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已知抗癌药物X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起到治疗作用。为了研究药物X的作用效果,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
实验材料:癌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X溶液,常规药物Y溶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CO2培养箱等。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平均分成3组并编号A、B、C,每组各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____
②向B、C组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药物X溶液、常规药物Y溶液,A组各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
③将各培养瓶置于CO2培养箱中,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药物X的疗效好于常规药物Y,请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
(3)①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____________上的细胞数。
②进一步观察显示,药物X作用后,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且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数增加,则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体的免疫系统能监控细胞状态,并通过细胞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及时清除癌变的细胞。
6 .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包膜病毒,其感染人体的过程是: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的ACE2受体识别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其RNA利用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结构等,合成RNA聚合酶以及各种组装蛋白,新冠病毒得以大量增殖并释放。人在感染病毒后体内两种抗体(IgM和IgG)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的组成物质中,作为抗原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是___________。病毒侵入后,人体的吞噬细胞可以对其识别,并将病毒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T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将感染病毒的细胞杀死,这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___________。另一方面,人体B细胞在抗原及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刺激下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
(2)图示显示,抗原初次进入人体后,人体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合成、分泌抗体。最早出现的抗体是___________,但该抗体维持时间短,消失快,在血液中持续数日至数周;其次出现的抗体是___________。当人体再次遭受同种病原体感染时,IgM和IgG在人体中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
(3)判断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有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若对某人进行联合检测时,核酸检测为阴性,IgM阴性,而IgG较强阳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研发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阻止大流行的有效手段。传统疫苗一般是将病原体灭活或减毒,利用其仍然存在的抗原特性引发人体产生抗体。而新型疫苗是将病原体的___________(填“DNA”或“mRNA”)注入人体,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抗原蛋白引发免疫反应。
2021-12-29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质检(12月)生物试题
7 . 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3)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 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8 .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试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HIV病毒入侵人体后,红细胞之所以会被识别,是因为其表面也具有CD4分子,相当于免疫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病毒与之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2)正常情况下,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__细胞,对人体的__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造成影响。
(3)在HIV入侵人体的早期阶段,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入侵的病毒后,激活的____________细胞可分裂分化,并使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_____________裂解、死亡。之后,暴露出的病原体可与____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5)衰老的红细胞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若该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免疫失调,从而引发____________病。
(6)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____________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C.与艾滋病人热情拥抱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
9 . 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SARS 病毒(一种 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甲、乙、丙中,能识别 SARS 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细胞乙可由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会____________________
(4)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过程中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当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不健康的作息——熬夜不仅会破坏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的昼夜节律,还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已知机体内 Gas 偶联受体是抗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因子,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请你以相应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熬夜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
实验设计思路:将身体状况相似的健康志愿者均分为两组,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志愿者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对照组志愿者的Gas 偶联受体的活性低于实验组志愿者 ,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___免疫。
(2)细胞B、C、D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具有______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
(5)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