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北京 高二 期末 2022-01-28 3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生物学热点聚焦、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剧烈运动使内环境pH明显降低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糖类
D.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其形成和维持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自主神经系统完全不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D.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而完成的。下图为伸肘动作脊髓水平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是伸肌和屈肌及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
B.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不会引起伸肌收缩
C.肌梭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至a处,此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递质,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轻型患者会高热、不自主咳嗽,重症患者会出现脱水、呼吸困难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不自主咳嗽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重症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持续高烧40℃的患者,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输氧瓶内的CO2刺激重症患者脑干属于神经调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人工照明是蛋鸡养殖业中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光调节蛋鸡产卵活动的图解如下,据图推断可知(       
A.激素A为促性腺激素
B.激素B作用的靶细胞只有性腺
C.激素C分泌量减少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D.蛋鸡产卵的活动通过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完成
2022-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在滑雪过程中人体中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交感神经兴奋,调节使得心跳和呼吸的频率加快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分泌
C.肝糖原水解产生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
D.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
2022-01-2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可被蛋白酶所降解B.在血清中的浓度会持续升高
C.可与多种抗原结合D.可裂解乙肝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的防卫没有特异性
B.起源相同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分化成熟
C.记忆B细胞被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大量抗体
D.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和呈递只发生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引起过敏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B.IgE抗体的产生不需要T细胞的参与
C.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使组织胺释放
D.组织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发组织水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依次照射一批莴苣种子,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情况(见下表),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组别

光照射处理方式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1组

红光

发芽

2组

红光→远红光

不发芽

3组

红光→远红光→红光

发芽

4组

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

不发芽

注:自然光包含红光和远红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为敏感
A.光作为信号调控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
B.植物体内可能存在感受光信号的分子
C.上述结果说明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则起抑制作用
D.经2组和4组处理后的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不发芽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具有顺序性
B.不同种植物激素在代谢上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
C.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D.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对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2. 实验小组在两组同样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细菌甲,分别间隔3h、23h更新培养液,得到如图所示的a、b两条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到23h时,a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
B.培养液更换的速率不同,则环境容纳量不同
C.培养到23h前,a组细菌种内竞争比b组激烈
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3.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开阔的水域,以水域为中心还依次分布有芦苇沼泽、岸边草丛和堤岸防护林带,该保护区是大量珍稀鸟类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域、沼泽、草丛和林带的典型植被不同,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B.食性相似的不同种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能有效减少种间竞争
C.湿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不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生活在该保护区的物种适应湿地非生物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2022-01-23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4. 下图为某弃耕农田植物类群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此过程中(       
A.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B.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稳定性逐渐提高
C.草地阶段的植物类型不会出现在硬木林中
D.人为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2022-01-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5.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与调查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每次计数前振荡培养瓶使酵母菌混合均匀

C

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选择植物密集分布的区域取样

D

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先设计一组梯度较大的预实验摸索,再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合理的浓度梯度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雨季时种群密度大幅增加。探究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对草原鼠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野外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还包括________(至少两点)等生物因素。
(2)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围栏用钢板构成,铁丝网封顶),将相同体重的田鼠幼鼠置于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________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的增加有利于个体越冬存活、性成熟提前,影响田鼠种群的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②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_________生长,从而改变了其在田鼠食谱中的比例。
(3)随后科研人员在室内模拟围栏内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饲喂两组田鼠幼鼠,连续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得到了与图1一致的结果,说明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食谱变化使其对果糖等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进而引起其肠道中能合成短链脂肪酸(宿主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与体重增长呈显著正相关)的菌群比例也显著增加。综上研究,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降水量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机制。
A.田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改变
B.田鼠食谱中不同植物的比例改变
C.田鼠获得的能源物质增加
D.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改变
降雨量增加→_______→体重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5)若要验证菌群比例变化与田鼠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请从①~③中选择合适的田鼠作为菌群的供体和受体,设计两组菌群移植实验,写出相应的供受体组合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
①增加降水组田鼠             ②半干旱组田鼠             ③抗生素处理的“无菌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吗啡是一种常见的镇痛剂,其作用机制见图1。长期使用吗啡很容易使机体产生耐受性,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如图1所示,伤害性刺激引起痛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传至脊髓M区,再上行传至_________形成痛觉。吗啡可与M区突触前神经元膜上的受体μ结合,抑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P,阻止突触后膜Na+_________,阻断痛觉形成的上行传导通路而发挥镇痛作用。
(2)长期使用吗啡,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使受体μ的敏感度和数量_______,从而产生对吗啡的耐受性,这是一种_______调节机制。
(3)河鲀毒素(TTX)是一种毒性极高的神经毒素。为探究一定剂量的TTX和吗啡联合用药对吗啡耐受性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不同药物连续处理3天,第4天将小鼠置于55℃的热板上,测定其痛反应时间(接受热刺激到发生舔后足或抬后足并回头的时间),药物处理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药物处理(连续3天)

