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1 .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A.产生抗体B.识别特异性抗原
C.导致靶细胞裂解D.可以连续分裂
2022-05-07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胃胀、发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胃肠感冒”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B.“胃肠感冒”时,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C.“胃肠感冒”有炎症出现发热现象时,此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胃肠感冒”时,机体首先发生细胞免疫,再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消灭病毒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的免疫细胞是(       
A.巨噬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
4 . 关于新冠病毒侵染人体后引发的机体免疫过程,合理的是(       
A.新冠病毒侵染的主要宿主细胞是骨髓细胞
B.新冠病毒虽然寄生于细胞内,但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不只发生细胞免疫
C.体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裂解死亡,属于体液免疫
D.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辅助性T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5 . T细胞可以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自身而产生免疫逃逸。为应对免疫逃逸,研究者分离出患者的T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T细胞表达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培养后再输回患者体内,即可进行肿瘤免疫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1)T淋巴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经分裂、_________产生,在________中发育成熟。由图1可知,通过___________的特异性结合,可刺激CAR-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及多种细胞因子,高效杀伤肿瘤细胞。

(2)研究发现,输入人体的CAR-T细胞,一部分转变为另一种非特异失去杀伤能力的细胞,导致其杀灭肿瘤的功能减退。为了研究这一变化的原因,研究者构建体外模型,设计一种针对胰腺癌等癌细胞表面特有抗原M的CAR-T细胞,简称M-CAR-T,开展如下实验:
将制备的M-CAR-T细胞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将与胰腺细胞接触过0天、28天的M-CAR-T细胞即M-CAR-T(0天)、M-CAR-T(28天)及不能特异性识别胰腺癌细胞抗原M的另一种CAR-T细胞(CD19 CAR-T)分别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胰腺癌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M-CAR-T(0天)

CD19 CAR-T

M-CAR-T(28天)

胰腺癌细胞存活率(%)

0

110%

90%


注:细胞存活率=处理组/对照组
①图1、2和上表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M-CAR-T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一段时间后,M-CAR-T细胞中S基因表达增加,同时其结构功能更倾向于非特异细胞。欲验证S基因的表达与非特异细胞形成之间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实验,解释M-CAR-T失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M-CAR-T细胞免疫作用减弱除了(2)中提到的原因,推测实际使用中还可能会有哪些因素导致M-CAR-T作用减弱或者无法在治疗中使用?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2022-01-26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相应抗体、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MPV中的抗原可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药物A可显著提高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防御能力
C.药物A可促进体液免疫直接清除细胞内病毒
D.药物A可通过显著促进细胞免疫直接清除hMPV
7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肿瘤的免疫逃逸与免疫治疗
某些时候肿瘤细胞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在体内生存和增殖,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参与向T细胞呈递抗原的过程,与T细胞的活化密不可分。MHC分子的表达在肿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使得T细胞不能被有效激活,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的常见“手段”之一。此外,为了避免机体自身免疫,免疫系统进化出了多种预防机制,位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就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之一,它能与周围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二者的结合可使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失效,它像免疫系统的“刹车”,可避免过激的免疫反应。而“狡猾”的肿瘤细胞再一次将这种机体免疫保护机制用于自身的生存,它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
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来治疗癌症。目前CAR-T细胞和PD-1/PD-L1免疫疗法给人类战胜癌症带来了希望。CAR-T细胞免疫疗法就是对患者体内的T细胞进行改造,再将改造后的T细胞通过静脉输回患者体内,这种改造可以理解为给T细胞装了定位导航装置——CAR,这个“装置”中带有识别肿瘤特定抗原的受体片段,并且CAR-T细胞的激活不依赖MHC分子,这对于有效阻断肿瘤的免疫逃逸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一疗法在治疗血液癌症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功效,但对血管之外的实体肿瘤效果不明显。PD-1/PD-L1免疫疗法的理论基础是PD-1/PD-L1相互作用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科研人员设计并生产了能特异性结合PD-1或PD-L1的抗体,通过攻破它们当中的任意一个,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这一免疫疗法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科研人员又发现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可以表达甲硫氨酸转运蛋白S5,而肿瘤细胞通过额外表达甲硫氨酸转运蛋白S2,在摄取甲硫氨酸(必需氨基酸)的竞争中获胜。较低的甲硫氨酸浓度直接改变了T细胞内的甲硫氨酸代谢途径,造成T细胞内某关键蛋白的表达量大大降低,直接影响T细胞的存活与功能。这一免疫逃逸新机制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机体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此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并由前者裂解肿瘤细胞。
(2)从文中找出并概述肿瘤免疫逃逸的三条途径。
(3)尽管免疫疗法对部分癌症的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实体瘤表面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直接影响____________,使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效果并不显著;而PD-1/PD-L1免疫疗法虽可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但也可能提高免疫失调疾病中___________病的发生率。
(4)结合文中最后一段的信息,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4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8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的防卫没有特异性
B.起源相同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分化成熟
C.记忆B细胞被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大量抗体
D.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和呈递只发生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
9 . 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达水平往往下降,可能导致子宫颈癌。目前上市的HPV疫苗大部分是以HPV的衣壳蛋白L1或L2为靶标制备的。下列有关HPV疫苗与预防子宫颈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HPV侵染的细胞无法有效呈递抗原信息,从而逃避免疫监视
B.HPV首次进入机体时引起体液免疫,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细胞免疫
C.HPV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HPV衣壳蛋白为基础制备HPV疫苗
2022-01-20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为探究树突状细胞(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
(1)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免疫防御、____________三大基本功能。
(2)将同一品系小鼠随机分为3组。甲组:将与灭活的黑色素瘤细胞(B16)混合培养24h后的DC注射到小鼠体内;乙组:注射未经过B16细胞刺激的DC;丙组:注射灭活的B16细胞。每组的一部分小鼠,一周后取脾脏,用灭活的B16细胞诱导脾细胞一周后,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Tc)活性(见图1)。另一部分小鼠一周后皮下接种B16活细胞,观察小鼠瘤体的生长情况(见图2)。     

①在与灭活的B16细胞混合培养时,DC可以________抗原。DC注射入体内后,可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________
②在检测Tc活性时,需要将Tc与用放射性51Cr标记的靶细胞混合,激活的Tc可以________,从而把51Cr释放到上清液中,通过测定上清液放射性强度即可计算得出Tc细胞活性。
③图1结果表明,与乙、丙组相比,经过B16细胞刺激的DC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更强的________免疫应答。
④依据图2结果可得出结论:B16细胞刺激的DC可诱导出更强的抗肿瘤保护作用。得出结论的依据为:与乙、丙组相比,甲组小鼠________
(3)研究者猜测,经肿瘤细胞刺激的DC激活特异性Tc细胞的过程中,DC释放的IL-12(一种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利用抗IL-12抗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验证这一猜测,写出该组实验的处理和预期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