痛反应时间(s)

注射吗啡前

注射吗啡30min后

1

生理盐水

12.87

46.73

2

2.5ml/kg吗啡

13.96

15.51

3

2.5ml/kg吗啡+0.5μg/kgTTX

13.12

34.26

4

2.5ml/kg吗啡+1.0μg/kgTTX

11.90

28.72

注:实验中TTX的剂量不足以引起小鼠自主活动产生显著变化
①注射吗啡前测定痛反应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对比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可知,小鼠对吗啡产生了耐受性。分析以上4组结果,找出支持“TTX与吗啡联合用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耐受性产生”的证据____________
(4)微量的TTX就可以引起神经阻滞和呼吸抑制,将TTX与吗啡进行联合用药时,需将TTX应用在适当剂量以内。你对“适当”的理解是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8. 胰高血糖素(Gn)是一种具有升血糖作用的激素,它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为探究这一机制,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1)正常人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释放大量ATP,阻断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抑制钾离子外流,使细胞膜内电位逐渐_________,进而打开Ca2+通道,使胞内Ca2+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胞外。
(2)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糖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胰岛B细胞实施Gn干预处理,检测其胰岛素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胰岛素释放量(pg/ml)

1

无糖+0ng/L Gn

80.12

2

无糖+1000ng/L Gn

97.98

3

高糖+0ng/L Gn

141.35

4

高糖+1000ng/L Gn

217.28


①以上实验结果表明,Gn干预和_________处理均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使用Gn干预时,高糖组胰岛素释放量明显高于无糖组,说明G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对葡萄糖具有_______性。
②胰岛B细胞膜上同时存在高度同源的Gn受体和肠促胰素GLP-1的受体,为验证Gn也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发挥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科研人员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组___________的处理,该组胰岛素分泌量低于第4组,但高于其他组。
(3)进一步研究表明,Gn通过GLP-1受体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一系列胞内信号传导实现的,具体信号通路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Gn与GLP-1受体结合后,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的路径,在高糖促进胰岛素释放这一原有通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胞内Ca2+浓度,加强胰岛素分泌。
(4)结合Gn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尝试从机体组织细胞能量供应的角度,分析Gn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19.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肿瘤的免疫逃逸与免疫治疗
某些时候肿瘤细胞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在体内生存和增殖,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参与向T细胞呈递抗原的过程,与T细胞的活化密不可分。MHC分子的表达在肿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使得T细胞不能被有效激活,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的常见“手段”之一。此外,为了避免机体自身免疫,免疫系统进化出了多种预防机制,位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就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之一,它能与周围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二者的结合可使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失效,它像免疫系统的“刹车”,可避免过激的免疫反应。而“狡猾”的肿瘤细胞再一次将这种机体免疫保护机制用于自身的生存,它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力。
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来治疗癌症。目前CAR-T细胞和PD-1/PD-L1免疫疗法给人类战胜癌症带来了希望。CAR-T细胞免疫疗法就是对患者体内的T细胞进行改造,再将改造后的T细胞通过静脉输回患者体内,这种改造可以理解为给T细胞装了定位导航装置——CAR,这个“装置”中带有识别肿瘤特定抗原的受体片段,并且CAR-T细胞的激活不依赖MHC分子,这对于有效阻断肿瘤的免疫逃逸有重要意义。目前这一疗法在治疗血液癌症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功效,但对血管之外的实体肿瘤效果不明显。PD-1/PD-L1免疫疗法的理论基础是PD-1/PD-L1相互作用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科研人员设计并生产了能特异性结合PD-1或PD-L1的抗体,通过攻破它们当中的任意一个,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这一免疫疗法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科研人员又发现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可以表达甲硫氨酸转运蛋白S5,而肿瘤细胞通过额外表达甲硫氨酸转运蛋白S2,在摄取甲硫氨酸(必需氨基酸)的竞争中获胜。较低的甲硫氨酸浓度直接改变了T细胞内的甲硫氨酸代谢途径,造成T细胞内某关键蛋白的表达量大大降低,直接影响T细胞的存活与功能。这一免疫逃逸新机制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机体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此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定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并由前者裂解肿瘤细胞。
(2)从文中找出并概述肿瘤免疫逃逸的三条途径。
(3)尽管免疫疗法对部分癌症的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实体瘤表面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直接影响____________,使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效果并不显著;而PD-1/PD-L1免疫疗法虽可有效释放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但也可能提高免疫失调疾病中___________病的发生率。
(4)结合文中最后一段的信息,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4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0. 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成顶端弯钩(如图1),以保护胚芽免受土壤机械压力的损伤。弯钩的形成与顶端两侧细胞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产生不同响应有关。

(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_________,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________有机物。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维持过程中,凹面生长素浓度远高于凸面,伸长生长受到抑制。
(2)TIR是位于细胞核内的生长素受体,由TIR介导的细胞响应生长素的经典信号通路如图2所示。

据图2可知,生长素与TIR结合后使其_________发生改变,变化后的TIR可进一步与Aux1结合并使之__________,解除Aux1对_________的抑制,使细胞伸长生长的相关基因表达,由此可以解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凸面细胞生长的机制。
(3)TMK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我国科研人员获取了不能形成弯钩的TMK缺失突变体1和生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2,对两者施加一定量的外源生长素后,________,说明TMK蛋白与生长素合成无关,而可能是识别生长素信号的另一类受体。
(4)最新研究表明,生长素可与细胞膜上的TMK结合,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其促进TMK剪切产生的片段C越多,后者运输至细胞核与Aux2结合,进而调控下游通路。(注:Aux2 与Aux1作用相同,但不与TIR结合)。为确定片段C 对Aux2的作用,科研人员检测突变体1和未突变的野生型体内的Aux2含量, 结果如图3(条带深浅代表相关蛋白含量的多少)。

我国科研团队由此发现了与经典TIR途径不同的TMK途径,阐明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凹面细胞生长的机制。请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和(2)中相关信息,写出TMK途径区别于TIR途径的关键特点(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21. 珊瑚是众多珊瑚虫聚集而成的生物群体,其通过分泌CaCO3而形成珊瑚礁。近年来,海洋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变化造成珊瑚的健康状况显著低,为探索环境胁迫下珊瑚的生理响应策略,我国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1)珊瑚以及栖息在礁体表面和附近的鱼类、浮游生物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珊瑚礁的___________
(2)珊瑚虫、虫黄藻(栖息于珊瑚虫体内的单细胞海藻)及浮游生物的营养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虫黄藻的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少部分通过捕食浮游生物获得。珊瑚虫与虫黄藻相互依存构成了_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这种关系的平衡是维护珊瑚健康的基石。
(3)我国南海某岛北侧常年进行旅游开发,水体浑浊度显著高于南侧。科研人员在该岛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样地,对两种优势造礁珊瑚采样,在相应水体环境下检测其体内虫黄藻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图3所示。
             
①由图2可知,北侧水域的两种珊瑚体内虫黄藻的光合速率相对值均较南侧明显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冲洗珊瑚样品获得虫黄藻样液,再使用__________于显微镜下统计虫黄藻数目并计算其密度。图3显示,与南侧相比,北侧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岛屿北侧两种珊瑚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与南侧相比并无明显降低,结合上述研究以及(2)中珊瑚虫营养方式推测,在水体环境变化的胁迫下,两种珊瑚维持体内有机物供应最可能的策略分别是_________
(5)环境的持续恶化会造成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逃逸,引起珊瑚白化死亡。在发展海洋旅游的同时,如何维持该岛珊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
2022-01-2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生物学热点聚焦、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分子与细胞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非选择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2
生物学热点聚焦
3
生物与环境
4
实验与探究
5
分子与细胞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选
20.8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人脑的高级功能单选
30.65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选
40.65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体温调节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单选
5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单选
60.6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体温调节  血糖调节单选
70.65免疫学的应用单选
80.85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单选
90.65内环境稳态及意义  免疫功能异常单选
100.65植物对温度、光周期等的响应单选
110.8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单选
12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13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单选
140.85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150.8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单选
二、非选择题
160.6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170.6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人脑的高级功能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解答题
180.65血糖调节解答题
190.4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免疫  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解答题
200.6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解答题
210.6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群落的概念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